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这只灰色的兔子精气神越来越好,强子笑嘻嘻的,露出了两颗小虎牙。“爹,兔子后腿的伤口好了,能正常走路了。”强子轻轻地抚摸着兔子的头,高兴地对正在烧火做饭的父亲说。
那天是周六,强子不上学。父亲清早起来,吃碗开水泡馍,从门后取根挂在钉子上的皮绳,套住斧子,搭在肩上,“刺啦”一下划根火柴,点着纸烟,深深地吸了一口,不慌不忙地出了院门。强子知道,父亲这是上山砍柴。八岁的强子还没有上过山,不知道山上是什么样子。
“爹,我也去。”
“不行,你在家写作业。”父亲摇了摇头。
“明天再写嘛。”
父亲没再说话。强子跟着父亲的脚步,一前一后往山沟里走。
强子第一次进山,宛若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啥都感到新鲜。沿着沟边高低不平的小路,强子越往里走,发现植被越好,空气更加清新。时而看到一只蝴蝶在花间飞舞,时而听到林中传来神奇的鸟叫声,时而与赶着牛羊来这里放牧的邻居们打招呼,强子的心情格外爽。
来到一座小山坡前,父亲相中一片杂木,脱掉外衣,撸起衣袖,忙着砍柴。日上三竿的时候,汗流浃背的父亲,已捆好柴火,拭了拭额头的汗水,坐在石头上歇息。
这时,左边巨石后面传来“吱,吱吱——”的声音。强子感到好奇,寻着声音,蹑手蹑脚地走过去,远远看到石坎下的草丛中,卧着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兔子,非常可爱。小兔子一边吃草,一边竖着耳朵,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爹,快看,这里有只小灰兔。”强子眼尖嘴快,指着小兔子,高兴地叫起来。
小兔子受到惊吓,抬头看看强子,转过身,蹦跳着就要离去,口里不时地发出“吱吱”的声音,一副很痛苦的样子。强子发现这只兔子行动不是很敏捷,后腿明显有点瘸。
父亲张开衣衫,瞅准小兔子,飞快地扑上前去。小兔子纵身一跃,父亲扑了个空。父亲看到小兔子被另一块巨石拦住,小心翼翼地扑了过去……
“抓住喽,抓住喽!”强子从衣衫下抓住小兔子,亲昵地抱在怀里,轻轻地摸着它背上的绒毛,眼里闪着喜悦的光芒,笑着说,“小兔子,好可爱,好漂亮哟!”
“吱,吱吱——”小兔子叫着,抖动着后腿。强子仔细一看,小兔子后腿受伤,有殷红的鲜血从伤口渗出。
“小兔子受伤了,好可怜哟!爹,咱救救它吧。”强子眼里含着泪水。
“好的。”父亲赞许地点了点头。
回到家里,父亲取出碘伏,小心翼翼地给兔子的伤口消毒,然后上药粉,进行包扎。小兔子默默地看着父子俩,心有灵犀似的,丝毫没有挣扎。
晚上吃饭时,强子从碗里夹块肉,放到兔子嘴边,说:“小兔子,吃肉肉,吃肉肉。”不论强子怎么说,小兔子就是不动口,甚至还往后退。
“傻孩子,小兔子是食草动物,喜欢吃青菜、萝卜、嫩草,不吃肉的。”父亲说着,哈哈大笑。
从此,强子把小兔子视若宝贝,精心饲养。为给兔子安个家,父亲专门用竹篾编了个笼子。强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总忘不了扯些绿油油的嫩草,慢慢地放进笼子里,看着兔子吃得津津有味,心里乐滋滋的。强子吃饭的时候,总要剩下几口面汤,倒进兔子的碗里。小兔子跑过来,把头伸到碗边,用鼻子嗅了嗅,然后张开小嘴吃起来,样子特别可爱。
在强子的关爱下,不到二十天,小兔子的伤口就痊愈了,两只眼睛分外有神,没人的时候卧在笼子里,闭着眼睛小憩。看到强子投放好吃的食物,兔子欢快地跑来蹦去。
光阴似箭,转眼又过了半年。强子吃过晚饭,去清理兔粪时,发现笼子里空空如也。
“兔子呢?”强子惊叫道。
“对门你大伯家来了客人,没啥招待,逮去了。”父亲低着头说,像做了错事的孩子。
“啥?”强子扔下撮箕,直往大伯家里跑。推开院门,强子看到四个人围着小方桌,正在喝酒,吃肉,聊天。
“强子,来,吃一块。”大伯夹起一块肉,塞进强子嘴里。这肉好香啊。强子下意识嚼了几口,就咽进肚子里。
“来,强子,再吃一块。”大伯又夹起一块肉,塞进强子的嘴里。
突然,强子想起了兔子,“呸”地把肉块吐了出来,“哇”的一声哭了,脸上挂满泪珠,怒吼道:“还我兔子,还我兔子!”
“下午,看到食品站里有猪肉,我就割了几斤,”大伯指着墙角的一只竹笼子,笑呵呵地说,“你的兔子,还活着呢。”
强子跑过去打开笼子,抱着兔子,飞快地回到家,把它放进自家的笼子里。做完这一切,强子还不放心,又把笼子提到炕边,一动不动地瞅着,生怕再次失去这个可爱的伙伴。
第二天早上,强子抱着兔子,悄悄地出了院门,一口气跑到当初逮兔子的地方,慢慢地把兔子放入草丛中,坐在石头上喘息。只见兔子吃了几口嫩草,又跑到强子身旁,脑袋直往强子的怀里拱。强子再也忍不住了,眼泪簌簌地落下来。“吱吱——”山上传来同伴的呼唤,兔子抬头看了看,又转身瞅了瞅强子,然后撒着欢飞奔而去。
强子“呜呜呜”地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起来。
选自《安徽文学》
2025 年第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