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模仿与创造:自我经验的拓展
——余华《竹女》与川端康成作品的比较

◎刘天罡

“模仿”是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视为艺术和文学创作的重要起点和过程。亚里士多德将史诗、悲剧、喜剧等形式视为模仿的不同形式,强调了媒介、对象和方式的差异。这对后来的文学和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创作中,模仿不仅仅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更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化过程。通过不同的模仿方式,作家能够表达出对现实的不同理解和诠释,从而丰富和拓展文学的表现力和可能性。模仿也是对自我经验的拓展,它既可通往现实,也可通往超现实。

研究一个作家,不能忽视他的写作起点,而这个起点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余华初期写作中的模仿是一个对文学学习和探索的过程,这种经验能够帮助他掌握文学创作技巧,同时可能对他未来的写作风格产生一定影响。在1986 年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之前,余华已经发表了十几篇短篇小说。而他本人以“自我训练期”为由,对在此之前创作经历进行“回避”,正是这种态度使得这些作品在公开出版物中的曝光度相对较低。虽然如此,但不可否认作家的创作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们的早期作品可能不够成熟,但却是他们艺术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家的创作轨迹和艺术追求。这一时期,对余华的写作风格影响最大的作家是日本的川端康成。

余华对川端康成的文学影响和启发进行了多次深刻阐述,这些言论不仅反映了他在文学创作初期对川端康成的深厚情感,也揭示了他文学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一九八二年在浙江宁波甬江江畔一座破旧公寓里,我最初读到川端康成的作品,是他的《伊豆的舞女》。那次偶然的阅读,导致我一年之后正式开始了写作,和一直持续到一九八六年春天的对川端康成的忠贞不渝。那段时间我阅读了译为汉语的所有川端康成作品。”

余华自 1983 年开始小说创作,当时他深受川端康成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余华对川端康成作品的广泛阅读和深入研究上,他不仅几乎读完了川端康成的所有作品,而且对这些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这种阅读经历对余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能够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找到灵感和启示。余华第一次读到的川端康成作品是《伊豆的舞女》,细腻、沉潜、阴郁的风格对余华早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余华对川端康成的迷恋持续了五六年的时间,他一直将川端康成视为自己的文学导师,努力地模仿和学习他的写作技巧。这种模仿和学习使余华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认同使余华的写作开始“模仿”川端康成的作品,这种“模仿”也使他拥有了细腻的情感表达,其作品中人物情感世界被深刻而细腻地描绘出来,这与阅读川端康成、学习川端康成密切相关。他早期作品中也常常体现出孤独和忧伤的主题,这与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情感基调相呼应。他从川端康成那里学到的不仅是风格和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这些学习使得余华的作品在情感深度和艺术表现上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一、物哀美学风格的影响

川端康成是有着典型日本东方美学风格的作家,童年的不幸、对父母的思念、孤僻的性格,这些使得他不断用深邃的情感审视这个社会,他的作品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既哀婉又凄美。

在日语中,物哀(もののあわれ)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哀怜和同情的美学理念。这种情绪不仅是对悲哀的共鸣,更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美好事物易逝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川端康成的作品以物哀风格著称,这种风格深深地吸引了青年时期的余华。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孤独、忧伤的情感,让拥有童年时期孤独经历的余华产生了共鸣。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也深深吸引了余华。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和对写作手法的欣赏,使得余华在文学上对川端康成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川端康成的《古都》展现了日本传统的美感和物哀美学,不仅描绘了平安神宫的古香古色、森林深处的神树、枫叶飘落的小溪和嵯峨的竹林,还展现了温婉优雅的和风庭院,这些细腻优美的文字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京都的古刹神社和花木风土的画面之中。整部作品没有直接批驳人性的丑恶,而是通过展现人物间真挚动人的情感,表达了对人间真情的美妙赞颂。川端康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间细致入微的深情,即使岁月变迁,这种情感也始终能够让人感受到古都的清新典雅和人性中最质朴纯真的光辉。“然而,蝴蝶有知。紫花地丁开花时,千重子发现双双对对的小白蝴蝶,低掠过庭院,朝枫树干径直飞近紫花地丁。”川端康成在《古都》中充分展现了日本物哀之美的精髓。无论是清纯、洁净、幽雅的描写,还是虚无、梦幻、艺术的氛围,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通过对小白蝴蝶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轻盈、优雅的自然美,蝴蝶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它们的翩翩飞舞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由。在《古都》里,蝴蝶被描绘为“双双对对”,不仅表现了它们成双成对的美丽形态,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繁衍和生生不息。而对于紫花地丁和枫树干的描绘,则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共生。紫花地丁在春天开花,而枫树则在春天抽芽,这两种植物共同生长,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紫花地丁的“枝叶和花朵”在枫树干的“青苔上投下疏淡的影子”,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情描绘。

川端康成笔下的这种哀伤并非消极悲观,而是一种对生命和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通过这种美学表达,川端康成传达了他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余华在他的创作中,尤其是在早期,明显地表现出了对川端康成写作的模仿和实践。例如,在《竹女》中,可以看到人物情绪与景物风貌相融合的物哀美学风格的描写,这种描写方式正是川端康成作品的典型特征。在这部作品中,余华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江南水乡的故事,通过竹女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作者对故乡和童年记忆的怀念。余华在《竹女》中的写作手法,体现了对川端康成物哀美学写作风格的继承和发扬,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朦胧又唯美的氛围,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共鸣和美的享受。“她醒了,她站起,拿着鱼儿的外衣,躬身走出船舱,来到岸上,进了茅棚。她将外衣轻轻盖在蜷缩躺着的婆婆身上,然后紧挨着她躺下,身体刚好给婆婆挡住了从门缝里溜进来的风……而这次,却亲眼看到,她有些心疼,忙将鱼儿的外衣轻轻盖在竹女身上,然后悄悄出门。”在这段文字中,余华运用了记忆和情感的交织,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和成长背景。通过竹女对父亲的记忆的描述,刻画了一个温柔而笨拙的父亲形象。这个形象虽然模糊,但充满了情感和温暖,反映了她对父爱的渴望和对家庭的向往。竹女对母亲的记忆缺失,揭示了她成长过程中的某种缺失。这种缺失不仅是个人的,也是家庭的。母亲角色的缺失,使得竹女与婆婆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同时也使得她对父爱的记忆更加珍贵。最后通过竹女对父亲记忆的回顾,展示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接受。这种复杂的情感体验,使得竹女这个角色更加立体和真实。她的内心体验,既有个体的特殊性,也有普遍的人性关怀。通过记忆的线索,深入挖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他的这种写作手法,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加深了作品的主题。

