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城与人

房子

高逸云

她从大购物袋里翻出灰色睡衣,剪掉标签,放进洗衣机里。洗衣机开始工作后,她开始把书架一层一层擦干净。一伸手,手腕处露出一串灰色香灰瓷手串。她转过身,把戴着手串的手对着阳台。日光下,手串呈现出浅浅的紫色光晕。挺好看的,就当饰品戴吧。她想。一年前她咬牙买下了这处房子——一个老国企的宿舍。房子是老了点,胜在居民人员简单,地段好。在小地方,一套这样的房子价格尚能接受。如果再大一点或者再新一点,她就买不起了。这里离她父母家近,过条马路便到。孩子还小,免不了要父母帮忙照顾。

这套房子只有两个房间。次卧放了一张书桌、一个衣柜、一张沙发床和一台电视,用来写写画画、看电影追剧。主卧放了一大一小两张床,小床带滑梯,带过家家的小卖部套件,带攀爬架。小床的价格是大床的四倍。

房子虽小,但她装修得很用心。客厅设计成了一个开放式书房,满墙做了钢质书架。她花了半个月才把自己的书从父母家搬过来。她喜欢的东西和一些传统的文字有关,这让她挣不到太多的钱,但尚能糊口。她曾在父母的别墅里布置过一个豪华的书房。那是一个朝南的大开间,四周靠着墙壁放满了乌金木书架,中间放了一张乌金木大书桌。她花了很多天,按照古今中外的顺序,把书整理进那些乌金木格子里。然而那些书在暖气的烘烤下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们先是在书架上呈倾斜的姿势,后来发黄、落灰、变脆。路过书柜的人,有的会抽几本下来看,看完也没有放回原位。久而久之,书被打乱了。家里的书还在不停增多,打扫卫生的人会定期收拾一摞送去书房,随意地往书架上一放。不是站着放,而是横着放,让那些书一本叠一本躺在那里。她的孩子出生后,父母的房子住成了四世同堂。家里的东西更是成堆成堆地增多,总有人来来去去、指指点点,书房再也不能当书房用了。而她和她的孩子,早就应该属于另一个小家庭,早就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家了。

可是她要上班,孩子还没上学。就算她下班了,一个人带孩子也实在困难。工作日里他们还是要住在父母家。这套小房子不过是父母那套大房子的补充,是一个外挂书房加游戏空间。她为孩子布置了一面黑板墙、一张游戏桌,地上铺满了小车轨道,好像要尽可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弥补孩子一些什么,其实也是弥补自己一些什么。这是她和孩子的私人空间,是尽情体会和享受小家庭的爱的地方。他们都很喜欢这里。

她在书架上点缀了一些相框,都是合影。她把相框也擦了一遍,孩子对着镜头笑得灿烂,现在他已经比照片上长大不少。

家里全部打扫完以后,她开始把大购物袋里的东西继续往外拿。刷牙杯、牙刷、毛巾、拖鞋、浴巾……不急用的再在网上慢慢买吧。洗衣机正在烘干衣服,她看了一眼时间,拿上车钥匙出门。

一周前他跟她说,拿到了这个城市一家企业的入职通知,如果确定回来,下周就能上岗。

她很吃惊,他之前什么都没告诉她,连回来面试的事都没跟她说。

“拿到入职通知再告诉你也不迟嘛。”他说。

“你早说啊,我们至少买一套三室的房子呀!”她说。

她在开车时,又露出了那条香灰瓷手串。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孩子,她去省城找他,路过一个寺庙,旁边的人说,这里求事业最为灵验。她领了香,默默许愿:“让我和他一起留在这里。”那时候他们走在那座城市的街道上,灯光亮起,人群中传来不算陌生的方言,他们也燃起过一些把那里变成家的幻想。

她接上他,他一路默默无言。从省城回到这个三四线小城,从国企到私企,跨一个大行业,放弃前公司开出的不错的条件,告别奋斗了八年的领域……告诉她以后,他也不再隐藏自己的纠结。纠结到最后一刻,他依然选择回来。

他从省城回来了,他们和那里要说还有什么瓜葛,也就是那套房子了。结婚几年后,他们用所有的积蓄加上大额贷款在省城买了一套房。一样装修得很用心:木地板、大浴缸、满墙书架、智能家电、孩子房间带彩色帷幔的窗帘。现在这套房只能看着它闲置、折旧、贬值。租得太便宜,他们舍不得。

进了门,岳父、岳母带着孩子已经等在这里了。孩子正趴在地上玩小汽车。他把行李放在地上,发现占了这个房子不少空间。他看见了书架上的照片,都是合影。孩子已经长大了不少。厨房里站着两个人,腰上各自系着一条围裙。他也走过去看有什么可以帮忙。这套小房子要开始承担柴米油盐的重任了。

选自《山西文学》
2025 年第 5 期 L6dNQ4LvnTIiiPlqjT5STtve5sbs5bek32+KXg9tkFWdhYddfwH9EdX4BOlfrqu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