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报可谓古代朝鲜文学史上的泰斗,其诗作是朝鲜古典文学研究必不可少的一环。中国与之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其诗学主张、诗文创作艺术、文学影响与比较等方面,亦有从“文学与宗教”关系层面探讨其诗文思想内涵的研究,但与佛道两教相比,对儒家思想的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李奎报始终以儒者自居,后人亦尊其为一代儒宗,本文将以李奎报的政治经历及心境变化为依据,探讨不同时期其汉诗所反映的儒家思想,以期更为全面地把握李奎报文学的审美取向和哲学意蕴。
《庄子》有言:“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与传统道教的出世主义相反,儒家思想是一种入世哲学,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伦理。儒家创始人孔子为了“用世”,曾言:“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接续了孔子的传统,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主张。孔孟之后,历代儒者均提倡“入世”,宋明新儒学虽注重心性义理、成贤作圣,但对于何为贤者则强调“用世”这一标准。明清之际,有感于宋之灭亡,儒者对于凌空蹈虚的抽象理论深恶痛绝,便开始强调“经世致用”之精神。由是可见,在儒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始终存在一个核心主题,即胸怀大志、积极用世。
高丽时期,朝鲜半岛虽尊佛教为国教,但依旧奉儒学为齐家理国之道,青年时期的李奎报则尤受儒家入世精神的影响。李奎报虽轻视科举,但为了遵循“学优则仕”的儒家理念,他执意宦途,弱冠之时,应试三次均未及第。22 岁时再赴京城参加科举,破题作《太古无轩冕》,成功取得头名。入仕之前,李奎报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诗作中常有奋发作为之意,常抒济世救民之愿。例如《次韵梁阁校。和潘阆春游篇》:“唯愿一入紫微门,奉谒玄元太上君。一吹橐籥鼓和气,下使万人饮醰粹……洗尽痟痒入融怡,立作太古羲轩时。”李奎报希望能够进入朝廷,求得皇帝的青睐,并借助超自然的力量实现国家和谐稳定。诗人对理想政治状态的描述,不仅折射出对时代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亦表达了其救世的志向和对国家及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李奎报为了考取官职、有所作为,写下了20 余篇上书求仕之作,足以见其对政治生活的渴望。例如,他在《上左谏议李桂长》中言:“人龙凌海跃,诗虎动天咆。明镜妍媸别,洪溟巨细包。”在《上赵令公永仁》中则写下:“飞龙曾利见,威凤歘高翔。天上文星魄,人间爱日光。判疑掀霹雳,论事振琳琅。”龙、虎、凤等意象的选择和豪迈的作诗风格尽显其意气和斗志。而在《上直门下省金迪侯》中,李奎报则列举了多个将军与政治家的典故,表明自己怀才不遇之愤懑,并祈求赐予良机,“我是水乡冷,那堪陆海漂。引吭思一振,何幸借扶摇”。此类诗篇虽各有不同,但皆抒发了诗人跻身官场的心意,这无疑是正统儒士的心声。
然而,在武臣执政的背景下,李奎报的一腔热血并未换来当局者的重用,反而因其率真叛逆、疾恶如仇的性格而得罪了权贵,未得做官的机会。但李奎报并未就此消沉下去,反而激起了其兴利除弊、济世安民的热情,这使其诗作一方面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孤傲高洁的人品性格。
首先,李奎报怀有浓烈的民族历史自豪感,常通过咏史诗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例如,在 26 岁之时所写的长诗《东明王篇》中,始祖解慕漱被描绘成一位豪迈勇敢的君王,朱蒙则被塑造为具有高超智慧和圣明理念的非凡英雄,二者均被赋予了理想化的君主形象。诗歌结尾处,李奎报总结历史教训,强调儒家的“仁义礼”思想以及治国理念的重要性,抒发了希望高丽王朝能永远传国的心愿。又如,《开元天宝咏史诗》(四十三首)则主要以史为鉴,表达其对政局的忧虑之感。且看《念奴》:“帝意方专眷玉环,尚知娇艳念奴颜。若均宠幸分人谤,老羯何名敢作艰。”李奎报借唐玄宗专宠杨贵妃而遭世人批判的典故,提醒当权者应尽帝王之责,切勿沉迷美色荒废国事。
