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拓展经典理论
——运用索罗门(Salmon)定律一次性根治肛周脓肿的临床对照研究

李师

肛周脓肿起病急骤,疼痛剧烈,需急诊手术。切开引流术为常用术式,但有95%以上术后形成肛瘘,需二次手术,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切开挂线术,术后复发率低、疗程短,较切开引流术疗程明显缩短,在临床上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多是临床医生根据经验判断进行手术,缺乏被普遍认可的理论学说支持,所以一次性切开挂线根治肛周脓肿的术式一直存在争议。肛周脓肿手术成败的关键在于寻找原发内口,完全彻底地清除感染的肛隐窝、肛腺和肛腺导管,就能防止脓肿的复发以及脓腔的假性愈合,达到一次性根治的目的。

索罗门(Salmon)定律应用于肛瘘,为国内外临床医生普遍认可。笔者根据肛门解剖学特点、专科检查结合现代的彩超技术,拓展了索罗门(Salmon)定律,应用于肛周脓肿,指导肛周脓肿一次根治术,并与目前临床常用切开引流术方法进行对照,对辽宁省肛肠医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的112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1 诊断依据:

(1)症状:患者感觉肛门疼痛,甚至影响坐卧及活动,重者伴有发热恶寒。也有的患者肛门疼痛不明显而表现为肛门坠胀、小便不利等。

(2)体征:检查可见肛门局部红肿,触压疼痛,或有溃口溢脓,肛内指诊也常于内口部位扪及压痛或凹陷硬结。肛镜检查可见内口部的肛窦充血、肿胀,有时稍加按压即有脓液溢出。

(3)辅助检查:X线、B超、实验室检查等。

在确诊为肛周脓肿后,应进一步查明脓肿的类型,即脓肿所在的腔隙、位置,与肛门腺及肛门括约肌的关系,脓肿为特异性感染还是非特异性感染,引起肛周脓肿的可能病原菌。所有病例均排除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外伤等所致的特发性脓肿。

病例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4~70岁。③急性期是指发病在3周之内。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心、肝、肾、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肿瘤等。②过敏体质、病情危笃或疾病的晚期患者。③不合作者,如不愿意接受研究措施或因患有精神病未能合作者。

1.4 临床操作方法:

(1)观察组:一次性根治切开挂线术组手术方案。“拓展索罗门(Salmon)定律”应用于肛周脓肿,指导肛周脓肿一次根治术,通过彩超、指诊等专科检查确定脓肿范围,以脓肿波动最明显处或者彩超定位脓腔中心位置在臀部的垂直投影,假想为将形成肛瘘的外口位置,再根据索罗门(Salmon)定律寻找内口,即经过肛门两侧坐骨结节画一横线,如外口在横线前方,距肛门5cm内,则内口在齿线上与外口相对应;如外口在距肛门5cm外或在横线的后方,则内口多在肛管后部齿线处。

在以上各种脓肿切开引流完成后,在拓展索罗门(Salmon)定律的指导下,术者左手食指放入肛内协助,右手持球头探针沿切口轻轻探入,在相应的齿线附近探查原发感染内口。术者以食指伸入肛内作引导,另一手持探针经脓腔寻找内口。如内口已溃破,探针可顺利引出;如内口寻找困难,可在针指间最薄弱处穿出。引入橡皮筋。将切口与肛门间皮肤切开,橡皮筋松紧适度后结扎,同时结扎原发内口两侧肛腺组织。填塞无痛生肌散凡士林纱条引流,塔形敷料压迫,丁字带外固定。

(2)对照组:给予切开引流术。手术方案: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简化骶管麻醉。在皮肤波动最明显或触痛最明显处,彩超定位脓腔中心位置在臀部的垂直投影处按各类脓肿以不同切口。切开脓腔,排出脓液,分离脓腔纤维隔,彻底清除坏死组织,脓腔经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后填塞无痛生肌散凡士林纱条引流,塔形敷料压迫,丁字带外固定。

术后两组均采用一周内每日换药2~3次,然后视分泌物情况逐渐减少换药次数,但每日便后必须换药。换药后中药坐浴(硝矾洗剂)。

1.5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创口愈合,症状消失,无肛门变形、肛门失禁等。好转:创口基本愈合,症状消失,但术后肛门不全失禁或完全失禁。未愈:创口未愈合,症状未改善,或暂时愈合,数日内又复发。

