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埃塞俄比亚的中国元素

谢宜泽

一、埃塞俄比亚的城市掠影

2017年6月26日—7月24日,清华大学“GoPractice”中土集团埃塞俄比亚支队六人开展了为期四周的海外社会实践,我是其中一员。

6、7月份正值埃塞俄比亚的雨季,当北京骄阳似火的时候,亚的斯亚贝巴每日最高气温仅为二十几度。由于地处高原,平均海拔2400余米,埃塞俄比亚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是依然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在拉布车站实践的日子,每天准会下一场雨,那里的雨下得毫无征兆,有时候在夜晚,有时候在傍晚。而且,七月的雨下得大,下得急,有点像快闪的街头行为艺术。等到第二天醒来,看见风干的地面,总有一种恍惚感,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过。

除了雨的错觉,还有就是很难相信那是一个离中国八千余公里的地方。出了博莱机场,首先可以看见的是中文汉字巨幅招牌。在首都,随处可见红、黄、蓝相间的力帆牌出租汽车。在机场附近,有一片中国人聚集区,当地人称之为“卢旺达”,在那里,正宗的川菜、湘菜都可以吃到。在亚的斯亚贝巴颇负盛名的歌舞餐厅,如有中国人在座,也常可听到《茉莉花》《浏阳河》等极具中国特色的音乐旋律。

亚的斯亚贝巴坐落在山谷中,整个城市被群山环绕,道路亦是颠簸不平。许多民房依山坡而建,多数仅为低矮的一层,有些是砖木结构的,但居多的是简易的铁皮棚子。赶集的人们有的还是乘坐最原始的交通工具如马车,或者骑着骡子,如若开着小轿车上街,那在当地足足可以称得上是富裕之家了。道路的两边有许多沿街摆地摊的女人,卖着一捆一捆的蔬菜;也有就地生火煮咖啡叫卖的老奶奶,咖啡是按杯卖的,一杯2~3比尔,也就是人民币5角多一点。

当地居民的主食叫英吉拉,非常具有埃塞俄比亚特色。据说在制作它时一般需要提前两三天开始准备,发酵之后做成蜂窝状的薄薄一层,有点像面皮,但又没有面皮那么筋道。英吉拉的通常吃法是必须蘸着酱,一般的酱是将土豆、西红柿切成片捣碎,加上生鸡蛋、辣椒粉放到锅里熬,直至成烂泥状为止。当然,也有将英吉拉卷着烤牛肉粒吃的,不过,对于普通人家而言,那是相当奢侈了。因为,并非家家户户餐餐均有肉食,绝大多数埃塞俄比亚人民生活仅维持在温饱线水平。

二、埃塞俄比亚的中国人

在埃塞俄比亚的中国人有很多,总数应有三四万之巨,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绝大部分居住在亚的斯亚贝巴,还有一些居住德雷达瓦、阿达玛等城市,所从事的行业绝大多数是工程建筑类,也有部分从事餐饮、酒店、公司管理等行业。我实践所在的拉布车站,就有许多为亚吉铁路开通运营忙碌的中国员工,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尤以北方的河南人和南方的四川人居多。

在那里,也有前去维和的中国官兵、治病问诊的中国医生、孔子学院的中国教师、指导生产的中国技术人员。他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理念、工程技术带到了东非,深入一线承担中国的国际责任,将友谊的种子播在了每一个普通人的心中。在他们身上,闪耀着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精神,生活中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工作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当然,也有中国人长期待在甚至扎根在埃塞俄比亚,当你熟悉了那里的一切,适应了那里的生活和气候,就会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一样,被“体制化”了。在那里的许多人跟我讲,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了,每次回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他们离开的时候还没有盛行支付宝、共享单车,微信也只是刚刚推出,如今回国,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在大街上猫着腰扫二维码了,他们感到落伍了。除此之外,习惯了东非常年20°C的气温,中国的酷夏和寒冬已经变得格外难熬。

中国人在埃塞俄比亚是团结的,甚至形成了常有联络的小社区,通过微信、QQ等相互传递最新资讯,在远离祖国的异乡相拥取暖、相依为命。确实,每当我走在全是非洲面孔的街道,看见了黄皮肤黑眼珠的“少数族裔”,总是会忍不住猜测他是中国人,或者总是忍不住想上前去搭讪几句,仿佛那几句寒暄的母语能给我带来无穷的力量。

在拉布车站,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在那里,新鲜劲儿一旦过去,生活仿佛上了流水线,只剩下枯燥的重复。早上八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作息非常规律,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愿意待在办公室,毕竟还可以有人说说话,回到房间,只能独自面对天花板了。吃饭的时候往往是最热闹的,吃完饭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绕着站台集体散步,而用不了一个小时,一切又将复归于沉寂。所以,在埃塞俄比亚,有一项兴趣爱好也是极其重要的,我所实践的地方虽然是工程单位,但是每个人都意趣高雅,夜晚在院子里时常可以听见悠扬的笛声、箫声和口琴声。六十多岁的孙老师,曾是昆明铁路局的列车长,后被返聘到拉布车站培训指导乘务人员。他是摄影爱好者,有一次,他给我看他平板电脑里的照片,那些照片,无论是构图、色彩、角度,都别出心裁。而且,他还是一位垂钓爱好者,每逢周末就会到附近的河里钓鱼,每次都可以钓回许多鱼。世界上没有乏味的生活,只有对生活失去兴趣的人,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善于融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自得其乐。

