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似是而非

爱默生的两篇散文《补偿》和《圆》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运用似是而非的语言。比如,在《补偿》中,爱默生将两种不同观点放在一个句子中:“满即为损,损既是满。” [11] 爱默生在《圆》中说,“一个人的公正是另一个人的不公;一个人的美是另一个人的丑;一个人的智慧是另一个人的愚蠢。” [12] 似是而非也是老子语言特征。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说:“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13] 在第五十八章中,老子又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4] 爱默生与老子的似是而非的语言充满着智慧,透露着深奥的思想,展示着自由的心灵姿态。要了解他们二人的隽语,势必先深切透视其思想根源。

根据《韦氏国际英语词典》:似是而非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把一个事理的传统观点和价值与相反对立的观点和价值并置一处;它指看上去矛盾、不符合逻辑,实际上可能隐含了真实性的说法。 [15] 爱默生与老子的作品最初给人的印象是困惑,然而,这是二人刻意所为,目的是让读者放弃逻辑思维,取而代之以直觉思维。因此,似是而非的语言就产生了阅读的内在张力,即读者在困惑与探寻之间的张力。读者时刻意识到语言之间没有连贯性,跳跃式地表达事物。爱默生与老子运用似是而非的语言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困惑、找寻、再思索。

究竟是什么思想使爱默生发展了一套似是而非的矛盾论呢?

林语堂认为,爱默生的散文《圆》与老庄有着同样的思想体系——宇宙循环论。

爱默生在《圆》中强调:“自然没有终极,因为终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黑夜之后必有黎明;大洋之下另有深渊。”同样,庄子也说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爱默生又说:“自然无定。宇宙是流动的,变幻的,‘永恒’这个词不过是表示程度大小而已。” 庄子认为,道之深,像大海一样,反复推送,永无止境,运转万物,永不疲乏。 爱默生的宇宙是不朽循环的宇宙;生命呈现交互兴衰现象。用宇宙循环论来检验人类对真理的认识,因为“每个真理的揭示过程蕴含了只能在一定时间内,在圆形轨道上得以实现的真理”。 从宇宙循环论,爱默生发展了一套类似老庄的似是而非的反论。爱默生说:“失之东隅,得之桑榆;有得必有失。”庄子说:“所谓成就是毁,毁就是成。” 爱默生说:“贫穷便是福”“事情越糟越妙”。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如何理解这些似是而非的反论?

爱默生认为自然万物不可避免地被双重性平分为两半,因而每一事物都意味着与其相配的另一半的存在,二者合并才是完整的。这是自然的“无所不在”法则。站在认识的更高境界看问题始终看到的是两方面,而不是一面。爱默生的“得”是指财富的增多,“失”是指财富的增多会使欲望增大,烦恼增多,因此失去心灵清静和行动上的自由。爱默生的“有得必有失”与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主要是指人品和处境是两重性,老子的“少”是指一个人不自以为是、谦虚,“得”是指得到别人的肯定。一个人所求甚少,重视内在修养,反而能实现自己价值。反之,一个人不重视修养,要求很多,则会困惑。爱默生所说的“贫穷便是福”“事情越糟越妙”与老子的“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倚”也是把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观放在一起形成矛盾,读上去不可思议,但却隐含着现实中的真理。贫穷通常被视为一件坏事,但是贫穷会激励人改变处境。例如,爱默生认为美国文学界在美国建国初期遇到的是创作题材和手法上的匮缺,是一种贫穷,爱默生将它视为美国文学复兴的契机,在这个意义上,贫穷便是福。

此外,爱默生的似是而非反论代表着统一与差异的相对关系。他说:“一个人的公正是另一个人的不公;一个人的美是另一个人的丑;一个人的智慧是另一个人的愚蠢。” 由于审美观不同,评价的标准不同,就会有差异。追问爱默生这个反论的意图是什么?他强调的就是价值判断的差异,美与丑、智慧与愚蠢的差异说明:统一建立在多元和差异的基础上,没有差异就没有统一。强调差异实际上是强调变化。爱默生强调变化是永恒的,即便是价值观也应顺应时代的变化而有所调整。爱默生说:“一切都在更新、生长和跳跃。为什么要在新的时间里引进破烂和遗物呢?自然界憎恶陈腐。”

老子用美丑为例,来说明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里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16] 老子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相对的,所以才有彼此分辩。彼此以对方为对象来说明自己。从道的高度来看,“彼此”相对应,相互说明。强调一方,言语就有了偏见,就背离了自然大道,这对社会安定和个人的福祉都不利。老子从万物相互关联、相互对立来告诫统治者,在强调社会同一性时,应以保持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

爱默生与老子虽然都爱用反论,两人都用自然循环变化来反对社会的限制,但是爱默生强调用试验和创新来代替保守和惰性,老子强调生命的完整性,用顺应自然来反对人为的限制。

似是非而的修辞功能是什么呢?

爱默生和老子都刻意使用似是非而的语言,其目的是制造理解上的困难,产生矛盾与困惑感。反过来,阅读时遇到极大困惑与挫折感又能激发换种思维看问题。当一个读者用心思考那些似是而非的话语,他有时候觉得它们好像能够被理解,尔后,转念一想,原先的答案不符合逻辑,之后,所有的答案都试过以后仍然没有结论。此时,读者陷入一种僵局,用任何常规的思维方法都无法打破这种僵局。解释无效,语言丧失功能。然而,这正是似是而非的语言所要制造的效果。 [17]

简而言之,似是而非的语言具有解决认识论问题的功能。首先,似是而非违背了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形而上学基本的逻辑原则——语言没有矛盾。没有矛盾的原则在有效的辩论中排除了可变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然而,宇宙万物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逻辑语言并不能描述这种过程和变化。所以,刻意选择似是而非的语言能够弥补逻辑语言的不足。用老子的话说,正言若反——适当的表达就是运用似是而非的语言。其次,似是而非的语言把读者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不再仅仅依赖概念和逻辑推理进行认知,而是通过并置相反的观点,形成不确定的似是而非的状况,刻意制造概念的混乱和意义的差异,使读者用直觉进行认知。因此,运用似是而非的语言挑战了读者认知活动中那些未受质疑的观点,从而使他们从固定概念和传统教条中解放出来。 9lZW9NAMfyNX2doEYFEoXQCgAUkccgfjQHqjupaEQFmxdCcQYUASdhku0THuDxz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