其次,李奎报虽因怀才不遇常于诗中发出不平之叹,但他从未向权贵低头,体现其桀骜不驯的性格。如《江上遇吟》,“衮衮长江流向东,古今来往亦何穷。商船截破寒涛碧,渔笛吹残落照红。鹭格斗高菰岸上,雁谋都寄稻畦中。严陵旧迹无人继,终抱烟波作钓翁”。诗中对长江、商船、渔笛的描述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时间的深刻理解,亦象征着他在逆境中的坚持和执着。特别是结尾两句,诗人最终选择在人迹罕至之地寻求精神的自由,展示了一种独立于尘世纷扰之外的人生观。
儒家民本思想发轫于夏商周时期,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不断完善,最终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但始终未脱离“以民为本”的宗旨。早在夏代就出现了关于民本思想的第一次呐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后经孔子“仁爱”“为政以德”等思想的融入,最终由孟子系统性地发展成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思想,荀子提出君民间的“舟水关系”说,推动着儒家民本思想走向成熟。西汉时,贾谊则提出了“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的主张,深入阐述了人民的重要性,完善了民本思想体系。此后该思想便一直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世代传承。
李奎报在 32 岁时以全州牧司及掌书记的职位正式进入仕途,不久便因触怒上级而遭贬谪。35 岁时,从军出任兵马录事兼修制,尽管大获全胜,归来后却未得任何奖赏,闲居三年,直至 40 岁时才进入翰林院。六年后,因文思敏捷而受到权臣重视,48 岁时被提拔为右正言知制诰,两年后又拜为右司谏制诰。此后,李奎报一直在被贬谪与被召回之间反复循环,直至 63 岁时再次被冤枉流放至猥岛,让其对官场彻底绝望。这是李奎报积极“用世”的时期,数年来主要负责文职工作,在武臣执政的严峻形势之下,并未掌握实权。
做官之前,李奎报虽怀有“治国平天下”之雄心壮志,但思想尚不成熟,在遭遇排挤、流放,并目睹底层民众的艰辛后,他认清了统治者欺压人民的本质,情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前期的狂放激进转变为深刻的社会批判,诗作的民本思想开始凸显。如《代农夫吟》其一:“带雨锄禾伏亩中,形容丑黑岂人容。王孙公子休轻侮,富贵豪奢出自侬。”该诗揭示了农夫的重要地位,在诗人眼中,农民不再是起义运动中的“盗贼”,而是财富之源、立国之本。《代农夫吟》其二:“新谷青青犹在亩,县胥官吏已征租。力耕富国关吾辈,何苦相侵剥及肤。”农作物的生机盎然与急于征税的官吏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官僚系统的无情和贪婪,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制度的强烈不满。
除此之外,李奎报看到了社会中贫富差距的问题,如《望南家吟》:“南家富,东家贫。南家歌舞东家哭。歌舞何最乐?宾客盈堂酒万斛。哭声何最悲?寒厨七日无烟绿。东家之子望南家,大嚼一声如裂竹。君不见石将军日拥红妆醉金谷,不若首山饿夫清名千古独。”南家高朋满座、堂酒万斛,东家却寒厨凄凉、七日无粮。隔邻而居,生活却有着天壤之别,“大嚼一声如裂竹”体现出贫困之人对社会失衡的极度不满。实际上,这是诗人对统治者的规劝和警告,豪奢的生活无法换来如伯夷、叔齐般因清贫守节而受到的崇仰,极度的压迫终会导致底层民众的反抗,若想让国家长治久安,修正畸形制度、照拂贫困之人、消弭财富鸿沟才是必由之路。
与民本观念相对应的是李奎报的为官态度,且看《太守示父老》:“我是老书生,不自称太守。寄语州中人,视我如野耇。有蕴即来诉,如儿索母乳。久旱天不雨,是亦予之咎。殷勤谢父老,不如速解绶。我去尔即安,何须此老丑。”该诗是李奎报做官时写给地方百姓的,他直言自己只是一位普通的老书生,并非高高在上的官员,若大家有困难或冤屈都可以找他诉说。此外,李奎报认为,当今百姓的苦难自己也有责任,若无权贵的压迫和朝廷的剥削,老百姓的生活将会更幸福,既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的同情和尊重,也包含着身在其位而未尽其用的惭愧,可见李奎报的民本思想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再如,在《莫道为州乐》一诗中,李奎报称其他人皆将做官看作是饱其私囊的绝佳机会,但他却在其中未体验到所谓的“快乐”,反而整日闷闷不乐。公庭喧嚣如集市,讼牒堆积如山丘,既不忍心对农民征收苛捐杂税,更为狱中囚犯而感到担忧,再次印证了李奎报一心为民的清官形象。
