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视角与表达之间的关系

表达只是一种呈现方式,而呈现源于视角。我们的每一句话都以自己的视角为基础,采用不同的视角产生的对话内容也不同。

一、视角是表达的基础

我们的语言如何表述,取决于我们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在一个有效的心理疏导过程中,对方卡住的部分,通常也源于他的视角。我们在对话中拓展对方的视角,本身也会有疗愈作用。

1.视角的要素与维度

当某事发生的时候,我们通常比较急于下结论。好像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习惯性的看法和思维方式。但是,作为一个育人者,用自己习惯的视角和维度去分析一件事情是有风险的,因为我们很可能由于自己的局限而“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我们要修炼自己的内功,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练习自己系统思考的能力。面对学生们在谈论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能着急下结论,而应慢慢梳理出其相关的维度,在自己的心里画出一幅系统的图像来。

比如,马上要到期末了,一个学生心情低落,不想参加任何考试,她向老师提出要休学;同时,她又告诉老师,因为她与父母关系不好,不想让父母知道,她休学后还想要留在宿舍,不回家。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做工作呢?我们的方向在哪里呢?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无论对于她是否休学提出何种建议,效果都不太好。如果能够系统思考,把与此相关的维度或者要素考虑周全,就能够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做出不缺项漏项,进而在最大限度上帮到学生。那么,哪些因素与上述情况相关呢?

(1)关于事件本身。休学请假是属于哪一个部门管理,其核心的相关规定是什么?因为情绪低落而主动提出休学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2)关于学生。学生本人自述情绪低落,以至于无法学习。这个状态本身对学生的侵害性是什么?有哪些风险?

(3)关于学生的人际支持。学生与父母关系不好,是否就不应该告知父母?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好,那么谁在生活中关心与关注她?学生的学业出现困难时,除了休学,还可以寻求哪些帮助?

(4)关于我们的职责权限。作为老师,以上哪些部分是我们的工作范畴,哪些是其他岗位老师的工作范畴?

当我们把这些情况梳理出来时,就可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工作,同时能够协同其他相关部门将学生以更加安全稳妥的方式进行安顿。

2.系统中要素的结构

当我们能够以系统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的时候,会发现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彼此相关,并且随着相关度不同、亲疏远近不同,彼此之间的作用机制也可能会不同。

在日常工作中,那些年资高、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总是显得得心应手,无外乎就是他们更熟悉复杂系统内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知道先从哪里开始,同时开展哪些工作,由谁去处理,如何去处理,关键点在哪里。

例如,某一宿舍内,一个女生发现自己的东西被偷了,价格比较昂贵,她怀疑是宿舍另外一个女生偷的。同时,两个人关系不睦,两年之前也有多次冲突。此前有老师劝解过,但是没有用,而且两个学生都不甚满意,双方都提出来对方应搬离宿舍。

这件事听上去是人际关系的问题,但是可能存在以下要素(见图1)。

(1)法律层面。是否存在偷盗现象?如何处理现实问题?

(2)道德层面。如果无法确认是否偷盗,那么是否存在道德问题?两个人在行为上是否有可以开展工作的部分?

(3)心理层面。两个人是否有心理层面的问题需要处理?两个人各自与其他人的关系如何,与家人的关系如何?她们的人际沟通能力是否有待提高?

(4)管理层面。是否会涉及宿舍管理、违纪处理的工作?

(5)教育层面。可能涉及宿舍的规则的制订、宿舍文化的建设问题,如何通过教育活动增强宿舍人际常识的宣传?

那么以上要素中关系是怎样的呢?

