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找到烦恼的根并终极回归

假如我们接近了最后的归处,也就是我们的循环走到了最高的层级,并且最终可能超越了这个循环,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呢?

那时,我们会看到所有焦虑的最根本的来源。我们能毫无遮蔽地面对最初的焦虑,并且我们有机会去穿越它。从原理上讲,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有机会超越,从而离开循环,停止循环中无望的努力,没有任何焦虑——当然,实际上我自己也做不到。

所有烦恼和焦虑的根是什么呢?我们发现,是“执着于有一个我”。或者说,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有一个独立的、实在的、稳定的“我”。而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一个实体。我们日常所说的“我”,实际上是一种对精神和肉体结合体的一个称呼。而这个结合体实际上是变化的、不独立的,并没有一个“我”的实体——大家可以看出来,我们走到佛家的立场了。或者我们也能联想到庄子——是的,这个理念并非我们的原创,古代哲人早已有之。

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先天的倾向,有一股很大的力量,要坚持“我”的存在。人的所有一切的欲望,从最根本上都是这个力量的化身。但是人又有天赋的智慧,所以人在最深的心灵深处也知道自己坚持的那种“我”是不存在的,或者说真相和自己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这两者的矛盾就带来了基本的、终极的焦虑。这就是所有烦恼的最终根源。如果我们解除了这个烦恼,那么我们就离开了心的循环圈。那时我们会有绝对的快乐,但那种大快乐是现在的我们所不能想象的。那里就是回归的终点,但是我们不必要求自己达到这个终点,我们只要更接近那里就好了。

专栏2-1 借事炼心:回归心理学与阳明心学

一门学说就是看世界的一个视角。

即使是同一个世界,从不同视角去看,看到的也可能是不同的。就像鲁迅说的(他真的这么说的),同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而作为回归心理学的开创者,我看到满世界都是回归循环圈。《红楼梦》当然也是在铺叙回归循环圈而已,不过我这篇文字中偏不先讲红楼梦,我先讲讲王阳明。

从回归心理学的视角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不多不少,刚好就是在讲回归循环圈。王阳明的一生,走的就是一个借事炼心的回归循环。王阳明有焦虑吗?当他临终时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时候,可能并无焦虑。但是在之前,他当然和我们所有人一样,共享着人类最基本的存在焦虑。要想让这种基本的存在焦虑得到缓解,一个人必须给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意义。有了意义,才能让人感到自己没有白白活在世上,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害怕将来的死亡。

王阳明从儒家的传统中找到了意义,又从这个意义之中确定了自己的欲望,那就是“让自己成为圣贤”。那么,如何让自己成为圣贤呢?圣贤和俗人的不同,在于他们有不同的心。圣贤的心是廓然大公的心,是明镜一样清明的良知良能的良心;俗人的心,则是私欲的心,是蝇营狗苟的心。

让自己成为圣贤,就需要通过自我修养,让自己的心一步步接近圣贤的心。但具体怎么做,怎么修养呢?如果没有具体可行的操作性方法,那么仅仅知道圣贤是什么样子的,也没有办法把自己现在的俗人之心修养调整为圣贤之心。心是无形态、无实体的,如果我们只是用自己的主观感觉去判断心的状态,那么就可能误判。如果没有显示实际中的行动,只是用思考和感受来判断,很可能会在心并没有超越的时候,误以为自己已经超越了。比如,一个心理状态不怎么好的人,如果用自己的主观感觉去看自己的心,由于他自己的自大幻想,他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心和圣贤的心一模一样,会觉得自己已经是圣贤之心了,不需要再修了——这种情况,从回归疗法的视角看,就是“守界”(后面会讲到)。我们必须找到能避免这种情况的方法,才能真正地修养自己的心。

是什么方法呢?王阳明给出的策略是借事炼心。心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心的“体”;这样的心遇到事情时会如何表现,这是心的“用”。王阳明给出的方法是,在现实世界中去做一些事情。在做事情的时候,自己的心就会有其表现。这个时候,我们就有机会观察自己的心,并比较自己的心和圣贤的心,看看哪里不同?看到了之后,就可以在这个具体的情景下,以圣贤的心为标尺来修正自己的心。圣贤的心,是良知良能的良心,这个心用在做事情上,也会很自然地发挥出其奇妙的功用,让我们能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样,我们也可以把事情的成败作为我们心修得好不好的一个指标。事情如果该做好却没有做好,那你说自己的心已经是圣贤之心了,也是说不过去的。