儒学的家国情怀强调了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深厚认同与爱慕,是培养爱国情感和思想的伦理基石。早在先秦,哲学家便常把“家”与“国”定位为枝叶相持、同舟共济的关系。孟子曾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孔子则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大学》中亦有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家国同构”的共同体意识也成为抱有鸿鹄之志者实现人生目标的实践路径。
李奎报年逾六旬时,因宴会上旁边之人被权臣误解为不恭,而连带遭到重罚。此前,由于他的官职较低,常被小人针对暗算尚可理解。然而,当他已经升至高位,再次无端受到惩罚,这让其对自己的仕途产生了怀疑和否定。最终,李奎报认识到自己在武臣政权中不过是被操控的棋子,因此次年虽被召回,但仕途热情已经大受打击。此后六年,尽管他官位日高,68 岁时甚至升为宰相,却不断提出辞官请求。70 岁终于获批归乡,直至 74 岁与世长辞。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心境变化让其老年时期的诗歌出现了新的趋向,主要体现出儒家修身自省和保卫国家的思想。
首先,反复的折磨让李奎报对官场深感绝望,为此他坚持对制度和现实进行抨击,同时对自己的处境也更为了然。例如《衾中吟》部分:“衾中所笑虽非一,第一呵呵孰最先。文拙平时迟涩者,挥毫示捷贵人前。笑中第二又谁是,为吏稍贪深自秘。一物入门人尽知,对人好说清于水。笑中第三女不飏,镜里自看难自识。有人报导你颜姝,妄拟正妍多作色。笑中第四是予身,涉世无差侥幸耳。直方迂阔人皆知,自谓能圆登此位。笑中第五是浮屠,邂逅佳人心已寄。目送飞鸿佯不看,故为灰冷无心士。”诗人嘲讽了趋炎附势的文人、贪得无厌的官吏、轻薄风流的女子、由方变圆的自己以及装模作样的僧人,语言辛辣、冷峻,极具批判力度。值得关注的是自省部分,诗人感慨升官是老于世故所致,这既是对自身的批判,亦是对官场歪风邪气的揭露。《正月七日受禄》《是夜又作》《见人家养蚕有作》等诗皆有李奎报自我反思的内容,可见其破釜沉舟之骨气。
其次,虽遭遇诸多坎坷,但李奎报造福天下、报国为民的信念却坚定如初。流放归来,李奎报投入抗敌,辞官以后,仍不减对民族和国家之热爱,留下了《闻官军与虏站捷》《十月电》等一系列卫国主题诗篇。如《十月电》:“天放骄儿毒已弥,当冬震电又奚为。翻然若向胡头击,纵曰非时可曰时。”诗人借助“冬日雷电”这一反常的自然现象指出,在对抗危机时应当抓住时机、果断行动,展示了李奎报对时势的敏感和对策略的深刻理解。又如《闻达旦入江南》部分:“安得天上剑,一时堕胡头。尽随白刃落,跳转如圆球。不然大海水,倾注使漂流。化为鱼与鳖,作脍我民喉。此言亦迂阔,天意非人谋。但愿皇上帝,悔祸无尽刘。”诗中多处使用战争与自然灾害的意象来强调敌人的残暴和对平民的影响,“堕”“刃”“作脍”等词语皆表现出诗人对入侵者的痛恨。同此前的作品一样,李奎报希望借助“神力”击退黑暗,即便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可能过于理想化,但依然祈求神灵,彰显了其对抗侵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立场。
深受个人经历与现实语境的影响,李奎报的诗歌内容和风格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青年时期怀抱远大理想,才华横溢又坚贞不屈,主要创作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浪漫主义诗篇,体现出“兼济天下”的入世理念;中期沉浮于官场,对政治斗争的残忍和民众生活的疾苦感同身受,创作手法由抒情写意转为真实再现,此时“民贵君轻”的民本理念更为浓重;晚年对官场和仕途深感绝望,但报国为民、造福天下的信念愈加坚定,创作了一系列洋溢着民族自豪感的爱国诗篇,表现出“修身卫国”之思想。整体来看,李奎报虽一生历经坎坷,但对儒家思想的秉承之理念从未动摇,可表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积极的接受态度。
[ 作者简介 ] 毕娇娇,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延边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朝鲜文学。朴银姬,女,朝鲜族,吉林龙井人,延边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东亚文学、东亚马克思主义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