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从人才竞争到人才经营

《襄阳记》有云:“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既是国家的根本,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还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

微软的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一家公司要想迅速发展,需要聘用好的人才,尤其需要聘用聪明的人才。”

由此可见,古今中外,人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正因为有人才,企业在管理、技术、经营等方面才能进步,社会的发展才能更加迅速。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40余年是我国社会蓬勃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时期。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纵深视角来看,在这波澜壮阔的40余年间,我国企业的人才发展经历了从人才竞争到人才经营的转变。

以成本换市场:人才概念初现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我国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一方面,民营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甩掉僵化体制的包袱,焕发新的活力,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四大银行率先跻身世界500强企业。

与此同时,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成为吸纳全国人才的热点城市;全国各地的亿万名农民工离开土地,来到城市“淘金”。20世纪90年代,毕业生跨过国家“包分配”的“分水岭”,走向自主择业,一部分人选择外企,一部分人选择私企,一部分人选择自主创业。2000年前后,我国劳动者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使我国企业在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链中获得了“加工制造”的定位。

以创新换认同:人才竞争

2000年前后,全球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兴起,这对我国企业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在这段时间内,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相继成立,华为、中兴、美的、海尔、联想等企业快速成长,甚至代表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化进程。

华为在2000年前后实施了一项大胆的人力资源薪酬策略,即开出远超社会平均水平几倍的工资,在全国范围内抢占人力资源。例如,在当时的人才市场中,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工资是800元,华为则直接开出了5000元左右的高薪。

华为的这项策略倒逼其他企业提高薪酬水平,无论是在通信行业内还是在其他行业内,员工的薪酬待遇都跃上了新的台阶,我国人才市场的薪酬水平开始普遍提高。作为这方面的先行者,华为不但把竞争对手甩在身后,而且改变了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形象。

以速度换资本:人才经营

凯洛格发布的《企业大学白皮书》指出,2000—2010年,人才培养成为我国企业的关键策略。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曾经说过:“企业请人很难。我很不喜欢‘挖人’这一说。企业不应该费力‘挖人’,而应该尽心尽力培养自己的年轻人。最好的人才一定是自己发现、培养和训练出来的。”

在互联网企业领头羊的影响下,如今,各行各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人才经营的重要性,人才经营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的战略议题和共识,人力资源被视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没有把人才经营看作经营策略的企业,很可能在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如上所述,对我国企业而言,人才发展趋势已经从人才竞争转变为人才经营。谁能顺应这种人才发展趋势,谁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未来、持续发展,并且发展得越来越好。

基于我国企业的人才发展实践和新兴技术的兴起,孙科柳和廖立飞两位老师合著了本书。本书结合了两位老师多年的从业实践经验,以及对企业人才发展的深入研究和思考,系统地梳理、总结了相关理论和标杆案例,为当今时代的我国企业绘制了一张全面、清晰的人才发展路径图。本书不仅有清晰的理论架构,还吸收了国内外许多著名企业、学者的实践经验和观点。

本书能够给有意改善人才发展现状、实施人才经营策略的企业带来有益的思考与启发,有助于企业顺应从人才竞争到人才经营的人才发展趋势,加快人才培养速度,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打造个性化、规模化、体系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田之富
香港第一胜任力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人才管理专家 hfqTx7SyIgMWxgUFg5LvWaHKerDSBir3inheedURU+J6wsJby62isRsJUrFUw1L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