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理想主义蜕变史
——《动物庄园》

这本小说讲述的是在英格兰的一个庄园里,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发生、发展及其最后的蜕变。

说到成年人看的一些反乌托邦小说,一定要提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说到乔治·奥威尔,大家还会想起他的另一部反乌托邦作品——《一九八四》。有学者指出,西方文学自《伊索寓言》以来,历代都有以动物为主题的童话和寓言,但对20世纪后期的读者来说,此类作品中没有一个能比《动物庄园》更中肯地道出当今人类的处境了。

《动物庄园》发表于1945年,大家都知道那个时代的背景。这本小说讲述的是在英格兰的一个庄园里,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发生、发展及其最后的变质。小说中有一头年纪很大的猪,名叫老少校。老少校在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要和自己的动物伙伴们分享这样一个理念,即人类剥削动物,动物必须革命。讲述完这个人生体验和信念后不久,老少校就死了。没想到在它死后不久,庄园里的动物们真的发动了一场“动物革命”,把它们的主人赶出了庄园,实现了当家做主,这个农场也改名为“动物庄园”。而且,它们还提出了七条戒律,其中一条是“凡动物一律平等”。

后来,有两头领导过“动物革命”的猪出现了内讧。其中一头猪叫雪球,很有谋略,而且经历了浴血奋战,把想要夺回庄园的主人赶了出去。另外一头猪叫拿破仑,它养了一批非常凶残的狗,最后靠这些狗把雪球驱逐出了庄园。后来,雪球又被描述成一个叛徒,企图做一些不利于这个庄园的事情,这也奠定了拿破仑的领导地位。

在这本小说里,除了属于领导阶层的猪之外,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动物就是马。小说中有关几匹马的描写,也占了不少篇幅。其中有一匹马叫拳击手,它是“动物主义”理念的忠实追随者。它相信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也为自己能够当家做主感到非常光荣。它随时响应领袖的号召,非常勤劳肯干,最后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还被卖到屠马场杀掉。

在“动物庄园”的各种各样的动物里,有一头名叫本杰明的驴非常有趣。它一直对领袖人物的所作所为抱有怀疑态度,但它又一向明哲保身,从来不说出来。即便其他动物问它现在领袖所做的决策是不是和我们之前规定的戒律有冲突之处,它也不会告诉它们。虽然它嘴上不说,但是它心里非常明白。乔治·奥威尔说,其实写这头驴就是在写他自己。他同样具有独立思想,对极权主义有所怀疑,但他又想明哲保身,很多时候并不想把自己觉得不太对的东西说出来。他就在小说中设计了本杰明这样一个角色,用它来影射一批跟他类似的知识分子。

大家觉得既然这本小说是寓言故事,每一个角色都可能会和我们的人类社会有一些相似之处。根据乔治·奥威尔后来的一些访谈、书信等,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小说中影射了当时一系列的国际关系。比如里面有一个隔壁农场的主人,他最后和“动物庄园”里的猪领导层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在同一个房间里喝酒,还一起打牌。也就是说,这些农场主之间虽然会有争议,但他们在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都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样一个农场主似乎是在影射当时西方国家的领导人,比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或者美国总统罗斯福。

这本书里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格言,比如说“凡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原来的戒律只有上半句,当现实生活中出现实际的不平等之后,大家发现写在墙上的这个标语已经变了,被加上“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这样一句话。

(主讲 闾丘露薇)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英国作家、记者、社会评论家。出生于印度,1921年毕业于英国伊顿公学,后在缅甸当警察,还参加过西班牙内战。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以深邃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时代的变迁,并做出超越时代的预言,被誉为“一代人的冷峻良心”。代表作为《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 qmk4Sb5MHR3Azp5nvkIrkCv5MP5l4ZbzIfNwWGuB5bRLRfzk9l4azIS+ItJibRQ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