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当人们萌生出学习的欲望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学校。这里指的并不是学校里的学生,而是那些已经老大不小的成年人,比如家庭主妇。当孩子渐渐长大,她们也有了自己的时间,便想着再回炉深造一下。于是,很多人再次踏进母校的大门,跟学校商量着能否让自己以旁听生的身份重新坐回教室。虽然很多人都无法将这种想法付诸行动,但有这种想法的大有人在。
不仅仅是家庭主妇会萌生这种念头。当我们想开始接触一种新事物时,首先想到的便是学校。无关年龄与性别,这是大部分人的思维模式。想进入学习状态,首先就要找到一位教授知识的人。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学校会安排好教科书以及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去这里学习知识才是正统的。
不可否认,从某种程度来说,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可以掌握为这个社会所需的一定知识。当今社会,随着对知识有需求的职业日益增多,学校教育日渐受到重视也是必然的。
当今的社会主流认知,可以说带着一种十分强烈的学校信仰。全日本94%的初中生都进入了高中。大家都觉得如果连高中都没毕业的话,也太说不过去了。
然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在教科书和老师的牵引下勉强学习的。虽然一直提倡要自学,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无法独立获取知识。换句话说,他们就像滑翔机一般,无法凭借自身力量凌空飞翔。
远观时,滑翔机与飞机看起来非常相似。两者都能够在空中飞翔,而且滑翔机飞行时不会发出声响,它在空中滑翔的优雅姿态,与飞机相比甚至还略胜一筹。然而,可悲的是,它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飞起来。
学校就是培养滑翔机型人才的训练场,在这里是培养不出飞机型人才的。当滑翔机练习时,如果有带着引擎的飞机混入其中,会非常碍眼、危险。在学校里,按照教师说的去做,紧紧追随教师,表现出顺从谦卑姿态的学生会受到尊重。想随心所欲地飞翔于天际,则是违反规则的行为。因此,学校里的这些滑翔机们会不断受到检查,最终被训练成一个个标准的滑翔机,从学校毕业。
优等生们作为滑翔机是优秀的。一旦跟他们说,“你看起来挺厉害,要不要露一手?”就会让他们感到被动和惶恐。因为作为滑翔机,他们需要接受指导。
即使是滑翔机中称得上一流的学生,往往也要拖到毕业关头,才开始硬着头皮准备毕业论文。写论文这件事,与一直以来的学习有些微不同。本来自由地书写自己喜欢的内容,才是论文的本质,但是滑翔机们却在这个环节变得束手无策。突然被要求做一些突破常规的事情,于他们而言是无所适从的。连那些滑翔机中的佼佼者,也会在这个时候变得慌乱不安。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便会找老师商量。既然从一开始就没有在学习上好好地亲身思考,出现眼下的情况也是情理之中。即使是老师手把手地教,也写不出一篇能称得上论文的文章。于是,很多学生在这时候指责道,自己之所以写不出论文,是因为老师没有认真教过。
然后他们就蜂拥到那些热心照顾学生的老师那里,被老师要求读读这个,看看那个,填鸭式地获取一些观点,最终辛苦地写出一篇滑翔机式的论文。可以说,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就是这么得来的。
换句话说,即使是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写论文这件事情上也会碰壁。对于他们来说,照本宣科是强项,一旦要通过自身的思考获得一个主题,就非常困难。经年累月的滑翔机式的训练,已经让他们习惯了在牵引力的作用下飞翔,久而久之便失去了自我飞翔的能力。
也不是没有例外,但是就一般而言,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越长,凭借自身飞翔的能力就越低。既然作为滑翔机已经飞得很好了,那为什么要成为一架危险的飞机呢?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孩子本身其实是具有创造力的。大部分孩子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成为诗人、小发明家。但是,随着学校教育的深入,他们变得像散文一般,更擅长模仿他人。昔日的艺术家之所以会警惕学校教育,我想并不是单纯出于感性的判断。明明想造出飞机,却在滑翔机学校裹足不前,很明显这是不可行的。
如今在职业棋手中,有人非常鲜明地指出,将小学和中学的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是不科学的。他们认为,在大脑发育最为活跃的时期,强迫孩子在学校里接受滑翔机式的训练毫无助益。
人类既具备滑翔机的能力,也具备飞机的能力。被动地接受知识属于前者,主动地发明、发现事物属于后者。这两种能力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生命体之中。如果完全缺乏滑翔机的能力,那么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无法习得。如果在毫无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凭一己之力去飞翔,就极容易遭遇事故。
现实生活中,很多所谓的优秀者的滑翔机型能力占压倒性优势,飞机型能力则几乎为零,而这些人却被认为具有飞行能力。
学校在培养滑翔机型人才方面是有建树的,但是在培育飞机型人才方面几乎毫无成果。学校教育日趋完善的结果,就是滑翔机式的人越来越多。当大家都成了相似的滑翔机,就会渐渐忘记滑翔机具有的缺陷。每每说到知识素养的时候,就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他们也可以自由翱翔。
我们在欣赏花朵的时候,不会去看那些枝叶。即使看到了枝叶,也不会将视线移向根部,更不会思考“根”本身。总之,我们的视线被花朵吸引,完全顾及不到根茎。
据说,植物展现在地上的可见部分与隐藏在地下的根部,在形状上几乎是一样的,形成了一种对称美。花朵之所以可以绽放,也是因为它拥有地底下庞大的组织。
知识也是人类这棵树上开出的花朵。即使花朵再美丽,一旦剪下来插入花瓶中,也难逃凋零的命运。仅凭这一点就可以明白:不依附于其他而能持久绽放的花朵是不存在的。
明治时代以来,日本的知识分子不断将盛开在欧美的花朵带回国内。他们中有人为花朵做了根部处理,也尝试连根将花移植到国内,不过大部分人只是剪下了带有花朵的枝丫而已。这种方法很难让来自西洋的花朵在日本的土地上同样盛开。因此,不得不说那个时期的翻译文学其实毫无成果。
其实,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应当考虑到花的根部。忽略这一点,想让眼前的花朵绽放无异于天方夜谭。进一步来说,或许一直以来,大家认为这种直接剪下花朵带回国内的方法极其简单,像滑翔机一样的人也被视为珍宝。只要按照命令行动,就能成为知识分子。那些拥有主动性的人反而是个包袱。
虽然滑翔机因为拥有指导者和明确的目标而受到认可,但是要想创造出新的文化,飞机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学校教育在这方面几乎一直是缺失的。一旦试图提升这种能力,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是信息聚集的社会,完全放弃那些滑翔机式的人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在这些滑翔机上搭载引擎?学校和社会都非常有必要思考这个问题。
笔者试图通过此书来思考一下,要想成为兼具滑翔机和飞机能力的人才,应当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
之所以不能再安于滑翔机的现状,是因为在我们身边已经出现了具有卓越的滑翔机能力的电脑。不具备自主飞翔能力的人,将被电脑夺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