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定性研究

一、定义

定性研究又称质性研究。该研究方法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是一种在自然情景下,通过现场观察、体验和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利用非数值型数据描述、解释、探索某一现象的研究方法,适用于研究主观性强且难以量化的现象、行为和主观感受,是社会学常用的研究模式。

定性研究发端于19世纪,在20世纪20、30年代因社会调查运动而开始得到发展。早期的定性研究是从调查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开始的。在社会调查运动中,定性研究仍是一种附带性工作,没有人意识到它的价值。但这一种局面由于人类学的兴起而改变,人类学的兴起标志着定性研究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而存在。人类学研究因强调现场调查、人种志研究而使定性研究逐渐得到认可。随着人类学研究的发展,定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开始凸现。拉伊提出了应强调在课堂研究中定量与定性方向的并重。而真正向教育研究中的定量化倾向发起挑战的是沃勒尔。他认为,儿童和教师不是教与学的机器,而是与复杂的社会联系须臾不可分隔的一个完整的人,学校本身也就是一个社会,因为人生活于其中。因此,他主张不要用统计等定量的方法来研究教育。1965年皮亚杰对“心理测验”提出了批评,认为只进行数量上的研究不从属于质量上的分析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与此同时美国的研究者提交了许多使用定性方法的论文,在定性研究者与定量研究者出现了大量的对话,一些在定量研究界享有很高声誉的研究者开始探究定性研究的特点、规律并提倡应用。

二、研究方法及适用性

定性研究与中医药学认识自然和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方法较为一致。因此,在研究中医药学的过程中,应用定性研究方法有助于获得全面、整体、系统的信息,弥补定量研究方法单一、局部、线性的不足。近年来,定性研究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进行了许多尝试,一些学者对中医药研究引入定性方法持积极态度,认为定性研究方法在中医药问题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一)研究样本的选择

作为实施研究的第一步,需要确定研究样本。定性研究样本选择方法与定量研究有所不同。研究者可以选择极端/偏离标准的案例,已获得特别丰富且不同寻常的信息;可以选择变化最大的案例,涵盖方方面面的情形;可以选择临界案例,其信息可能对于分析全部情形都可以有所借鉴;可以选择模范案例,通过典型情形的分析,以总结一个准则或理论。定性研究样本的数量往往远少于定量研究。样本量的决定方法最常用的是利用信息饱和法来判断停止纳入更多研究对象的时间。信息饱和是指当研究进行到一定时间,纳入一定数量的样本后,发现即便再纳入更多的研究对象,也无法再获得新的信息(观点、态度等),即后续的研究对象所提供的信息(观点、态度等)都已经被前面的研究对象提出过。这时,我们认为达到了信息饱和,可以停止纳入更多的受试者。

(二)一对一深入访谈

1.定义

定性研究访谈是基于日常生活的专业性的谈话。分为一对一深入访谈和焦点组访谈。一对一深入访谈由两个人组成:访谈者和接受访谈的对象。访谈由研究者引导和维持,根据既定研究目的,研究者采用预先设计好的结构化程度较低的(可以临时增加问题以及追问)访谈提纲,与被访者进行深入交谈,即所谓的半结构化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结构化访谈(Structured interview)相比之下是采用完全固定的问题,要求访谈员接受标准化培训,以保证访谈过程也是标准化的执行,往往收集更多人的回答,也收集更为简洁的答案,有学者认为这种访谈最为接近定量的问卷调查形式。非结构化访谈(Unstructured interview)是不存在既定问题和访谈提纲(或非常笼统)的访谈,通常用于探索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用于“拓荒”或“探路”,为接下来的半结构化访谈制订访谈问题和提纲来服务。在科研活动中,半结构化访谈最为常用。进行定性研究访谈的首要条件是研究者对引出访谈的话题要有充分的准备,使答问人可以“用他自己的话”或基于他自己的前提来回答问题。访谈不是日常会话中的自然语句交流,而是询问的一种形式。研究者(访谈者)需要针对接受访谈对象对问题的回答进行追问,以探讨访谈对象所使用的单个的概念,探索对象的答案的背景,并尽可能地深人了解对象陈述的意义。研究者倾听并尊重研究对象所给出的信息。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伦理和道德的问题。

