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与学:中国工匠与非洲学徒的故事

陆格野

一、“授人以渔”的中国智慧

雷彪老师是职教项目中的一名经验丰富、独具特色的指导老师。他先后5次前往非洲,培训指导当地院校的工业化生产课程(图1),向支队成员展示了多年扎根肯尼亚职教项目的趣事和感悟。

图1 雷彪在仔细示范工作

(一)稳扎稳打

内罗毕早晚的堵车状况严重,5公里的车程常常需要花费一个小时。为保证8点前到达实训车间,及时为17组培训学员安排下料,雷老师带领的培训团队每天6点起床赶往肯尼亚工业大学。为消散大家的困意,雷老师总在车上打趣道:“内罗毕高楼不多,上下班堵车路上却也看不到日出日落。在中国是因为楼太多了,太阳被挡住了;在这里,是这大太阳染透了这半边天啊!”

实操课涉及的步骤繁多,大多数学员对机械加工的操作毫无经验,一点一滴都须从零开始,语言上的障碍使得授课更为艰难。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雷老师会提前一天用英文把图纸标注得满满当当。雷老师说:“平时沟通用简单的语句和比划都能解决,最难的是,每一刀留多少裕度,很难直接给出明确解答。在国内,每天进车间工作的工人,没有4~5年的历练,都没办法把裕度拿捏好。必须对每台机器不停巡视,一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

被问及本次的非洲职业技能大赛培训周期仅45天,如何平衡短期培训和长期实操积累之间的关系时,雷老师回答:“中航职教项目从2009年开始,如今已进入二期工程。肯尼亚全境的144个学校里安装着国内先进的机械设备,专业类型多达数十种,这是第一步——授人以鱼。我们提供给当地学校完备的基础设施后,第二步才是给予他们技术。短期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他们如何使用先进设备、学习最新的工业技术,从实操训练过程中收获技能,保证课程结束之后能够自己上手、自主作业,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雷老师除了讲解程序编制、操作要领之外(图2),每天授课过程中还涉及一个重要工作——设备维护。频繁的撞刀、元器件的损坏等都是学员操作失误时的家常便饭。一整天课程下来,雷老师大多时候都是半个身子钻进机床里,一台接一台地修理。“刀具100美元一个,17支队伍最多的时候一天坏十几个,都是钱。职教培训的初期是艰苦的,很难一下子看到他们技能上的突飞猛进。他们很聪明,实践操作都是零基础,靠着40多天的培训,最后能够独自完成质量不错的一组套件,就会特别高兴,能看到他们身上很多可能性。”

图2 学员认真倾听培训讲解

(二)学以致用

早上开工后,车间内所有设备一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雷老师并不担心学员们课堂知识的接受情况。他最担忧的是,学员们经过短期培训后,如果不反复练习实操,对技能会有所遗忘,当地老师也无法独立解决一些实操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2016年这一年他先后3次来到肯尼亚,帮助学员加强理论知识、巩固现场操作规程、维修解决设备遗留问题等。雷老师笑着说:“2016年大半时间都在肯尼亚,教学环境和国内一般无二,感觉这里是第二个家了,和学员们都是很好的朋友,年末走的时候特别舍不得,也担心他们能不能真正收获到什么。今年回来一看,大伙儿真不错,都能上手指导新学员了。”

车间里的很多技术人员是之前培训过的学员,最醒目的是一个穿着黄色工作服的高大背影,他不停地行走于各台设备之间。雷老师介绍道:“Daniel是上一届培训的优秀学员(图3),也是我的得力助手,帮助一起辅导这一届的新学员。”培训结束后,Daniel凭借着出色的技术在当地找到了机械加工的工作,成为肯尼亚工业大学车间的管理员。Daniel说:“身上的黄色工作服是上一届的培训服,他非常爱惜,这是他的骄傲、是他获得技能的象征。”除了Daniel外,很多学员也获得了项目提供的生产订单,被工厂聘用加入生产。他们不仅没丢了手艺,更是找到了人生的发展道路。

图3 雷彪老师与学员Daniel合影

每次职教项目中,学员们每周都会精心完成2~3件成品。每每看到台子上堆满的工件,雷老师宽慰道:“这些孩子能把这些技术真正用于他们国家的工业生产中,就能赢得就业机会,甚至创造就业机会。”

