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被动的学习

细细想来,学校会沦为滑翔机的训练场,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吧?那些跨进小学大门的孩子们,并不知道学习是怎么一回事儿。虽然他们怀有对知识的渴求,但并不懂得如何获取知识。

总之,先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正是因为有引导他们的人存在,所以才能行动起来。然而,这不是自发的行为,而是被动的。

我们深知最初始的学习不应是这样,然而当学校成为一种制度,就不再有时间允许每个人抱有自主的学习意愿。上学的年龄是规定好的,尽管到了这个年龄,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好了接受教育的准备。对于站在引导一方的人来说,不统一引导学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被引导的一方在还不明白为何被引导的情况下,就已经稀里糊涂地被牵着鼻子往前走了。

这种被牵引着行动的初始习惯会贯穿学生时期的每一个阶段。只有不断强化,才不至于弱化。不仅如此,等到他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也会一直以为学习就是有人教授以及可以参考的书本。

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进入社会以后,也不一定会成功。即使具备优越的滑翔能力,也无法真正地翱翔,这便是这些学生的真实写照。那些认真听老师话的学生,往往会得到学校的青睐,而对于那些自由随性地选择方向,即使加以引导也不为所动的学生,学校则会将其认定为有缺陷的学生。

在最初,教育并非源于学校。换言之,在还没有学校的时代,教育就已经存在。那时候人们似乎已经意识到,教育不应该是滑翔机式的教育。那些即将接受教育的人,他们所做的思想准备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抱持无论如何都要去做学问的积极心态,教育便不可能成立,因为如果对学问毫无兴趣,是不会被当作教育对象的。

迎接那些虔诚的学习者的教育机构——曾经的私塾或者练功场,是怎样传授知识的呢?

即使是在入门阶段,老师也不会立刻教授学徒知识,甚至拒绝教授知识。对于那些想要学习剑术的年轻人,老师会让他们每天劈柴、打水,有时候甚至会让他们照看小孩。当然,这些年轻人肯定会心生不满:为什么老师不教我练剑?其实,老师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提升学徒们的学习欲望。对于这种技巧,以前的教育者颇有心得,也可以称其为“吝教”。

直到把这些年轻人熬得急不可耐,老师们才终于准备出手。但是,他们不会立刻倾囊相授。对于最核心的地方,他们总是迟迟不教。这种方式看起来有些吝啬,但终将有助于接受教育的一方。这些道理也是他们通过经年累月的实践才获得的。

学习不只是用脑袋去学,还要通过身体来记忆。然而,这些道理往往无法通过语言获得。那些颇有名望的老师虽然参透了这一奥义,但在最开始的时候不会告诉学生。因为一旦这么做了,这一奥义就会瓦解。这跟“富不过三代”似乎有着相同的寓意。

是秘诀就应当保密。即使是再得意的弟子,也要向其隐藏秘诀。于是,弟子不再寄希望于从老师那里获得真传,转而想办法偷取老师的绝技。这就是从前教育的目的所在。对于想学习的人来说,倾囊相授不是明智之举。说到底,秘诀的传授只能针对极少数人。

那些已做好心理准备要偷取老师不会传授的技能的弟子,会逐渐通过自身努力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到了一定时间,他们就能告别滑翔机式的学习阶段,成为飞机型人才,进而获得老师的全部真传。他们一方面承袭了传统的技能和学问,另一方面又能够保留自身的个性,其中的秘诀就蕴含在知识的传承方式中。

前人在这种极其容易流于被动的学习模式中,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取得成功。这就是从滑翔机转变为飞机的智慧。

与之相比,在现在的学校,传授知识的一方过于积极、过于热心,无论什么都倾囊相授。结果,学习者只要乖乖地张开嘴巴,想知道的东西就会自动送上门来。现在的学校正在培养这种依赖心理。讽刺的是,学校越是热心,在传授知识方面越积极,学习者就更加被动,发自真心的教育终究会遭遇失败。

虽然为时已晚,学校也开始反省这种填鸭式教育。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滑翔机式训练的弊端了。填鸭式教育并非不可取,剥夺了学生学习欲望的填鸭式教育才是有害的。只要学习欲望足够强烈,再多的知识也会受到欢迎,学生也会愿意接受填鸭式教育。相反,即便是非常少量的知识,对于那些抱有抵触心理的学习者来说,仍然是在被迫填充知识,以致产生十分反感的情绪。

过去,日本的学校曾举办汉文朗读活动。居然让几个连字都不认得的年幼孩子去阅读四书五经这类难度非常高的古典书籍。说“让他们阅读”其实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只是让他们发出声音来朗读。虽然老师明白汉文的意思,但是对于还在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却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其所云。

在当时的汉文阅读活动中,老师不教授汉文的意思是普遍现象。然而,即使是再年幼的孩子,也不会不在意自己不理解的文字。因为老师不告诉自己汉文的意思,只好先忍着。不知不觉间,就激发出了孩子们对理解汉文内容的渴望。老师不教,反而成了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而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下,老师从一开始就会将汉文意思灌输给学生。在学生开始产生疑惑,也就是引起他们的好奇之前,就已经把东西教给他们了,而且还不仅限于意思解释,连作者的生平事迹,老师们也会事先仔仔细细地告诉学生。比如“宫泽贤治怀有怎样一种信仰”这样的内容,现在的高中生也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的。这种教育模式到底是学生的幸运还是不幸?这不禁让人充满疑虑。学校的老师太过热心,反而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些曾经像小和尚念经一般读着四书五经的孩子,从来没被老师要求过必须了解孔子或是孟子等人物的事迹。

到目前为止,正如笔者反复强调的,现在的学校教育能够让学生具备滑翔的能力,却很难让他们拥有飞行的能力。不仅如此,实际上他们还将滑翔误解为飞翔。只要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分数,大家就会凭此贸然断定这是一位具有飞行能力的学生。

说到思考,我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是数学,也就是对提出的问题给出答案。与阅读文章然后从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行为相比,这看起来是自发的、积极的行为。

笼统地说,获取知识的行为与学校教育中以国语为中心的阅读学习相关,而思考行为则与以数学为中心的学习活动相关。

数学可以培养人的思考能力,但是就给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只是一种被动行为。虽然在问题的框架内学生可以表现得很积极,但是问题来源于他人,并非自己思考出来的。数学问题往往都是已经存在的问题,而自己去创造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很多人都未曾在学校教育中经历过。

古希腊人构筑起了人类历史上最为璀璨耀眼的文化基础,这是因为他们具有卓越的问题创造能力,能够不断提出“为什么”。可以说,古希腊人拥有优越的飞行能力。

文化日趋复杂的时候,自由飞翔就变得愈发困难。学校不断向社会输出滑翔机,导致社会上到处都是滑翔机。对于滑翔机来说,飞机是一个麻烦。现代社会之所以不断地要求创新,是因为这个社会已经省思到,即使拥有的创造性微乎其微,也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持续下去了。然而,大家还没有开始思考真正的创造方法。 g8+lKO8am9NGKhjN/Fv2q29Atmq7h2vZq9ucSbkzlBdOqBAW2WCSj5MWqF2DEny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