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性的黑暗面会摧毁文明
——《蝇王》

这本小说描述了荒岛上的一群儿童,他们先是建立了一个比较脆弱的文明世界,后来因为人内心的黑暗面和恐惧,人性中的野蛮和暴力,把这个脆弱的文明彻底摧毁了。

《蝇王》( Lord of the Flies )是一本比较经典的寓言小说。“经典”的意思是说,它距离现在相对遥远一点,但至今大家还觉得它值得一看。《蝇王》由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所作,出版于1954年。这本小说一经出版,就获得了一片赞誉。威廉·戈尔丁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198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他之所以能获奖,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因于他创作的《蝇王》,因为它深刻反映了人性中恶的一面。这本小说描述了荒岛上的一群儿童,他们先是建立了一个比较脆弱的文明世界,后来因为人内心的黑暗面和恐惧,人性中的野蛮和暴力,把这个脆弱的文明彻底摧毁了。

这本小说中有几个人物非常有意思,比如一个叫拉尔夫的男孩,他一开始靠“选举”当上了这群孩子的首领。拉尔夫可以说是一个文明的代表,在作者笔下他被描写成具有真挚、直率这种领袖气质的人,而且他从头到尾都能够保留住人类文明的特性。当然,最后他也免不了被人性的恶、残酷、暴力和野蛮所腐蚀。比如他参与了一次“跳舞”,那其实是一群孩子杀害另一个孩子的集体行为。不过,他在被腐蚀之后会反省,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作者似乎通过这样一个男孩来表现文明是非常脆弱的,但文明却是维系人与动物之间差异的一个最基本的东西。

小说中还有一个叫猪崽子的男孩,他似乎是一个不太讨人喜欢的孩子,但他非常聪明,而且是一个秉持科学、理性的人,所以他一直在担当拉尔夫的军师或者顾问这样的角色。因为他本身没有领袖气质,再加上比较枯燥等个性上的缺陷,使得他不受孩子们欢迎,很多意见没办法被大多数孩子所接受,只能通过拉尔夫的权威来执行。有一种说法是,猪崽子在小说中充当的角色是告诉大家科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虽然科学在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但是因为它太枯燥了,所以并不是那么受欢迎。

小说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也是个孩子,名叫杰克,他可以说是代表了人性中比较黑暗的一面。他是唱诗班的领唱,一开始在这个荒岛上生活的时候,还愿意遵守大家刚刚订立的规则,比如大家应该拿着海螺发言,每个人都有平等发言的权利。渐渐地,他发现要生存就得吃肉,就要去杀野猪,因而学会使用暴力是非常重要的。他要克服自己曾经有的一些恐惧感,比如他第一次杀野猪时就不敢下手,但他后来逐渐感受到暴力给他带来的快感,接下来他就彻底地摧毁了原先大家所认同的规则,依靠自己及其追随者建立了一个崇尚暴力的新秩序。所以我们在这本小说的最后一部分看到,他在追杀由大家用选举的方式选出来的领袖拉尔夫。作者是想以此表现文明的脆弱,以及暴力和野蛮对文明的打击。从人变成一个跟动物没有太大区别的禽兽,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明的丧失。

这本小说为什么叫《蝇王》呢?“蝇王”其实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可以说是“撒旦”的意思,也就是最邪恶的一种东西。很多孩子都说在这个岛上有一个让他们觉得非常害怕的怪兽,但是,其中有一个被他们杀害的孩子说过,所谓怪兽其实是他们自己。这个怪兽在每个孩子的心里,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是他们心里的恐惧感。他们因为恐惧,才会想象出一个巨大的怪兽,由这个怪兽引发的恐惧把他们本来就非常脆弱的文明彻底毁灭了。

这本小说的最后出现了一个成年人,这唯一一个成年人是一位海军军官。因为他的出现,拉尔夫最后才没有遭到杰克的杀害。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场景是,这个成年人看到这些已经变得像野蛮人一样的孩子时很有感触,然后回头看了一眼,而他看到的是远处的一艘军舰,那是成年人正在进行战争。威廉·戈尔丁曾经在英国海军服役过一段时间,他见过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一系列破坏,也见证了人性在战争中从文明走向荒蛮的过程,这一切都在他的书里表现出来了。

(主讲 闾丘露薇)

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1911—1993),英国作家,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自幼爱好文学和写作,1935年从牛津大学毕业后,曾当过临时演员、导演、编剧、教师等。二战期间曾加入英国皇家海军参战,退役后继续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并先后获得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54年,小说《蝇王》出版后获得世界性的声誉,后又创作了《继承者》《黑暗昭昭》《启蒙之旅》等作品。1988年获封爵士。 DxTfYhAsXPYEQM9v8Scob3ByPdRjVjqEPJ70DtAsPbD/vIpATb0M+0BV1P5EAEY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