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语

行动让生命有意义

我们不少人读哲学,是因为对生活产生了困惑,随着所读哲学越来越多,我们似乎忘记了当初的困惑,一头扎进文献里。不管是当代的分析哲学、伦理学,还是古代哲学、科技哲学,都成了一门专业的学问。我们注重清晰的定义、概念分析和逻辑论证,对每个观念进行辩护或加以反驳。我们思考的问题越来越深,越来越细。惊回首,你当前思考的东西还是一开始你困惑的东西吗?《你以为的人生意义就是人生的意义吗?》这本书把我们带回原始的大地、真实的生活。市面上探讨人生意义的哲学普及读物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接近专业的学术讨论著作,从对“意义”的语言分析开始。另一种则是接近大众的励志读物,书中充斥着各种精彩的人生故事。前者失之于专,后者失之于浅。你将读到的这本书在专业著作和大众读物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很多有意思的案例、故事、电影等。作者不仅限于举例,而是从故事入手,系统地分析论理,即以事论理,理在事中矣。

生命的意义可以算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又最容易被哲学学者忽视的问题。任何问题问到最后,都必然问到生命的意义。人天生好奇,爱追问为什么。今天看来,问为什么有两个维度。如果注意到人类的追问能力和背后的推理机制,我们就会得出人的基本能力是因果推断这一结论。程广云教授在一次访谈中谈到什么是哲学问题时也提到了这一点,他说,追问为什么到最后就是哲学问题。比较一下这两类为什么,对我们理解人工智能很有帮助,真正接近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像人一样进行因果推断,还能够回答这种关于为什么的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

哲学家可以做出自己的专业贡献,但要让人生富有意义,就不能只做个哲学家。休谟说:“做个哲学家吧。但在你全部的哲学之中,还是要做一个人。”探究生命的意义这一哲学问题也许是作为一个人的哲学家所做的最有意义的一种探究。在本书中,作者大致分两个部分来讨论生命的意义:首先,介绍生命的起源,以此让人理解生命的意义;其次,作者考虑了若干让生命有意义的方式,以此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关于生命从何而来大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创世说,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包括生命;另一种是自然科学解释,认为人类的生命是经过亿万年的演化而来的。于国人而言,接受生命是演化而来的这一解释几乎不言而喻,但稍加思考,我们就会遇到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发出的质疑:

知识领域里对我的生活意义问题的回答总是:你就是你称为你的生命的那个东西,你是一些微粒的暂时的、偶然的聚合物。这些微粒的相互关系和变化,在你身上产生了你称为生命的东西。这个堆积体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微粒的相互关系将会消失,你称为生命的东西和你的所有问题将会了结……

然而,这个答案不是对问题的回答。我需要知道我生命的意义,但它是一个巨大的粒子这个事实,不仅不给予它意义,而且还摧毁任何可能的意义。

托尔斯泰的质疑在今天看来就是对持有物理主义世界观的人的质疑。物理主义者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是的,一切事物在基本层面都是物理的。今天的我们难以接受灵魂转世、永生、上帝这样一些宗教观念。由于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功,科学观念深入人心,我们不再接受超自然的事物,而是化超越为内在,把神性、宗教性、精神性的元素凝聚在人类精神之中,这似乎就是人类和其他万物的不同。庄子说:“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从物理的视角看,天地万物莫非物理。庄子还有一句:“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如果要深入理解人类的精神世界,我们就要注意到不同的物理事物之间的性质差异,与其他物理事物相比,我们人类拥有突出的能力,能够认识事物,能够创造价值。不仅如此,我们还能认识到,人类的认识和创造能力本身乃是自然过程的产物。由于这些能力大多产生在人类感知周遭世界的层次上,并非物理科学所关心,因此物理科学对种种日常感知现象的解释就无能为力了。所谓万物具有某种精神性,这并非时下的泛心论。天地万物乃至那些微小的不可见的粒子,都因人类的认知而变得有意义。物理学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生命的意义不能从它是巨大的粒子这一事实中得到彰显。毫无疑问,生命建立在巨大的粒子集的基础上,生命一旦成为生命,就有了自主性。生命的意义,就需要在生命的同一层次上得到解释。不管生命为上帝所造,抑或由自然演化而来,只要是一个生命,其就要在世界上有所作为。