2.优点与要求

优点是有可能深入到主题或问题。访谈法要求研究者应能够创造一个安全、信任和率直的氛围。一对一访谈法比较费时,每一位研究对象的访谈时间通常为15~40分钟。一对一访谈法的优点是当研究者具备良好素养和自身投入时,其理论知识和对现实的态度可以深入洞察被研究的现象。不过,为了获取富含知识的信息,研究者的个性、态度、直觉等都可能在研究过程及结果中引起研究者偏倚。定性访谈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一直受到某些学者的挑战。

3.访谈的准备

访谈指南的制定须列出主题、关键词及问题。由多个问题按照顺序排列就形成访谈提纲。当阐述主题、关键词和(或)问题时,重要的是将它们与研究者要访谈的题目联系起来。需要考虑访谈对象对有关主题知识了解的程度和种类,以及如何应用该知识推动访谈的进行。有时形成包含主题的思路图(Mind map)来帮助理解。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是列出访谈提纲。访谈提纲一般由5~10个问题构成。问题的排列顺序非常重要,通常由经验、经历、常识开始,过渡到态度、看法、原因、意见和建议等更难以回答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紧密围绕主题,不能过于分散。访谈提纲的顺序可以是先有问题,之后将问题排列;也可以是先有几个大的构思,再在里面补充具体问题。这可以根据研究者个人思维习惯来选择。

4.提供给受访者有关选择访谈的信息

选定的受访者应收到一封介绍信,包含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实施机构的描述、研究者的背景、访谈的重点,以及受访对象为何被选择参加访谈等方面的简要介绍;以及访谈将在何时、何地进行,访谈的持续时间,寻求参与研究的知情同意信息,受访者任何时间退出研究的可能性,信任以及受访者参与研究的可能后果。

5.访谈的实施

访谈分为3个阶段:介绍阶段、主要阶段和结局阶段。介绍阶段主要是建立联系和信任。研究者简单复述他是谁、访谈的目的和程序,以及为什么选择受访者。需采用匿名的方式确保受访者的利益,确定公布来自访谈资料的条件。可以向受访者分发思路图或仅提供大标题的访谈指南。访谈前需要对录音器材(如录音笔)或录音软件进行测试。

在访谈的主要阶段,访谈者按照访谈指南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这包括引导性的问题、追访的问题、探索性的问题、针对受访者对所讲事件反映的问题,像“你对你所描述的情况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你如何评价该事件”“你从何处得到该信息”;间接问题比如询问受访者认为其他人会对指定的现象做何考虑,尤其是当你在处理禁忌问题时特别有效;针对受访者讲述故事的叙述性问题、确认性问题(如访谈者跟受访者核实理解的正确性)、概括和解释性的问题。访谈者有责任在访谈过程中组织访谈议程、为受访者提供思考和准备回答的时间,允许保持沉默,访谈者有时的角色类似于起到一个积极的听众作用。在访的最后阶段,研究者有责任从伦理上可接受的方式结束访谈。访谈的结束是由研究者提出并且以礼貌而合理的方式实现。若需要对被访者进行后续的二次或多次访谈,研究者需要在这个时候对受访者进行告知,并需要向被访者提供下一次谈的有关内容,并询问受访者期望从研究者处得到何种反馈。

6.资料处理

为了整理从访谈中收集的信息,研究者需要对信息加以处理。该过程包括许多工作步骤。

1)为了评价录音的技术质量,访谈的录音需要重新听一遍,从而决定是否整个录音带或仅部分录音需要抄录成文字。

2)选择录音(通常是全部)转录成文字,转录的内容需要使用最初的录音仔细核对以保证可靠性。

3)编码(Code)。实际上在此阶段,分析就已经开始了。编码可以根据研究者的理念、习惯进行,也可以按照研究组内部形成的规范进行。通常,在多位访谈员共同实施的大型访谈性研究中,采用第二种方式。但对于由一位访谈员完成的访谈,则采用第一种方式。编码的形成可以来自于受访者原话中的字、词、词组、短语,甚至是短句,也可以是编码人根据被访者的话,总结归纳的点。多个相关的编码,经过归纳总结后会形成一个主题(Theme),多个相关的主题可以归纳成为领域(Domain)。编码及后续的分析可以采用专用软件来进行,如Nvivo、ATLAS等,但也可以应用日常文档、数据处理的基本软件来实现。

(三)焦点组访谈法

1.定义

焦点组访谈法(Focus group interview)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8~12个参与者进行渐进的、引导式的访谈。访谈通常持续2~3小时,由调解人(Moderator)或引导者(Facilitator)主持会议。主持人的身份并不是作为一般访谈者,而是协调和鼓励小组成员发言,互相交流和影响。通常,访谈的过程要进行录音或录像。