图1 复杂问题要素关系图

在以上的关系图中,也许我们可以看出,心理问题有可能是最初的问题。如果这个最初的问题没有被及时处理,随着机会的一次次流失,问题的性质可能会演变得越来越严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我们能够在心理疏导的部分解决两个人的心结,可能问题就不会愈发严重。所以如果心理疏导工作可以走在其他工作之前,就会省去很多其他工作。

当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路面对寝室关系冲突这类问题时,就不会急于采用教育或者行政处分等方式去处理,而是带着探索的心态先去处理两个人的情感问题,这样我们的节奏就可以慢下来。

当然,在如何处理两个人关系冲突的层面,也依旧需要用以上方式不断细化两个人关系冲突的线索。以后会涉及处理她们之间关系的具体方式。

二、表达开启对话之门

心理疏导的基石是使对话双方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而表达本身是在邀请这种对话的产生。我们的表达决定了这个邀请是否成功。

很多学生表示,在自己需要的时候,他们选择向哪一位老师求助主要取决于老师平时的为人处事风格。如果他们对老师平时的印象是耐心且公正的,那么他们就更容易信任老师。这就启发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1.表达展示了思维习惯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习惯展示了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惯性的假设。对自己的表达保持警觉,才能发现自己在表达背后的认知。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学生拎着好几份盒饭从食堂出来,也许我们会习惯性地说:“你这么能吃啊,一次吃这么多盒。”可能学生会笑而不语,直接点头走了。我们的问题在询问之初就已经假定他买的所有盒饭都是给自己吃的,但是实际情况也许只是学生自己吃完饭之后,再给别人带几盒。

当然,举这个例子不是说我们说的任何一句话都要对,都要准确,也不是对自己存有太多苛责——它的重点在于,我们要小心,当自己在提问时,也就是在表达这个问题的那一时刻,我们就已经失去了答案,因为我们已经给出假设了。所以,我们的问题很可能会把对话引向一个远离真相的领域。这个原理不但体现在心理疏导工作中,也体现在其他对话环境里。

2.表达呈现了价值观

当一个学生来找老师倾诉,她希望自己的学业更优异,这时候我们也许会有一大堆的例子告诉她如何超越自己。但是,如果多听她讲讲,或者听听其他同学的反馈,也许就会发现,她在班级里的人际关系不是很好,完成小组作业时,很难找到同伴,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或者发现她在家里不太被重视。

那么,她的问题本身可能不是她的困惑,她需要的是更深层问题的解决方案。她也许常常觉得自己是不被喜欢的,所以为了得到别人的欣赏,就要让自己变得优秀,久而久之,越不被别人喜欢,她就越要自己更加优秀。

所以,了解表达与视角的关系,我们不但会更加了解自己,也会更加了解他人。

3.表达在发出暗示性的邀请

一个学生进入老师办公室的时候,如果看到老师的语速很急,言辞很犀利,也许就不太敢求助老师。如果学生看到老师微笑地看着自己,语速很慢,关切地询问自己有什么需要,也许学生就会假设,这个老师可能会有时间听自己说说烦心事。

所以,表达不仅限于语言,也呈现于表情;甚至不仅限于此时此刻的表达,可能还包括老师平时的为人处事方式。

三、对话的结果反馈于视角

我们与对方的沟通过程以及沟通结果,也会拓展我们自己对原本信息的建构、拓展我们的体验和认知,而这些部分会增加我们看问题的角度。

学生的反馈常常给我们惊喜,我们默认的结果有时候并不符合现实。有时候一个学生没有按时提交作业,可能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太过完美。有时候,一个学生干部非常懂事,老师需要他时随叫随到,每一件事情都完成得非常完美,可能是以他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顶着很大的压力为代价才能做到这一点,也许他是不敢说不,不敢违抗老师的命令。有时候学生见了我们总是躲着走,可能不是因为我们面目可憎,而是因为他很担心自己在老师面前表现得不得体。

所以,当我们了解表达与视角的差异之后,就需要高度重视反馈机制,邀请学生给我们一些反馈,或者邀请学生自己谈谈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着急下结论,这样我们就更有可能增加自己的假设。关于具体操作的部分,详见后面关于反馈的技术。 vbYAQsC8gmo7hm8UCC0Tjd8zAwSBq0lvGSULpSc5jJFcOcceRpgwNoG4PJu1hQ1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