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抢购马桶盖等倒逼产业升级

2016年,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电饭锅、马桶盖;在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地区排队抢购奶粉;在欧洲抢购时尚用品。这一现象,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并成为消费变革的前兆。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央层面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这种现象被诸多媒体和学者们解读为消费升级的代表。而这些变化也促进了中国进行供给改革和产业升级。

中国的消费趋势有以下几个变化:从拥有更多走向拥有更好;从功能满足走向情感满足;从物理高价消费走向心理溢价消费。

消费趋势的变化则反向影响着供给的升级。这就要求供应链从大批量、少批次向小批量、多批次高频次转变,从规模化生产向响应个性化定制转变,更具柔性和弹性,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和高创新能力演进。

1.VUCA时代供应链安全尤为重要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多家企业的供应链受到考验。某国内电气制造龙头企业,向欧洲供应商订购的核心元器件,货期从14天延长至60天,多个订单的交付时间整体逾期。广东汕头澄海区是全世界最大的玩具产业带,产品外销比例达70%以上,受疫情影响多个客户取消了订单,导致玩具企业陷入困境。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在充满挑战的VUCA(V代表波动性,U代表不确定性,C代表复杂性,A代表模糊性)时代,在疫情席卷“黑天鹅”事件频发的时代、在供应链全球协同的时代,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成为前所未有的考验。

从“保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到“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再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足以看出国家对供应链的重视。

2.供应链地位影响产业竞争力

谁掌握供应链的主导权,谁就是价值的分配者、价格的制定者、规则的掌控者。

苹果公司一度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苹果公司的手机产品毛利率接近60%,更多的供应商加入苹果公司生态链,赚取微薄的利润却承担更高的经营风险。2021年3月,苹果公司供应商欧菲光称,苹果公司终止向欧菲光继续采购摄像头模组,受此事件影响,欧菲光2020年亏损高达19.4亿。苹果公司订单约占欧菲光营收的22%,而此前欧菲光投资33亿元专门为苹果公司打造生产线设备,由此将面临资产巨额减值。

在全球产业链中,我们更多的时候处于微笑曲线底部,获得的利润最少。

下面来看一组工信部披露的数据。

“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调研结果显示,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在装备制造领域,高档数控机床、高档装备仪器、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上逾95%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这组数据是在2018年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上,时任工信部副部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辛国斌披露的数据。

我们再来看一组农产品相关的数据。

2021年5月14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以《保护本土“二师兄”》为题,介绍了生猪“芯片”问题。2020年,中国种猪进口总量约3万头,创历史新高。除了进口种猪,中国每年还进口猪精液高达数亿元。中国的猪种市场,中国本地猪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由20世纪的90%以上降至目前的2%,丹麦长白猪、英国大约克夏猪、美国杜洛克猪3大猪种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98%。据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的数据,2019年,我国进口农作物种子6.6万吨,进口额4.35亿美元,出口额2.11亿美元。全球10大种业营收榜,中国仅隆平高科一家入选,中国5800家种子公司的营收约与孟山都一家公司相当。

3.对内提升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

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供应链不协调、创新能力不足等正成为产业发展过程中无法忽视的问题。

供给侧改革是提升供应链质量的驱动力。

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全面推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和“破”“立”“降”重点任务,供给侧改革取得重要成果。“地条钢”“小煤窑”等顽疾得到有效治理,钢铁和煤炭的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此外,地产的去库存化,使金融的负债率得到降低。这些都是“十三五”期间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成果。

从微观层面来看,各地针对产业特点,引导性地规划产业资源聚集区,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供应链效率。合肥的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区得到全国关注;上海则整合人流、物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要素资源,吸引全球范围的产业链、供应链落户上海。

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资源,形成线上的产业供应链平台,既能优化产业资源配置,也能提升产业竞争力。这也是本书要重点探讨的内容。企业数字化要放到产业数字化的大环境里,让供应链上下游从强调分工变成强调协同,让上下游的供需关系从利益博弈变成共生共赢,这样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才能提升。

4.对外掌握核心技术,摆脱“卡脖子”

2018年,美国商务部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企业采购“敏感产品”,直接导致中兴通讯主要经营活动无法进行,最后中兴通讯以10亿美元罚款和4亿美元保证金,换来禁令的解除。

2019年,华为被列为美国实体清单,随后华为供应链受到全面打压,无法获得手机芯片。这导致华为手机市场份额从全球第一跌落到4%的市场份额(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4月份,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共计6937万台,其中华为手机市场占有率达到21.4%,登顶全球第一)。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进口的芯片总数量约为5435亿个,进口总金额约为3500.4亿美元,位居进口金额榜第一;石油进口额约为1763.21亿美元,位列第二;铁矿石进口总额约为1189.44亿美元,位列第三。也就是说,芯片进口金额比石油进口额和铁矿石进口额加起来还多。

上游的核心物料和关键技术,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中国半导体行业投资金额超过1400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近4倍,创下最高纪录。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最好的方式是开始行动。

5.提升价值,在全球产业分工中谋求更大利益

在过去的40多年里,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加入WTO等方式,不断地融入全球经济,并且在全球经济的产业链分工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早期,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更多的是充当加工和制造的角色。过去,靠着稳定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中国进口了大量原材料,完成加工后出口到全球各地,这让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使得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完整产业链的优势,造就了中国供应链在全球独有的竞争力。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中国老百姓开始大量消费国内外的高品质商品。海淘商品高速增长现象的背后是消费能力的升级,同时也给国货崛起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制造要从低端制造向精细制造升级,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要从单产业经营向多产业融合发展,这样才能完成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过渡。

在国家层面,在顶层规划供给改革,优化供给效率,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去,依托“一带一路”机遇,全球贸易生态已经发生变化,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在企业层面,则不仅要从产业视角规划供应链,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供应链变革,以迎接消费升级带来的供应链挑战和机会,还要考虑被别人“卡脖子”或者“断订单”时有更多的备选策略,以及时补足短板。 UIK50OLsUHzTBAUkGxf6/uhQo2dLbR0XF7oON7bbdnE95GGk3cy/kCUH47stef9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