1.6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0软件。计量资料用U检验,计数资料用 χ 2 检验。

2.结果

观察组112例全部一次性治愈,无肛门变形、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对照组96例,5例一次性治愈,91例术后桥形愈合形成肛瘘,行二次手术治疗后痊愈,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果比较

3.讨论

肛周脓肿起病急骤,疼痛剧烈,需急诊手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指因肛腺感染后,炎症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

肛周脓肿多是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大范围、多间隙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其内口多在直肠环以上,属于复杂性肛周脓肿,其炎症重、脓肿范围进行性增大,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常自行破溃或手术切开引流后形成肛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单纯脓肿切开引流后,因术后脓肿复发或后遗肛瘘者超过90%,故多与行切开引流术后2~3个月形成瘘管后Ⅱ期再行肛瘘手术。再次手术既增加患者的手术痛苦,又加重了经济负担,使治疗过程复杂化。

肛周脓肿约95%的感染源来自肛腺。感染可沿肛腺管进入肛腺,并通过肛腺体的管状分支或沿联合纵肌向上、下、外各个方向扩散到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形成不同部位的脓肿。由于解剖原因,肛管后侧的肛隐窝最容易发炎,经肛门腺导管感染扩散。由于肛门腺导管分布的差异,炎症可波及肛管后浅间隙、肛管后深间隙、直肠后间隙及黏膜下间隙,而形成马蹄形脓肿,脓液向一侧或两侧经括约肌深浅间隙进入坐骨直肠窝形成低位马蹄形脓肿,向上穿过肛提肌进入直肠后间隙,则形成高位复杂性脓肿。彻底清除肛周脓肿的原发感染病灶即感染的肛隐窝(内口)是根治肛周脓肿和防止后遗肛瘘的关键。

本研究拓展索罗门定律认为,通过彩超、指诊等专科确定脓肿范围,以脓肿波动最明显处或者彩超定位脓腔中心位置在臀部的垂直投影,假想为将形成肛瘘的外口位置,再根据索罗门定律寻找内口,即经过肛门两侧坐骨结节画一横线,如外口在横线前方,距肛门5cm内,则内口在齿线上与外口相对应;如外口在距肛门5cm外或在横线的后方,则内口多在肛管后部齿线处。据此可准确判断内口位置和脓肿的走行情况,指导进行肛周脓肿一次根治术。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结合现代检查手段,现拓展索罗门(Salmon)定律,指导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使经典理论现代化,使传统的中医挂线特色疗法科学化。能够得到普遍运用,为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填补了理论上的空白。

中医传统的挂线疗法被公认为具有慢性勒割、异物刺激、引流和标志四大作用。目前已成为治疗高位肛瘘、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主要治疗手段,将挂线疗法应用于肛周脓肿的治疗是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延伸,应用挂线疗法一次性手术根治肛周脓肿,挂线的慢性勒割、异物刺激作用可在缓慢切开组织的同时,底部组织生长。肌肉断端粘连固定,避免了一次性切开,肛门括约肌受损所致的肛门失禁等后遗症。这是挂线疗法治疗肛瘘的主要理论依据而在肛门脓肿的治疗中应用,挂线疗法则亦强调挂线的引流作用可使脓腔渗出顺线流出。并可使创面从基底部愈合。外部位置无法过早闭合。故国外学者将挂线称为“泄液线”。早期的引流、后期的慢性切割、异物刺激使组织从基底部生长,维护肛门正常括约功能。是挂线疗法应用于肛周脓肿的治疗的依据所在。一期切开挂线根治术,坚持“一次性根治理念”。诊断明确,处理方法得当,治疗肛周脓肿由于术中同时处理了感染的内口,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以一次性根治,绝大多数患者因不后遗肛瘘,避免了再次手术的痛苦,缩短了疗程,且无炎症扩散、术后出血及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证实,能免除再次手术的痛苦和缩短疗程,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临床疗效满意。 PnZHtV79HjuR3zRCeQALL0pMqKKQwcO3/mVaR4eWv27y9i0e3pO4+uabnBNfDXX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