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甜蜜的生活

如果目标导向的人生太过于偏向审美方面,那么纠正这种不平衡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便是同时争取事物和活动的理想状态。想想这个例子,某人认为如果她在法国南部买了大房子,又有丈夫和孩子,那么这个“为什么/因为”式连续问答就结束了。这听起来可能很肤浅,但却说得通。看看上述这个人是如何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行描述的,下面是她可能做出的简化版描述。

● 你为什么要上大学?

◎ 为了拿学位,这样才能找个收入不错的工作。

● 你为什么想要找个收入不错的工作?

◎ 因为我想赚很多钱。

● 但那样就得辛苦工作。为什么这比享受人生更重要呢?

◎ 嗯,不完全是辛苦工作,不管怎么样,我都是在以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

● 为什么?

◎ 因为这样能让我得到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在法国南部有一栋带游泳池的大别墅,一个爱我的丈夫和乖巧的孩子们。

● 为什么你想要这些?

◎ 你没事吧?怎么会有人不想要这些呢?

最后的“为什么”问题虽然并非荒谬,但依然被视为不必要或受了误导。如果提问者认为这种田园生活之美还需要某种论据来支持的话,那他是不是跑题了?在一个还有很多人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的世界里,我们可能会质疑上述生活方式是否合乎道德,但质疑这种生活方式是否令人向往就很奇怪了。毕竟,如果这种生活不值得过,那还有什么值得呢?

此处的重点并不是评价这种生活方式,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两个重要的观点上。第一个观点是,我们之前已经反复看到,我们总在某个时刻必须到达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一个“为什么”问题会碰到“你没事吧?怎么会有人不想要这些呢?”这样的回答。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为什么/因为”式连续问答就会延伸到无限的未来。用事件可以持续的状态来结束这个连续问答,似乎比用一个很快就变成历史的事件来结束更让人满意。

第二个重点甚至更有说服力。在解释自己的人生选择时,这个女人完全是用她后半生的财富和美满家庭这个最终结果来作为证据。因此,这个女人遵循的人生规划的前提就是人生的目的可以不是某种成就,而是一种令人向往并且可持续的状态或生活方式。

接受上述说法后,我们显然就应该认识到那种必须花费多年时间辛苦工作,靠积累财富才能享受的生活方式只是多种令人向往的、可能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有很多人的确期待在“成功”时就能够拥有田园诗般的未来,并将其作为努力的终极目标。这是错误的,而且从根源上讲,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如果我们为之努力的对象本身是有价值的,那么我们现在掌握的许多东西也同样有价值。毕竟,上面说的奢华生活与中等富裕的生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只是程度不同。对大部分人来说,就算用音质更好的高保真音响播放音乐,开捷豹而不是福特,生活品质也不会提升很多。

为了未来目标中的财富与安全感牺牲太多人生乐趣的人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过高地估计了未来生活水平超越现在生活水平的程度。拥有财富可能表明会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但不值得把人生的多年时光都牺牲在这件事上。当涉及人际关系时,这一点就更重要了。心理学家一直强调人际关系对个人幸福来说是很重要的。就生活的满足感来说,为了工作而忽视友谊基本上肯定是不划算的,因为友谊是钱也买不到的东西。很多婚姻和伴侣关系变得紧张,甚至被毁掉,原因之一就是其中一方花费了太多时间在工作上而忽略了感情。

其中的风险不仅在于未来不一定会好到足够证明你过去的付出没有白费,而且未来可能永远都不会来。以未来的目标作为人生目的的其中一大风险就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永远无法确定自己能活到哪一天。大多数人希望活到70岁或更长寿,如果我真的能活那么久,那就相当于把本来只能寄予希望的事当成理所当然的事。

当然,如果我们平衡地考虑未来和现在,就不会有非此即彼的简单观点。比如许多企业家热爱赚钱的过程,他们未必是被未来可能享受的生活激励。确实,就算不再需要赚更多钱,企业家们也会继续辛苦工作,大多数企业家都有这个特点。

不过,无论我们追求的是财富还是未来的成就,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认为,生命的满足感取决于还未发生的事物。等到孩子们长大离开家、房贷还清、得到晋升,不用再这样努力工作,生活就会好起来。菲利普·拉金在他的诗《下一位,请》中很好地表达了这一点:

