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2 OPPT模型,战略落地的工具

4P+C模型是构建供应链战略的底层逻辑,或者说落脚点。那么如何让战略落地,化为企业的具体行动呢?我的总结就是OPPT模型,即组织(organization)保障、流程(process)保障、人员(people)保障和技术(technology)保障。

在后文中,我会逐一阐述如何构建有竞争力的供应链组织、如何优化端到端的流程、如何提升人员技能和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让战略落地。

面向2035智能时代,领先企业都在做数字化转型,咨询公司德勤有一个论断:技术不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战略才是关键。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技术不是障碍,观念才是。

我们到饭店吃饭,会发现“点餐”这个动作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给供应链带来的变化。传统点餐,服务员拿一个本子,把顾客点的菜记在点餐单上。后来一些餐厅做了一个列表,由顾客自行在旁边画钩。现在则扫码点餐、结账,还可以点评。

这个小小的改变,不仅省了人工,还加快了上菜速度,并且还能避免上错菜,改善了消费者体验。大的餐饮连锁公司还可以通过记录消费者行为,形成大数据,成为中央厨房开发产品、改善供应链的重要依据。近几年给餐饮食品行业做培训和咨询,我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餐饮业也是制造业,未来一切行业都是制造业

如果我们有能力让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做些改变,提升效率或做些创新,让客户有很好的体验,就可以创造出差异化竞争优势。尤其是当下,很多中国企业已经由追赶变成引领,很多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的头部企业,此时,必须进行创新。

我对创新创业型企业做过一些研究,发现它们都在供应链方面做了一些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后来者居上;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引领。例如,餐饮行业就是通过供应链创新不断成长迭代的。它先通过冷冻和防腐技术延长食品保质期,将食品送达四面八方。再通过中央厨房的标准化降低成本,将食品配送到各个店面标准化运营。现在通过冷藏和保鲜技术保证新鲜,缩短保质期,以最快速度送达目的地,并用数字化技术全程记录,监控质量。

案例
冰箱大小,是由用户习惯决定的

美国人过去大都习惯于一周采购一次食品,放入大冰箱中,以冷冻品为主。沃尔玛正是根据这个市场需求每300公里建造一个交叉配送(cross docking)中心,每7天周转一次。

但是,后来者亚马逊针对会员实施48小时送达业务,导致美国人开始适应生鲜农产品的网络购买模式,小冰箱得以普及,这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2019年,亚马逊营业额只有沃尔玛的20%,但是其市值已经超过了沃尔玛。2015年10月,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曾放狂言,要让世界500强之首沃尔玛关门。后来,沃尔玛关闭了269家门店,一定程度上贝佐斯的豪言实现了,亚马逊利用信息流打败了沃尔玛。

华为在其发布的《智能世界2030》中预测,到2030年,每万名制造业员工将与390个机器人共同工作,有100万家企业会建设自己的5G专用网络(含虚拟专网)。

作为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顾问,我参与了广联达2022年《建筑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的编写。广联达对数字化供应链的价值做了调研分析(见图1-2)。

图1-2 数字化供应链的价值

资料来源:广联达《建筑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畅想未来智能世界,人们无须再排队等候,无须再从事单调乏味的工作,任何商品和服务都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即时送达。将用工业化的方式解决农业问题,打造不受气候和土地资源影响的农场,用数据换产量,解决全球饥饿问题。“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将充分发挥发电侧、负荷侧的调节能力,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全链路数字化的能源互联网,将系统性地减少碳排放,让绿色能源更加智能。区块链、数字水印、隐私增强等技术,为数字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坚实基础。

未来还将更深入地融合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云网协同、安全可信。协作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数字员工等新型生产力将进入千行万业。新生产力将重塑生产模式和交易模式,提升生产韧性,提高供应链韧性。

智能化将促进“组织之间高效协同,供需之间精准对接”,实现交付“快”并且“柔”。

面向2035,大家都明白了数字化对企业的价值,都想实现数字化转型。但是,如何转型,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这些必须首先搞清楚,这就是供应链战略。

供应链战略必须从0到1,实现从无到有。如果错失时代发展赋予的这个机会,那么柯达、诺基亚就是前车之鉴。先行者获胜,亦步亦趋者苟活,落后者则被淘汰。

自我诊断

1.供应链部门是否知道客户将来的需求,并把它转化为对供应商的需求?

2.跨部门沟通是否容易达成共识并统一行动?

3.是否库存很高,但想要的东西没有,不想要的东西却很多?

4.是否分析过竞争对手的供应链,并做对标分析?

5.是否对供应市场做过调研,并进行品类管理?

6.是否制定了供应链风险管理机制?

7.是否有供应链战略,并与经营目标相结合?

8.是否清晰了解技术趋势,并有供应链创新激励机制?

9.供应商是否不会有送错货等“简单错误重复犯”的情况?

10.是否组织过供应链知识系列培训?

11.在应对客户紧急需求、小批量多品种方面,是否有相应举措?

如果超过半数回答“否”,请马上组织制定供应链战略,因为你的企业供应链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尽管你自己可能还没有感觉。 YcglRtd3QkEBwkY48K6C6xz6FYu9izWLABj3I7MrC1v0aDRIHS+MRGm+L7ApvCk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