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即组成系统的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如图2-2所示。
图2-2 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信息源是信息的产生地,包括组织内部和外界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信息处理器的传输、加工和存储,为各类管理人员(即信息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而整个的信息处理活动由信息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控制,信息管理者与信息用户一起依据管理决策的需求收集信息,并负责进行数据的组织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传输等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同时在信息系统的正式运行过程中负责系统的运行与协调。
由此可见,信息用户是目标用户,信息系统的一切设计和实现都要围绕信息用户的需求而做。另外,信息管理者由于深谙信息系统的开发规律,则起到了一个明确需求、协调资源和分配资源的角色。
根据处理的内容及决策的层次来看,可以把管理信息系统看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如图2-3所示。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又可以用子系统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来描述,所以又有管理信息系统的纵向综合、横向综合以及纵横综合的概念。
图2-3 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又覆盖了管理业务的各个层面,因而其结构也必然是一个包含各种子系统的广泛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描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组成以及各子功能之间的联系。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信息系统的功能无非是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等。因此,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从技术上可以表示为如图2-4所示的形式,在开发信息系统时必须考虑这些具体的功能实现。
图2-4 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结构
从信息用户的角度来看,信息系统应该支持整个组织在不同层次上的各种功能。各种功能之间又有各种信息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及系统的业务功能结构。例如,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可以是如图2-5所示的结构。企业的信息系统划分为7个子系统,除了完成各自的特定功能外,这7个子系统又有着大量的信息交换关系,其子系统之间的主要数据交换关系构成子系统之间的信息流,使得企业中的各类信息得到充分共享,从而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决策活动提供支持。
图2-5 从业务角度看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可知,信息系统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在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首先进行总体规划,划分出子系统,规划出各子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然后逐步予以实现,其中特别要重视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的共享,发挥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是按照对决策的支持、管理活动和组织的职能描述的,将关于这三方面的研究综合到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中,形成一个基本的概念框架。这个概念框架描述了现行的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结构,如图2-6所示。
图2-6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可以反映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从基于组织职能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可知,在不同的组织活动层次和不同的职能子系统中所需要的信息、所处理的信息是不同的。
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在物理上,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网络通信设备、人员、数据、各种制度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如图2-7所示。
图2-7 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
(1)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不包含软件的计算机系统,包括CPU、内存、显卡、硬盘、声卡、电源、机箱及输入/输出设备。键盘是比较常用的输入设备,主流的输入设备还有模数/数模转换装置,例如大型超市使用的条码扫描设备。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2)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就是一种常用的系统软件,最主要的功能有进程管理、CPU管理、内存管理。应用软件种类繁多,如Office工具、PDF阅读器、杀毒软件等,这些软件一般不是系统自带的,而是需要用户根据需要自行安装。
(3)网络通信设备
系统之间并非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的,网络通信设备可以把结点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常用的网络通信设备有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网关等,网络通信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红外线等。
(4)人员
管理信息系统离不开人的参与,无论系统本身提供如何完善的功能,都离不开人的使用。底层的业务人员需要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中层的管理人员需要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制订策略;高层管理者需要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决策。
(5)数据
数据在现代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系统输入的源泉,因此必须保证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6)各种制度
制度是企业正常运行的保证,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完善的制度下各级人员才能更好地配合,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