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投资热土首选深圳而非越南

历史的演进是极为相似的,国家的发展进程也是有规律的。

2022年的某段时间,市场上疯传越南的外贸出口超过深圳,我确实觉得言过其实。2022年前四个月,越南的进出口总额达2424.3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净增332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1683.7亿美元,增长14.9%(净增218.7亿美元);内资企业740.6亿美元,同比增长18.1%(净增113.4亿美元)。但是这不能说明产业结构就优于深圳,更不可能说是全面优于。随后,有大批文章开始炒作越南成为新一代“世界工厂”,大量的海外资金转投越南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理由无非是因为越南有大批廉价的产业工人。

不过越南有外资进入是真的。2022年4月,美国昆腾国际公司(Quantum Corporation)和越南BB股份公司(BBG Group)与广治省签署了两个大型投资项目的合作协议。其中,燃气产业中心投资总额预计达50亿美元,包括天然气加工厂和液化天然气生产厂、陆上储气库、浮式储气库等分项目,一期预计投资35亿美元;广治综合性港口项目的总投资金额约5亿美元。

我们先用数据说话。

2011年至2021年的10年间,越南整体货物出口总额复合增速高达13.2%,相对应的货物进口总额复合增速高达12.0%,进出口贸易迅速“崛起”。据官方数据显示,越南自中国大陆进口大量原材料,依赖度较高。根据越南海关统计数据,2021年越南自中国大陆进口额约1099亿美元,占整体进口额约三分之一,同比增长30.4%。越南自中国大陆进口的主要货物与整体进口货种结构相近,56%的纺织、皮革材料等(包括纱和布料等)自中国大陆进口;48%的机械设备等自中国大陆进口;42%的电话、手机及零件自中国大陆进口。

越南将原材料/零部件经过加工/组装后,再出口至美国。根据越南海关统计数据,2021年越南至美国出口额约963亿美元,占整体出口额约30%,同比增长24.9%。越南出口至美国的主要货物与整体出口货种结构相近,也与自中国大陆进口的货物结构相对应。2021年越南木材及制品整体出口额约148亿美元,约63%出口至美国;46%的纺织服装出口至美国;42%的机械设备等出口至美国。可见,越南较大比例的原材料依赖自中国进口,后经加工再出口至美国。所以,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只看数据不分析是摸不清楚规律的,我们需要越过现象看本质。

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越南一季度的GDP为2132.796万亿越南盾,约为921.75亿美元;而深圳一季度GDP实现7064.61亿元(按2022年3月末的汇率折算为1109亿美元),相较2021年确实有近两倍差距,有所下滑,但在多重因素下依然算是坚挺了。

我国一直以来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已经被越南奉为圭臬。进口原材料,提升附加值,然后再出口,这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做法非常相似。与我国的差别在于,我国地大物博,原材料丰富,曾经的人力资源也足够廉价,后来重视教育,产业工人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提高,能够全面承接全球订单。随着人们教育的程度提高以及实践出真知被广为接受,我们由中国制造走上了中国创造之路,为产品和服务赋予了更高的价值,能够更好地迎合有更高消费需求的消费者的诉求。互联网发展迅速,这种影响传导到线下,实体产业企业已经很难在年轻人中招聘到合适人选,必然会提高员工工资,以吸引更有竞争力的员工。由此也倒逼着政府引导产业向中高端发展,这样才能覆盖所有成本。

在国内,人口红利因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而变得越来越稀薄。资本逐利,市场化企业也是逐利的,自然就会寻找价廉的劳动力和制造场景,只要计算下来多一点利润,就可以立马搬走工厂,这就是现在大批工厂转战东南亚的逻辑。用脚投票一向都是资本在利益面前的必然选择,不必大惊小怪。同样,我们其实不必纠结于挽回此类资本。放眼长远来看,未来中国的新兴经济不但有逐渐向高科技发展的趋势,还有高附加值产品输出的趋势。

因为电力、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完全匹配制造业的落地,越南即使有大批廉价劳动力,提升了成本优势,也依然面临着发展中国家共存的问题,不太可能像我国一样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因此很难实现长足快速发展。2020年,越南对外负债率高达46%,已经远超过国际公认的20%安全线,现在引入的制造业等产业也按照当时中国“三来一补”的模式复制,资源、客户两头在外,内生循环很难展开。

相比之下,深圳则不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早就如火如荼,并且已经卓有成效。在周边东莞、佛山等制造业基地的支持下,深圳能将相对中低端的制造业产能进行有效转化,形成上下游、高中低端产业平衡的集群化、规模化,这种协同效应能够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减少路途损耗。另外,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内循环转得飞快,消费的欲望刺激了产品的升级。深圳虽然短期内在出口方面受到疫情影响,短暂地出现了下滑,但并不代表新兴经济体会超过中国活力最强的试验区。

话说回来,人力成本、房租成本、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门槛。想发展,能发展,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自然就要学会舍得,有舍才有得。相较而言,某些产业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如就此放弃,去发展更高附加值的行业,留出更大的发展空间给新事物、新业态。一句话,只要就业不滑坡,科技含量上升不动摇,依然是硬道理的发展逻辑。 a9wAijC/VDXj8scAp+XGyOvHL+FQZuRMTaNUBMoHKyOdEmM9XtOrY0lWFV4u6YX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