2.优点和局限

1)优点:焦点组访谈法的主要优点是它能够提供详细的信息,并且从多个参与者中获得比单个访谈更丰富的信息。其原因在于小组中各参与者之间受到启发和相互影响,可能会唤起他们平时不会出现的想法和见解。该法的第二个优点是访谈和观察可以互相结合。主持人可以将参加访谈者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观察作为对言语回答的补充,这有时可能比言语回答更“真实”。第三个优点是对相同数量的人群,焦点组访谈法可能比进行个体访谈更有时间效率。

另外,焦点组访谈法能够间接为参与者提供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为了进行焦点组访谈,主持人首先需要通过学习和练习积累制订和执行访谈研究计划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其次必须有与参加访谈者相关的背景知识,能胜任主持人的角色;还需要有激发集体能动性的技巧。

2)局限:与个体访谈相比,焦点组访谈时要增加重要的问题或题目的数量是困难的;另一个缺点是一些较为敏感的问题或禁忌的问题几乎不能在集体中公开讨论。

3.焦点组访谈的准备步骤

1)主持人的选择:选择合适的主持人是十分重要的。主持人需要具备相关的集体领导的能力,同时他本人也可以是研究小组的成员之一。主持人可在研究小组以外寻找,例如具有所需背景知识和经验的访谈专业人士。

2)构建访谈指南:指南中应当明确主要的访谈问题(通常为4~8个问题),但有时也需添加探索性的问题。为了不妨碍小组内部公开的交流和互相影响,正常情况下以最重要的问题和最不受限制的问题开始是最适宜的。主持者应了解并熟记访谈指南,而不应当在访谈期间进行反复阅读。

3)征募参加访谈者:征募什么样的参加访谈者首先取决于研究的问题。参加者可以是同一职业的人,也可以是在同一机构或同一地域的人,但他们也可以是随机样本人群。选择参加访谈者的一般性原则是参加访谈者具备能够参与研究问题的相互讨论的背景知识和能力。如果小组中构成人员的异质性太大,则可能使得他们之间的谈话无法正常继续。如果小组成员的同质性很高,则集体讨论可能会太琐碎而不能揭示一些潜在的问题。

4)访谈地点的选择和安排:焦点组访谈的地点通常选择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但是应当注意不要只选择某类特殊的参与者所主导的环境,例如,当有患者、医生和护士作为参与者的访谈,将会议室设在医院就可能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样的一种场合会显示出医学的权威,而影响患者正常地表达其观点。在访谈时应该提供一些饮料和点心来慰劳参与者。也可以考虑给参与者适当的补偿或报酬。补偿的种类和多少完全取决于参与者的身份以及当地的文化习惯,比如纪念品、日用品、食物或一定数量的资金补助等。

5)向参加访谈者提供的信息:访谈会议开始前应以书面形式向参加者提供访谈信息,当会议开始时应口头介绍,重复书面的信息。提供的信息应当包括:研究计划的目的、焦点组访谈的特定目的、以后结果公开的方法,如果公开结果,参与者是否匿名,其身份如何得到保护,参与者签署完全自愿参与的声明。

4.实施焦点组访谈

焦点组访谈需要由一位主持人(访谈员)与2~3位辅助研究人员共同实施。被访者通常为5~15人。圆桌会议室往往是最合适的场所,摄影机或录音机应放置妥当并检查可以正常使用。首先主持人要重复宣读发放给受访者的书面知情同意和其他必要信息,并询问是否有任何疑问。接下来应陈述焦点组访谈的目的和内容,之后正式开始介绍各位受访者和主持者。由主持人介绍第一个主要问题而开始正式访谈。如果没有人主动发言,主持人可以建议按桌子座位的顺序轮流发言。为了获得集中的效果和相互激发的影响,根据问题可使用多种工具,如一个简短的问卷、一个模型、一段视频片子等。提出所探讨的问题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继续式”的问题,主持人通过诸如点头表示认真听到并正在认真思考参与者的观点。

2)细节导向的问题,要求参与者做出更加详细的说明。

3)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阐述,要求举例说明。

4)澄清问题。

5)对比问题,以促使更为详尽的回答。 23Ya0iqxFLjAnfidWhWH6KDYhgASDGg2JcubjOK+K8wuwubaaQOL1OMk5FfJUWw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