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面临的瓶颈和挑战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领域,符合中医学科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关乎干预性中医药临床研究的顺利开展,关乎中医临床疗效的合理评价,关乎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和国际化认同。因而,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是中医学术界孜孜以求,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中医证候量表日益成为中医证候转化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载体

目前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进展,积累了大量研究基础:一是深刻认识到可靠辨证诊断是合理疗效评价的基本前提,病证结合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模式基本建立,以中医药为干预措施的临床研究中证候诊断已经成为诊断标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二是高度认同中医证候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地位,中医证候作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使用频率逐年攀升。三是医生报告结局(Clinician reported outcomes, CRO)和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s reported outcomes, PRO)理念指导下的中医证候量表成为证候有效转化为临床研究中疗效评价指标的有力工具,CRO和PRO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医证候诊断量表、疗效评价量表大量涌现。

二、中医证候量表推广应用的瓶颈

当然随着学术界研究的逐步深入,量表作为中医证候诊断、疗效评价工具的研究存在的不足也逐渐显现:一是证候量表的研究日益增多,在量表研制和考评的方法学层面逐步规范和完善,量表的测量学性能不断改善,但大量研制成功的量表多有束于高阁之嫌,多展示于学术论文中,少有临床实践采用。二是不同学者开展同病同证中医临床研究选用的证候量表往往大同小异,行业内仍然缺少对于同病同证量表的统一化、标准化共识。三是中医证候量表因其缺少标准化的发布和使用路径,因而在临床实际推广应用仍然较少,多停留在临床科研领域的使用,研究成果真正转化于临床实际的案例极为少见。四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是伴随着中医辨证论治诊治体系而生的,“辨证-诊断-治疗-评价”本应是一个一体化且动态调整的闭环链条,但现有诊断量表和疗效评价量表多处在“各自为战”的局面,尚缺少“诊断-治疗-评价”一体化的量表应用模式,亦未形成中医临床决策与疗效评价模式的有效载体。

三、中医证候量表与人工智能融合的设想

学术界目前已经开展了中医证候辨证量表、疗效评价量表理论框架构建、条目筛选、量表考评、临床应用等一系列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基础。以证候为核心的中医辨证诊断、疗效评价量表研究仍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最小重要差异值(MID)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量表临床疗效判定阈值的研究,为量表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但基于CRO、PRO理念研制中医证候量表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们不仅希望基于此为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辨证诊断、疗效评价提供一种可靠的、可测量的、可推广的中医特色评价工具,我们更期待这些证候量表能够真正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将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推向更加客观化、智能化的时代。因而,有必要将体现CRO和PRO理念的中医证候量表与人工智能技术有机融合,构建中医智能化临床决策与疗效评价模式及工具。

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阿尔法狗人机大战的精彩上演,让人工智能在复杂思维操控下的围棋领域完胜,这也引发了中医智能化发展的思考,并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国内李灿东团队将其引入中医健康管理的领域,田建辉团队将其引入中医四诊研究领域,商洪才团队将其引入中医临床研究领域。人工智能思维与中医学思维特点有相似之处,但如何将中医学原创思维有效合理移植到人工智能机器中,使其像一个真正的中医医生一样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疗效评价、预后指导,这仍是中医药与人工智能两大领域实现有效交叉面临的共同课题,同时也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新契机。

四、中医证候量表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意义

中医证候量表与人工智能的有机融合或许能够帮助证候量表研究走出现今的尴尬局面,并从智能化临床决策与疗效评价角度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贡献一份力量:一是中医证候量表可以为中医人工智能开展有效的深度学习提供一个更为可靠、更易数字化信息转换的输入端数据。二是人工智能可以为证候量表的临床实际应用提供一个更为便捷的输出终端。三是基于CRO理念的中医证候诊断量表与基于PRO理念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量表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诊断-治疗-疗效评价”的一体化融合。四是嵌入证候量表的人工智能终端可以通过与临床中医专家开展“人-机”大战、在临床科研应用中实现准确性的不断升级完善。五是中医人工智能终端可通过持续的大数据深度学习,提供更好的临床诊断、疗效评价预测模型,为证候量表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学支撑。

目前中医智能化临床决策系统的研究已经逐步开展,电子病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就是中医药临床决策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成就,但是电子病例系统更加偏向于医疗管理层面的价值,对于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的中医药辨证诊断决策和疗效评价尚不涉及。中医药信息化研究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中医知识数据库、中药知识数据库、临床知识数据库等,但不同数据库之间尚未实现数据的有效交汇和共享,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真正像中医医生一样做到“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疗效评价”闭环体系内动态调整临床决策的系统,这既是中医智能化发展的瓶颈,也是值得挑战的课题。

有学者提出建构友好人工智能,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中医人工智能的建构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更好服务人类健康意义重大。如何将人工智能的技术革新真正地为中医现代化所用,需要中医人做出巨大的努力、深入的思考和大胆的尝试,中医学复杂的思维特点与人工智能强大的学习能力需要找到恰当的结合点。中医智能化的基本前提是能够将中医基本理论中和中医专家临床辨证诊疗思维中的隐性知识有效挖掘并大量吸收,使智能化的系统真正具备中医思想,因而供人工智能学习的数据输入端的准确性、可靠性必须得到严格的评估。