正是行动塑造了生命的意义。人类可以采取很多办法赋予生命意义,例如帮助他人、追求崇高、寻求幸福、保持快乐、获得成功、活在当下、解放心灵,将每一天当成人生的最后一天来享受,乃至认识生命本身的无意义,等等。作者列出了一个个塑造生命意义的主张,并引用大量的故事,结合分析论证帮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人当然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不管是舍身饲虎的高僧大德,还是一辈子做好事的雷锋,他们的人生都充满意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意义。当然,帮助他人不是唯一提升生命意义的方式。甚至对某个特定的人来说,他也不能仅仅靠帮助他人获得生命的意义。生命不应顾此失彼,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一个人自己也可以寻求幸福或保持快乐。只有拥有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帮助他人这种利他主义行为才会变得富有意义。一个绝对的利他主义者,也许是石黑一雄笔下的克拉拉,它被程序设定为利他主义的机器人。如果生活中没有偶然、没有可能也没有结束,我们似乎就不会再那样看待生命的意义。幸好小说中的克拉拉并非永生,而是被遗弃在机器人垃圾场了。生命之短暂,为生命赋予了意义,要是克拉拉会永远存活,那么石黑一雄的这部小说就没有必要写了。如果是这样,人类的自私和冷漠就会因为克拉拉的永生而显得微不足道。我想,读者大概明白我的意思,活得更久不能为生命带来更多意义。阿尔贝·加缪在《鼠疫》一书中写道:“世界的秩序是由死亡塑造的。”

书中谈到著名伦理学家伯纳德·威廉姆斯对人生有限性的理解,在《马克罗普洛斯案件》中,威廉姆斯指出,活得太久可能会让人感到“无聊、漠不关心、冷淡”。故事以一个靠某种永生血清活到342岁的女人为中心展开。这个女人最终决定停止使用永生血清。发现真相的人尊重她的意见,并且烧掉了血清的配方。威廉姆斯阐释了这部戏剧的寓意,即人类不适合永生,有限性塑造意义。可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人类的寿命在不断延长,医疗技术及生物制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器官移植、延缓衰老、基因保存、脑机相接乃至意识上传成为可能,人类在不断挑战有限性的边界。如果人类的生物生命可以得到巨大的改变,海德格尔所谓有限性的“此之在”“向死而生”就会受到巨大的挑战。据说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虚拟现实业已发展到非常成熟的阶段了。我们人类已不再仅仅是赤手空拳的人类,种种高新技术增强了人类生命的各个方面——从头到脚;我们的世界也不再仅限于自然世界,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XR(扩展现实)在不断扩充虚拟世界的地盘。这一切都将重塑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作者坦言,他在“本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能够弄清楚人生意义这个问题的各种哲学式思考”。但是“这个问题没有最终的答案”。各种让生命有意义的方式,并不存在一种比另一种更好、更有价值,一种比另一种更正确的标准,因为并不存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来评判人们各自的选择。哲学家诺齐克曾提出著名的经验机器思想实验:想象有一台机器,一旦你进入机器就能得到各种虚拟的真实体验。这台机器可以让你体会最美妙的感觉,但是你一旦进去就不能再出来。请问你愿意进入这样一台经验机器吗?大部分人的选择是不进入。但是,作者提醒我们:“不过,我们应当小心现在不要犯错,把追求真实的愿望当作生命中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的至高价值。比如,如果另一个选择是在‘真实’世界里受到永无止境的折磨,那么我们可能会选择进入虚拟现实机器。如果食物和住处这种最基本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这些渴望肯定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挨饿的人不会把‘书写自己的命运’当成优先事项,而是想要面包。”现实世界中的人们虽然憧憬远方和梦想,但要紧的是有一个不算坏的选择,安稳度过当下。

阅读此书未必能提升你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来自行动。不过,这种思考至少会让你明白,你的行动和你的禀赋、兴趣、意志、机缘乃至梦想彼此交织。你的行动就是生命的展开,意义因此而彰显。读完这本书,最好的回应方式就是去行动。

梅剑华 2021/12/28 晚 CoS9i1TRDu8ZFjBCjWrfQh+hu4WUq6S+X21guOcVIuuvlHMAy5pySB8bb+hg7Vk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