总是太渴求未来,

我们

养成了等待的坏习惯。

某样事物终究会到来,

每天如此

直到我们说……

这种“等到那时”的观念挡在了我们与现在的生命可以获得的满足之间。

或许,我们陷入“等到那时候”思维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自欺欺人的信念。我们拒绝接受某事物处于自己的掌控中和责任范围内,并且认为该事物依赖外在因素,就像我们的经济状况一样。虽然手头拮据会对个人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但是除非我们穷困潦倒,不然我们是否会因为经济状况感到压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态度。罗马的斯多葛派哲学家和皇帝马可·奥勒留说过(虽然他的话有些夸张):“如果你因为任何外在事物而感受到压力,那么并非是这件事困扰你,而是你自己对于该事物的判断困扰你。你有能力现在就消除这种判断。”

现代心理学也研究了这种情绪。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一再指出,如果我们和更富裕的人比较经济状况,我们的确更惨,但人们就喜欢这么做,忽略所有与我们一样富有或更穷的人。在察觉到这种相对的贫穷后,人们对自己现状的满意程度就会下降。

这种不公平的比较会走上可笑的极端,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的小说《美国精神病人》就讽刺了这一现象。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中,主角帕特里克·贝特曼因为其华尔街同事的名片比自己已经足够漂亮的名片更亮眼,就愤怒到变成杀人魔王。虽然他的钱已经多到花不完,但他完全无法接受他人比自己更富有。我们喜欢比较的东西一般没有影片中主角的那么荒唐,但即便比较的内容不同寻常,其形式却很常见。

然而,为了认识到我们自身反应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接受自己有能力缓解自己的不满。萨特说,我们害怕并试图否定这种自由。我们不愿意探究一切全都由我们自己负责的想法,因为如果这样想,出问题时,我们就无人可怪了。所以,我们宁可自欺欺人,觉得不应该怪自己,而应该怪环境。

我们觉得当所有外界因素都就位时才会快乐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很难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萨特对此也有论述,他将接受存在的“真实性”的需要描述为:“无论我们是否喜欢,世界都是这样。”

当涉及我们想从生命中获得什么,期待什么的时候,这一点非常重要。身处富裕的西方国家的人,一般都希望拥有一位不但是非常好的朋友,也是完美爱人的优质伴侣,物质水平不错的生活,有家教、快乐的孩子,让人奋发向上又令人满足的工作,丰富的社交生活和能逗人开心、有趣且聪明的朋友,以及能经常去国外度假。当然,看一遍这个清单,你就会意识到只有极少数人能拥有这些。但西方中产阶级有个普遍的观念,有时候几乎能算是一种预期,他们认为这一切都能,也几乎是理所当然能实现的。

比如,作家兼记者霍普·埃德尔曼似乎一切如愿:一位好伴侣、一份好工作和一个健康的孩子。但当丈夫建议给家里雇一位保姆时,她吓坏了。“他难道不明白吗?”她解释说,“我从来没有计划过要雇别人来养我的孩子,我计划的是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两个人都成为有全职工作、负责任的父母,在平等的婚姻状态下共同养育一个有家教、跟父母都亲的孩子。”这种不切实际的高期待其实挺普遍的。

为这种荒谬的高期待定下标准后,当人们在任何时刻审视自己的人生时,都会因为自己没有达到标准而感到失望。你的伴侣可能很棒,但不是你梦想的完美爱人或朋友;你的孩子可能不听话,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惹出麻烦;你的工作可能很累人。而出国度假既能让你享受日光浴,也能使你释放很多压力。于是,我们不愿意面对这类不完美的真实世界,反倒想象有朝一日能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为了做到坦诚和连贯,我们必须避免让这些错误发生。如果我们认为未来是没有任何困难和烦恼的,那就错了。我们得认识到好运气是脆弱的,世事也无绝对。但我们是否有勇气坦诚地去接受人生的本来面貌,然后尽情享受人生?或者,我们是否害怕这么做了后就会证明人生是令人失望的? DjOkuNVqRa8ZYMGOdeARrkZ+xzwBn99pyx1Up92LNo7Tt9t1A6nLFC/mqMwTNbm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