我们设想标准化、规范化的中医证候量表可能成为助推中医智能化临床决策与疗效评价系统的一个可具操作性的切入点,两者的融通或许能够解决目前大量中医证候量表止步于临床科研应用阶段的尴尬局面,将其推向实践应用层面,同时也能帮助人工智能更好地模拟中医思维,助推体现中医特色的中医智能化发展。由此我们提出科学假说:人工智能的实现要借助于深度学习,因而供其学习的资料就必须可靠,符合中医特色的证候量表可能成为中医思维移植到人工智能终端的一个有效媒介。基于现有研究基础将量表这一媒介更为规范化、标准化,基于CRO形成中医辨证诊断量表,基于PRO形成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借助人工智能实现CRO与PRO的一体化桥接,建立便捷式人工智能终端,探索构建中医智能化临床决策与疗效评价模式,突破中医证候量表智能化和中医特色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

五、中医智能化临床决策与疗效评价模式的应用前景

通过探索中医证候量表与人工智能有机融合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动中医智能化临床决策与疗效评价模式的构建,该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使得真正符合中医特色的临床实践特别依赖于中医医生,但随着预防前移健康服务战略的实施,中医药的疑难疾病治疗、慢性疾病管理等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人民群众的需求日益增加,有效利用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推广中医慢病管理技术对于中医药更好服务全民健康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同时若能通过项目研究突破中医证候量表与人工智能有效融合的关键技术问题,找到中医思维有效移植到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途径,将对中医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更为有力的基础,在推动中医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王永炎,黄璐琦.立足高远,建设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9,19(10):1131-1137.

[2]于莉,杨可鑫,张会永,等.血瘀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的临床应用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20,47(02):11-13.

[3]李芹,于莉,张会永,等.痰浊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的考评[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09):3970-3976.

[4]于莉,李芹,张会永,等.痰浊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的临床应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08):1862-1864.

[5]于莉,张会永,王姝琦,等.基于临床调查法的气虚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条目筛选[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06):1514-1516.

[6]陈智慧,裴宇鹏,关红阳,等.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量表临床疗效判定阈值研究的构想[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06):1342-1344.

[7]于莉,杨可鑫,张会永,等.血瘀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的考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05):1277-1280.

[8]肖嘉欣.基于中国医学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的共性质量标准的研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

[9]王姝琦.阳虚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的研制与考评[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

[10]杨可鑫.阴虚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的研制与考评[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

[11]王阶,安宇,何庆勇,等.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气滞血瘀证评价量表研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15):21-28.

[12]王洋,李书楠,陈海敏,等.中医疗效评价量表在中医健康状态评估中的构建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01):11-13.

[13]何庆勇,王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量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15):11-15.

[14]于莉,张会永,杨关林.构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病证结合疗效评价量表体系的构想[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08):1989-1992.

[15]罗仕娟,佘世锋,朗建英,等.中医肝病临床疗效评价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10):1350-1353.

[16]林漫婷.基于肝脾辨证中医药治疗IBS-D疗效评价量表的初步研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17]孔秀路,徐田华,胡思源,等.小儿厌食(喂养障碍)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测评[J].中医杂志,2015,56 (09):753-758.

[18]管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报告结局”中医评价量表的研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

[19]蒋寅,赵晨,张晓雨,等.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医临床研究问题与对策[J/OL].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4[2021-07-1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787.R.20200302.1000.013.html.

[20]徐佳君,罗志明,赵文,等.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中医状态辨识规则[J].中医杂志,2020,61(03):204-208.

[21]杨蕴,阮春阳,裴朝翰,等.引入人工智能构建肺癌中医处方系统探索[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05):977-982.

[22]杨燕,熊婕,王传池,等.人工智能思维模式与中医“象思维”的相似性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0):4419-4422.

[23]杜严勇.建构友好人工智能[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42 (04):19-26.

[24]郑文科,鄢丹,张晓朦,等.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J].中医杂志,2019,60(12):991-1000.

[25]李君,刘保延.古代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04):383-385.

[26]刘保延,何丽云,周雪忠,等.辨证论治2临床疗效评价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策略[J].中医杂志,2020,61(02):93-97.

[27]符宇,邵明义,燕树勋,等.真实世界研究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J].中医杂志,2019,60(07):546-550.

[28]朱文慧,孟庆刚.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周期设计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10):2509-2512.

[29]井含光,孟庆刚.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与思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10):842-847.

[30]宋夕元,李宁,崔伟锋,等.随机对照临床评价中医药干预艾滋病疗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 (12):5774-5777.

[31]Zhao Li, Chan Kelvin.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an approach to evaluate treatment efficacy of Chinese medicine or integrative medicine. [J]. Pubmed,2005,11(2).

[32]张会永,张哲,杜蕊,等.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理论模型构建方法与思路[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 (08):1738-1740.

[33]杜蕊,张哲,陈民,等.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条目筛选方法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 (06):1265-1270.

[34]刘丽星,张哲,杜蕊,等.基于德尔菲法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条目筛选[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 (05):827-829.

[35]何庆勇,王阶,张允岭,等.基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的条目筛选方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01):112-114.

[36]任明,郝娟娟,孙增涛,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三维主观报告结局量表的构建及其临床适用性[J].中医杂志,2018,59 (08):654-658.

[37]唐旭东,王凤云,卞立群.功能性胃肠病胃肠症状重叠与患者报告临床结局量表的研制[J].中医杂志,2015,56(21):1826-1830.

[38]金洵.慢性便秘患者报告临床结局(PRO)评估量表的研制和考评[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39]胡嘉元,邱瑞瑾,李心怡,等.中医药治疗慢性疼痛临床效应多维评价方法的研究思路[J/OL].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1-6[2020-06-3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699.R.20200321.2221.018.html.

[40]于长禾,孙亚男,何丽云,等.建立中医药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07):2526-2529. L78aOonEPYJtG0Qg5Ky8UJ3sYcO1XERcVrWCQPvs851XBzl6B3BMSCiOcwETFZX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