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既然我们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探索过程,如果我们能够立即开始审视我们的经济史,那将会很方便。但事情并非完全如此。在我们能够追溯经济史之前,我们需要知道经济史是什么,反过来,这需要我们花点时间来澄清经济学和经济问题本身的含义。
答案并不复杂。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经济学是研究我们在所有人类社会中发现的过程——为社会提供物质福祉的过程。用最简单的术语来说,经济学就是对人类如何获得日常所需的面包这类生计问题的研究。
对历史考察来说,这似乎不是一个特别令人兴奋的主题。事实上,当我们回顾通常被称为“历史”的盛会时,面包这种不起眼的问题几乎进入不了人们的视野。人类的编年史充斥着权力与荣耀、信仰与狂热、思想与意识形态,它们塞满了人类历史书的每一页。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言,“被宣传的人类历史,其实就是国际犯罪和大规模谋杀”。 如果对面包的简单追求是人类命运的推动力,那么它就隐藏在这句话的背后。
人类生活不仅是为了面包,但很明显他们离开面包是无法生存的。像所有其他生物一样,人类必须进食——这是维系生存的专横的首要法则。这个先决条件在最初出现时没被认为是那么理所当然,因为人类作为一种有机体,本身并不具备高效的生存机制。人类从每100单位的食物中只能获取约20单位的机械能。人类饱餐的情况下每天只能产生大约1马力小时(约0.735千瓦时)的工作量,并且必须为疲惫的身体重新补充能量。用剩余的能量,他们可以自由地建立某种文明。
因此,在许多国家,人类生存的纯粹连续性远未得到保证。在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大陆、近东,甚至南美的一些国家,野蛮生存是人类直面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数以百万计的人类因饥饿而死或营养不良,而在漫长的过去,因为温饱问题而死亡的人类更是多达数亿。所有国家都敏锐地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面临饥饿意味着什么。例如,据说孟加拉国的一个农民,从他出生到死亡,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吃饱肚子是什么滋味。在许多所谓的欠发达国家里,普通人的寿命不到美国人的一半。就在几年前,一位印度人口统计学家的一项计算令人不寒而栗,在100名亚洲婴儿和100名美国婴儿中,活到65岁的美国人比活到5岁的亚洲人还要多!这是针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统计数据,不仅仅是关于寿命,而且是未成年人死亡率,因此是压倒性、决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