这样做,学圣贤就不再是一句空话,而可以有具体的操作。王阳明在自己的人生和行动中运用了这个策略。他不是坐在书斋里空谈心性,而是积极投入生活,去参加考试,去当地方官,去平息叛乱,去应付官场中的各种人……在做所有这些事情的时候,随时观察自己的心,并和圣贤相比较。比如,考试落榜了,看一看自己是不是对此“动心”了,是不是很在意落榜?这和圣贤的心是一样的吗?如此等等。

做事有做事时的策略,也有做事时的行动,做事当然也会有做事的成败结果——这也是一个回归循环圈。也就是说,王阳明同时至少有两个回归循环圈在运行,但这两个循环圈不是并列关系,前一个是以成为圣贤为欲望的自我修养循环圈;后一个是以外在事情成功为欲望的现实成就循环圈。前一个修心的循环圈是核心的,是真正最重要的;后一个循环圈是为了检验修心的效果的,只是前一个循环圈的一个策略。

做事会有成败,所以在做事的循环圈中,我们可以有所检验。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成功,是不是因为我自己的心发挥了良知良能?如果不是,那么这里学习不到什么;如果是,那么我对良知良能也就多了一些体证。失败必定是因为没有能发挥出心的良知良能,那么必定是我和圣贤用心的方式有不同,就可以去找找我的用心错在哪里了,找出来就可以矫正。

做事的同时,可以观察心在这个过程中的状态。在做事的循环圈的欲望环节,观察自己的欲望是什么,是圣贤的那种天下为公的欲望,还是夹杂着自己求出名、求私利、贪享受、求安逸的欲望?事情成功的时候,是不是贪心增加了?事情失败的时候,是不是心里很不满足?私欲来源于自己的什么心,自己所焦虑的是什么?

这些观察到的内容就成了自我修养循环圈中指导自己进行心理调节的素材。有了这些自我了解,就可以知道哪里需要改变,应该向哪个方向改变。在自我修养循环圈中,就可以进行自我矫正的行动了。减少从私心出发,改变为以良知或者公心出发,心就会逐渐“清净”。

是不是做到了让心更清净?可以继续在做事中检验。具体说,就是当做完这个自我修养的矫正行动之后,可以再去做事,看看这一次是不是能做得更好?如果能够做得更好,也许就说明,在自我修养这方面,自己的矫正是有成果的。当然,如果能够做得更好,做事的循环圈也能检验到更大的成功。王阳明的借事炼心就是这样一种避免了空泛之病的方法。

当然,这个方法用起来也不是像我上面所说的那么简单。做事失败,是不是绝对都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够清净,没有发挥出良知良能?也不尽然。孔子是儒家公认的圣人,但是孔子在事功上,也有不成功的经历。所以,做事失败未必一定就是心没有发挥好。做事成功,是不是一定就是因为心的良知良能发挥得好?这更不一定。这个世界上,事功上非常成功的小人、恶人比比皆是,所以用做事来检验我们的心,也不是绝对有效的。我们还需要用自己的内省来辅助,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结论。良知良能发挥得好,但是现实世界中却不成功,这在现实中大势已经强力趋向于不好的方向时,也是可能的。没有发挥好良知良能,但是现实中却成功了,那一定是用了不好的心机,这通过内省是可以看清楚的。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志向是成为一个圣贤,他是不肯做这样的“不良成功者”的。如果一个人宁愿用心机获得成功,那说明他本身也就不是一个想做圣贤的人。

虽然我们未必是儒家的追随者,我们的目标未必是成为圣贤,但只要我们希望能自我修养,希望能让我们的心的状态得到提升,王阳明的这个借事炼心的回归循环方法就是对我们有用的,可以拿来原样照用——以回归心学的名义。当然这看起来像是我抄袭了古人,不过更准确地说,我们中国人或可以说古人本来就是回归心学、回归疗法的先驱,是他们最早创立了回归疗法。 jvZQ/j/iHid1csFE+nx5SnN2O+0FpEIiUzOaAOWRGmmyJvLcoK2P1SstF7DydyV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