在拉布车站,主管物流工作的赵悦,是一位三十余岁精壮的北京小伙子,操着一口纯正的京腔,属于铁三代,他的爷爷当年曾赴赞比亚修建坦赞铁路。当年,他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毕业后,直接选择了中国铁建下辖的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土木”),延续祖孙三代的铁路建设工作。悦哥去过很多地方,非洲的国家也去过不少。我问他,你还最想去哪里?他说,他想去一次赞比亚和坦桑尼亚,去看一看他爷爷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每一个铁路人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那些在荒郊野岭开山凿路的艰苦岁月,听的人为之心惊胆战,他们却能缓缓地讲出来,仿佛是一件再稀疏平常不过的事情,我对中国铁道人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三、“一带一路”与埃塞俄比亚

如果问非洲哪个国家最像中国?我认为应该是埃塞俄比亚。近十几年来,埃塞俄比亚积极学习中国的改革开放经验,一直是非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在非洲地区非石油出口国中经济表现良好。埃塞俄比亚的产业结构虽然仍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不过当前正在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的发展战略,积极吸引外资参与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被联合国视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典范。2016年,埃塞俄比亚GDP总量为724亿美元,人均GDP为794美元,人口将近1亿,人口总量仅次于尼日利亚,居非洲国家第二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17年埃塞俄比亚经济增长将高达7.5%。

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经贸往来源远流长,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有经济接触。近年来,双边贸易更是快速发展。2014年突破20亿美元大关,中国成为埃塞俄比亚最大贸易伙伴。根据商务部统计,2016年,中国与埃塞俄比亚进出口总额为101.77亿美元(其中进口4.19亿美元,出口97.58亿美元),居非洲国家第六位。2015年,埃塞俄比亚位列中国对非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第五位,完成合同额第二位。如今,埃塞俄比亚政府正在规划建设十四个工业园,希望吸引中国纺织、服装和皮革产业、家居建材业、装备制造业、化工和医药业等领域的公司进驻园区。除了上述十四个政府工业园以外,埃塞俄比亚政府还希望中资企业再投资建设数个不同类型的工业园,加大其工业园的集群效应。

古代张骞的凿空之旅以及郑和七下西洋都没有踏足过埃塞俄比亚的土地,但是并不妨碍埃塞俄比亚成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节点国家。2017年5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雁栖湖召开,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是唯二受邀的非洲国家元首,另一位是肯尼亚总统肯雅塔。自2005年始,埃塞俄比亚提出以农业为先导的工业化发展战略,2010年又提出增长与转型五年计划,加强铁路、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出口导向型和出口替代型产业,现在正在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以工业园为依托,加快制造业的发展。如此种种,都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不谋而合,埃塞俄比亚的长远发展规划与中国的国际产能合作形成了时空的对接。从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到亚吉铁路,从阿瓦萨工业园到德雷达瓦工业园,从EIC大楼到复兴大坝,到处可见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精诚合作、共赢发展的影子。

不过,在埃塞俄比亚,最能体现“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莫过于亚吉铁路了。亚吉铁路西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至吉布提,是非洲历史上首条电气化铁路。全长约756公里,中铁二局承建西段约329公里,中土集团承建东段约427公里,2013年1月开工建设,2016年10月正式通车,全线采用中国二级电气化铁路标准施工,设计时速为120公里,总造价约为38.8亿美元。亚吉铁路项目利用出口买方信贷以中国进出口银行为融资方,聘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及铁道第三勘查设计院组成的联合体为监理方,采用中国技术标准,机车车辆全部来自中国中车,启用中国企业以EPC总包模式承建,授予中国承建企业运营维护合同,覆盖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成为中国海外首个集设计标准、投融资、装备材料、施工、监理和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中国化”铁路项目。更重要的是,中土集团以亚吉铁路为抓手,积极主动创新业务模式,深度介入工程项目的衍生产业和周边市场,形成以三个“1+ N ”为核心的亚吉模式。也即是,第一个“1+ N ”,以铁路项目为特色,形成工业园、公路、机场、港口、市政等多领域协调发展的“1+ N ”工程承包业务格局;第二个“1+ N ”,以承包工程为主业,铁路运营、股权投资、工业园投资开发与运营、商贸物流、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开发及房地产开发、酒店服务等多领域为补充的“1+ N ”多元化产业格局;第三个“1+ N ”,以项目所在地为中心,积极开拓周边国家市场,形成区域联动的海外发展格局。亚吉模式以一个项目带动全产业链输出,以一条铁路带动一条经济带,与东道国合作发展、共同繁荣,实现“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借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江苏永元投资有限公司投建的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周期。东方工业园虽然早在2007年就已经筹建,但是前期的招商引资一度十分艰难,不得不依靠自建企业利润维持工业园的正常运转。“一带一路”倡议开拓了投资的新视野,中国企业纷纷将视线投向了市场需求广阔的非洲大地,依靠埃塞俄比亚稳定的政治环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东方工业园筑巢引凤,如今厂房出租一地难求,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仅有华坚鞋业等著名民营企业,也有联合利华等大型外资企业,一期开发的2.33平方公里生产用地已经挤满了近80家企业,东方工业园门口坐着许多等待发布招聘公告的当地青年男女。园区二期开发也提上了议程,还有大量企业在排队等着进入,东方工业园也不愁招商引资,而企业也借助东方工业园的平台实现了产业升级,其中,“一带一路”倡议扮演了一座连接双方需求的桥梁。“一带一路”倡议,落到了实处,既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埃塞俄比亚的发展,既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埃塞俄比亚人民的发展。

背景介绍

作者谢宜泽,公管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2017年随中土集团埃塞支队前往埃塞俄比亚开展暑期海外实践,期间前往中土集团埃塞俄比亚公司、亚吉铁路,访谈中土集团公司的中国员工和当地雇员,联系当地中国企业进行调研,包括东方工业园、华坚鞋业、力帆工厂等。 9NT6YJhoS5nrGGzyOwjuREdlZhwDus4iQmbM0PGJQWo5PWN3Al6eQNFs3MMdaOU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