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早餐前思考

人类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强化了夜间行为?当然,白天工作是一种常态,一旦涉及知性的行为时,就会被定义为夜间的行为。像“挑灯夜读”这样的说法,在还没有电灯的时代就已经有了,也说明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形成了读书是夜间行为的想法。

于是在不知不觉间,形成了一种堪称是夜晚信仰的意识。现代社会的年轻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早上要狠狠地睡懒觉,学习要到晚上才能开始。如果说自己早上要早起,会被笑话作息像个老年人。

我在很多年前开始意识到,即使是同一个人,早上和晚上思考的事情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再细细一想,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越想便越觉得这个问题十分有趣。

早上醒来,看到昨晚睡前自己写的信时,虽然我还是我,却还是会惊讶于自己为何会写出这般内容。

外文书籍中关于书信的撰写心得,有一点是说感情用事写出的书信,一定要放置一个晚上,第二天重新读一遍再决定是否要寄出去。因为过了一晚再去读自己写的信,很多人都会犹豫要不要直接把信寄走。这也是一种很贴近生活实际的智慧。

而且,不知为何,早上的头脑似乎就是比夜晚的头脑优秀。假设白天忙得晕头转向,有些工作进展得不够顺利。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跟自己说,这可不行,明天早上再说吧。虽然在内心的某个地方,也闪过了“今日事今日毕”的念头,却还是抑制了这种想法进入睡眠。

第二天早上再挑战一次试试,结果呢?昨天把自己急得团团转的问题,到了早上便势如破竹般地一一解决了。昨晚的事情简直就像一场梦。

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只是偶然。或许是因为我也曾是夜晚的信徒吧。后来我开始觉得奇怪,再怎么偶然,这样的亲身经历也太多了。虽为时已晚,但是之前的种种经历让我明白,即使是同一个人,夜晚的自己和早上的自己也是非常不一样的。

日语中有“早餐前”这样一个短语。翻开手边的字典一查,意为“吃早餐前”“这样的事情就是早餐前”=“这种事情早餐前就能搞定,非常简单”(出自《新明解国语辞典》)。虽然现在依然沿用这种说法,但是我有点怀疑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这个意思。

并不是因为事情简单,所以放在早餐前解决即可,而是因为放在早餐前去做,才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地搞定那些不算小的事情,使事情看起来很简单。对此不甚了解的人,就会说成“早餐前”。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只要放到早餐前,就能火速解决。早晨的头脑就是如此高效。

有趣的是,早上的头脑似乎很乐观。前一晚看到自己写的文章,会觉得这个样子是不行的,明天再重新写一次吧,就这样想着进入了梦乡。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在头脑清醒的状态下重新读了一遍后,会觉得也没那么差劲,最终将其定义为一篇好文章。

一时感情用事写出的书信,第二天早上醒来再看一次,即使觉得内容不及格,也不会全盘否定。早上的头脑更为开放,能够大方地认可信中的优点。

因为经历了多次这样的事情,于是我把自己的生活作息从夜晚型切换成了清晨型。这是我在四十岁左右做出的改变,这个年纪还不算大,而大部分老人都会切换成清晨型的作息模式。我也听说很多人虽然是非常资深的夜晚型生活者,但也表示如果不在早上开工,会感觉工作开展不下去。

早上的工作是自然状态下的工作。正因为是早餐前的事情,所以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到了夜晚,开着灯熬夜做事情是违反自然状态的。

很多人往往会仗着自己年轻,洋洋得意,反其道而行之。不过,他们也具备这样的体力。等到年岁渐长,就不能再违背自然规律了。所以很多人会开始苦恼自己一到早上就睡不着了。

因此,我在还没有完全步入老年人行列时,就模仿老人家的作息,将一直以来在晚上做的事情转移到了早上。不过我也没能起那么早。慢悠悠地起床以后,也就没什么心思在早餐前工作了。看来不想一个对策是不行的。

虽然我做不到早起,但是我也想在吃早餐前尽可能地将能解决的事情解决掉。要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

不吃早餐就可以了。

如果早上八点起床,到了八点半开始吃早餐,那么想在早餐前工作就是天方夜谭。如果不吃早餐,八点起床以后就可以立刻投入工作,并不是说不吃早餐,而是将早餐时间推后。更合适的说法是早午餐。这绝非异常的事情,因为叫作brunch(推迟早餐时间,与午餐合并到一起进餐)的词语早就存在了。

这样一来,中午以前的时间都可以称为早餐前的时间,将在这个时间段完成的事情都称为“早餐前”是再合适不过的说法了。

总体上来说,进食以后马上思考是不好的。为了促进消化,脑部的血液流动会变慢,头脑会处于放空状态。这是理所当然的生理现象,所以学生在下午的课堂上打瞌睡,也是他们身体健康的一种表现。在这一时间段内让他们去学习,这本身就是错误的。

据说,训练猛兽的时间必须是它们处于空腹状态时。如果处于饱腹状态,那么无论做什么都无法使它们活动起来。动物比人类更加遵循自然规律。人类会驱动意志来勉强自己,即使非常困倦也能使自己不陷入睡眠。

虽然偶尔有必要保持这种状态,但经常这样是不可行的。进餐以后,就应当悠闲地休息一下,相应地,吃饭前就应该集中所有精力工作,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午餐前的所有时间称为“早餐前”。即使八点起床,也能有四小时的工作时间。然后就在这段时间内,尽力完成这一天的所有工作。

我坚持这样的工作状态将近二十年了。

在这一过程中,我还想到了另一个方法。悠闲地吃过早午餐以后,可以稍稍小憩一下。如果要外出办事就不能小憩了,但是如果可以自己随意支配一整天,我就会选择小憩。这时候的小憩并不是和衣而睡,而是盖好被子认认真真地睡觉。

一觉醒来,不知现在几点了,只觉得今天早上真是睡了一个大懒觉……像这样有一瞬间甚至将午后误以为早上,这往往说明睡眠很有效。这样一来,就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早上”。

完成了洗脸、刷牙这些早晨的仪式以后,无论太阳升到了什么地方,对我来说都是崭新的一天。

但是我不会吃“早餐”。到了黄昏,我再享用“早晚饭”。至此的时间就都属于早餐前的时间。也就是说,我在一天内拥有了两次早餐前的时间,相当于一天变成了两天。实际上,通过这种方法,在下午三点或三点半到晚上六七点之间,头脑会运转得非常高效。

很多人会觉得思考事情的时候不需要选择时间,但大家也都明白进餐后马上用脑并不好,而且身体疲惫时也不适合思考。

这样一来,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睡一觉使疲劳得到消除,且处于空腹状态的早上是一天之中最好的时间了。那么要怎样做,才能延长早餐前的时间呢? it9fNhdfcM7ufaQ+v7W7qUQhCWm1aUKlPGppg+LP7PjKHgPLj2/FR5UYUvYyDUB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