肯尼亚大学不多,本次项目的基地之一在肯尼亚科技大学。大学校园气息浓厚——打印店前三五人抱着复习资料热烈地讨论着,小卖部外两人分享着一袋小零食,餐厅里教师们进行着英式茶歇。城市里的学校条件远远好于乡间学校,然而职教项目大多数基地都分布在远离城市的边远村落里。

雷老师回忆,肯尼亚西部凯罗卡(Keroka)有一个试点学校,四周是望不到边的玉米地。教学楼实则是用砖和铁片盖起来的一个简易厂房,初去时尚未通电,仅一个保安守着这个房子,没有老师和学员,同去的人都打趣说这是“牛羊学校”。“当时我们一行人带着10筒挂面、一个电磁炉就去了。过去了就得抓紧布置,通上电、装好机器,基础设施稳妥,才能招进老师和学员。”

这个学校周围几里地都没有人家,第一次上课时却来了七八个学员,每一个都是清晨出发徒步而来。这些毫无基础的学员辛苦来这里,喝上一口热水都很难,他们必须晚上下课回家后才能吃上饭。雷老师解释道:“对这里的人来说,温饱都是问题,更上不起学。每天你都能看到,田间的路边,好多人都坐着,他们都在等待工作。可是,这个国家的工作岗位稀缺,只有上过学、读过书、掌握到手艺的人才有机会获得工作。我们为他们提供基础设备和传输实践技能,能解决他们根本需求的问题。当然,这里的学员基础差一些,但他们其实更渴望、努力、珍惜,我们也愿意来这里播种,看到他们命运的改变。”

乡间职教期间,雷老师的生活非常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回忆道:“生活条件差都是次要的,总归是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更何况对比于当地人的条件,我们更应该知足。很多人一年只穿一件衣服,两个肩膀之间只有一点布料,多数小孩子是光着脚丫子在田间蹦蹦跳跳(图4)。团队每次回去采购物资时,会带点零食、旧衣服鞋子过来,送给当地人。他们特别高兴,会赠送我们一些水果,每次都是满满一大筐,眼神里充满感激,再三地谢谢我们。这里的人特别淳朴,我们获得更多的实际是一些精神回馈。”

图4 肯尼亚当地儿童

(三)非洲模式

早在2011年,18名非洲职校老师来到中国,进行为期5个月的机械加工技能培训。第一次在非洲执行技能培训时,由于缺乏实战经验,最初的课程打算复制国内的模式,希望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促进非洲国家的工业化生产发展。然而,“中国模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根据我国自身国情摸索出的经验成果,在用于培训非洲青年时却存在着若干问题。

雷老师表示,我们需了解非洲国家工业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实际情况,派出国内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结合非洲当地实际情况,在当地开展基础项目,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同时,以帮助当地青年人就业机会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制定“非洲模式”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战略。“我们在课程设置问题上遇到过困难,真实授课过程中往往无法完全按照国内制定好的计划走,不得不及时调整安排,不断探索和总结出最优的方式方法。”

当谈及今年与早些年培训的不同时,雷老师感叹,中航职教项目进入非洲已有7年时间,从最初凭着“传授职业技能”的想法,一步一步不断推进,真正为当地青年、政府和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这几年,在国家“一带一路”的理念深入践行下,硬件设备得以充分利用、技术人才发挥专业实力,使得职教项目不断完善并流程化,所有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在非洲这片土地上践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

雷老师动容地表示,学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图4),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向往技能、向往中国。学员Newton常常课下跟雷老师请教问题,他说:“我一定要多学一点,争取去中国学习的机会。现在就是我梦想开始的时刻。”

图5 当地学员在车间

二、非洲青年女性写实

Rachel是项目中为数不多的女学员之一。她个子很小,总能在很远处看到她的那顶颇具非洲特色的帽子,埋身在机器里来回操作机床。由于培训内容十分紧凑,她只给了午餐后半小时的交谈时间,激动地描述了她对现实的无奈和对中国的向往。结束后,转身又投入热烈紧张的培训课程中。

(一)生活困惑

项目课程之一是培训当地青年学习数控机床加工。实际上,肯尼亚工业生产应用这项技术比较少,仅有少数学校开设了这个课程,而且实操训练机会更少。Rachel说:“虽然学校开设了这个专业,但我们学习的知识只停留在书本上,完全不涉及实操训练,很多理论知识都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科技在革新,我们并不想学习这些老旧技术。”谈及这些时,Rachel眼神是暗淡的,语气中满是无奈。“这些机床放在学校车间五年了,除了每年培训时会使用它们,平时从来没有人用。学校可能只有2个老师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机床,但都不深入,更别说教会同学们了,这也是它们常年处于停机状态的主要原因。”

Rachel特别珍惜每天的实操时间,“只有熟练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技术”。当被问及参与大赛培训的目的时,Rachel并没有给出“培训可使他们找到工作的概率更高”这样的答案。她兴奋地说:“我真的热爱机械加工,操作机床非常有意思。通过精细计算、编写加工程序,可以加工出一件非常漂亮的作品,这让我很自豪、很有成就感。”同时,她也十分失落地表示,“肯尼亚工业实际上没有数控机床加工,甚至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有这一技术。一方面,购买机床设备实在太贵了;另一方面,当地会操作、懂编程的工人实在太少,这里机床加工的发展几乎为零。”Rachel感谢职教项目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技能培训课程(图5),“培训前,我对自己学习的专业非常迷茫和焦虑,甚至不知道可以用在何处。这一个多月的实操培训,让我确信,我热爱机械加工、它对国家工业发展的作用可大着呢!”

图6 Rachel在数控机床旁

(二)女性呐喊

Rachel在车间里十分活跃,总跟在老师后面不断地问实操问题。“作为女性,我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似乎触及一个较为敏感的社会话题——性别歧视。“政府实际上采取了一些措施缓解这一问题,例如在部分工作岗位规定男女员工比例。但无法否认的是,男女在工作分配和社会地位的不平衡问题仍非常严重。”Rachel描述了当地工业生产就业的实际情况,“男性工作者远远多于女性工作者”。她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道,“男女在工作上并无差别。我们女性同样可以操作机器、编写程序,甚至可以监督管理整个仓库。女性不应该只扮演做家务带孩子的角色,也不仅仅只有男性才能外出工作。”

在与Rachel交谈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她沉在她内心深处的一些冲动。她害羞地告诉我,今日谈及的有些话,她从未想过会从自己口中说出。“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是未来工作中最看重的一点。我并不想把工作看成是一件只为赚钱养家的事情,女性同样需要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我热爱机械加工,并且一定会在这条路上不断奋斗。这不仅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更是为了我们国家在这个专业水平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Rachel的话着实让人惊讶。她打破了我们对非洲青年女性思想层次刻板的传统印象,引发我们重新思考,非洲青年女性同样具备彩色的灵魂。Rachel的笑容和充满力量的语句让笔者坚定,她时刻准备不停奋斗着,努力跳出既定的框架。正如Rachel想对所有的非洲青年女性说的,“All things are possible when you put effort. The female also can do what the male can do.”(只要你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男性能做的女性也能做)。

(三)中国梦启程

机床车间外的不远处是一个中国式亭子,一砖一瓦都是从中国空运而来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粼粼的光。“倾情传艺促就业发展,心灵相通谱友谊新篇”,亭子上的这副对联正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非双方制造业和工业互惠共赢的真实写照。Rachel介绍,学校专门开设了中文学习课程,2018年9、10月份她会去辅修中文,学习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中有两点非常吸引我,一是,中华礼仪的谦逊和尊敬——晚辈见长辈时作揖问候;二是,中国式传统大家庭观念——亲情感浓厚、遇到问题互帮互助。如果我能去中国,除了继续深造学习技能之外,还希望可以在中国组建家庭,切身感受中国的这种文化。”

Rachel表示,尽管项目的竞争十分激烈,能去往中国的机会极为宝贵,但自己一定会忠于本心、尽自己最大努力争取到这个名额。在交谈的最后,她充满期待地说道:“If I am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go to China,I will appreciate and give my best in everything I do.”(如果我被给予去中国的机会,我将充满感激并且尽我所能去做每件事)。

支队成员在实践期间切身感受当地文化、工业生产和社会现状,打破了国内书媒的普遍性描述和多年来形成的刻板印象。不管是公益职教项目,还是扎根在非洲大地上的中资企业,他们积极响应“一带一路”的发展政策,适应当地的政治形态和社会发展,不断探索与创新适合非洲现状的发展模式。非洲青年高度认同中国政策下给他们带来的社会效益与文化融合,对筑造中国梦充满期待与信心!

背景介绍

作者陆格野,电机系2017级博士研究生,2018年随中航国际肯尼亚支队前往肯尼亚开展暑期海外实践,期间参与了在非洲开展的一项海外公益职教项目,支队成员面向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助力培养当地青年的职业技能。 KqkiVO54QdRy9srLa9owC0LbCayg6KB17IBoD/+/i3VI/rIQH3JfNPOvnh36if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