二、勾勒细部的相似笔触

谈及自己的文学创作受到川端康成的影响,余华还写道:“在川端康成做我导师的五六年时间里,我学会了如何去表现细部,而且是用一种感受的方式去表现……现在不管我小说的节奏有多快,我都不会忘了细部。”余华在自己的作品中借鉴了川端康成擅长描写细部的写作特点,他学会了如何用细腻的笔触去表现细节,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表现,在《竹女》中尤为明显。同时,他也学会了川端康成那种将人物情绪与景物风貌相融合的叙述方式,这在作品中也有所体现,《竹女》中有一段关于镇子里面的描写:“那镇很小,百十米长的两条街,中间夹着一条从静水湖伸过来的小河流。桥倒是不少,有五座,都是石拱桥,桥面高出两旁的屋顶……她们穿着有补丁的花花绿绿的衣服……向来来往往的男人卖弄风情。男人只消花二三十文铜钱,就可尽情地野了。”余华在文字中建构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想象力的世界。他通过细腻的笔触丰富了人物形象;同时,这种对小镇生活的描述,也体现了深刻的洞察力和对人物情感的敏锐把握。相似的是,川端康成在其作品中经常赋予自然环境以重要的象征意义,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小河流、石拱桥等,这种用自然描写来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与川端康成的写作手法有极为相似之处。不同的是,他的作品常常还包含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不仅描绘了小镇的自然环境,还展示了小镇的社会结构和生活状态,如酒店和药店的生意、地保的角色等,这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再如对小镇上妇女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她们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地位。

余华对细部的关注和表现,是从川端康成那里学到的宝贵经验,这种对细部的关注和描绘,使得其作品具有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余华提到,他学会了如何用感受的方式去表现细部,这使细部异常丰厚。这表明他认识到,文学作品中的细节不仅仅是描述性的,更是情感和意义的载体。通过细致的描写,作家能够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和主题。余华将川端康成描述为一个非常细腻的作家,并把自己在川端康成影响下的学习比作练习书法时的正楷。这说明川端康成的写作风格对余华的文学基础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他从中学习到了如何通过细节来展现人物心理和情感。这样细致的描写在《伊豆的舞女》中就很明显,当描写歌女熏子时,川端康成写道:“她梳理着一个我叫不出名字的大发髻,发型古雅而奇特。这种发式,把她那鹅蛋形脸庞衬托得更加玲珑小巧,十分匀称,真是美极了。令人感到她像小说里的姑娘画像,头发特别丰厚。”而在《竹女》中余华这样描写竹女与老人的互动:“竹女靠着婆婆,站在茅棚前,望着。那老人向她伸出的手,触动了她的记忆,那是一些遥远的、早已飘逝的记忆。她曾经有过一个父亲,是婆婆告诉她的。她手上的银镯子,便是父亲留下的。……对父亲,十多年未见面的父亲,也只有这一点点可怜的记忆了。”

在这段文字中,站在茅棚前的竹女,望着老人向她伸出的手,使她想起了已经多年不见的父亲。通过竹女的回忆,余华描绘了她与父亲之间的情感,以及对父亲的怀念。在川端康成的影响下,余华学会了如何通过感受去表现细节,这种写作手法在初期创作中虽然稚嫩但绵延久远,在其未来整个创作历程中都有所体现。正是对细节的深入刻画,使得作品具有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也成为余华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余华认为,通过感受的方式去表现细部,可以使作品中的细节异常丰厚,从而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这种关注细节的写作方式,在余华创作生涯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对细节的关注不仅仅体现在对视觉和感官的描述上,更体现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上。通过细致的笔触,余华展现了人物复杂而丰富的内心情感,这种对人物心理的深入挖掘,同样反映了川端康成对其写作风格的影响。

三、结语

余华在写作中模仿自己曾醉心的外国作家,尤其是川端康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学习过程,更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阶段和文学实验的起点。模仿是文学学习和探索的重要途径。余华通过模仿川端康成等外国作家,不仅学习了写作技巧和风格,更深入理解了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深度;这种学习过程帮助余华建立了自己的文学观和创作方法。模仿也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余华将川端康成等外国文学家的写作手法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文学风格,这种跨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使得其作品具有更广泛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通过模仿,余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虽然最初的作品中有着明显的川端康成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视角,他的作品也逐渐展现出更加鲜明的个人特色。

模仿是文学实验的重要起点。余华在模仿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已有的文学手法,更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这种实验精神是其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创作出具有深刻影响的作品的重要原因。这种继承与发展的过程,是文学传统得以延续和丰富的重要方式;通过模仿,余华得以在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创作出具有深刻影响和价值的作品。

[作者简介] 刘天罡,男,汉族,山东招远人,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 N29Ct+SrHue/t4MdzvDxHTOvfgY3I3L0tXDGVPvR9vBbkvXaoVvCtiw2JZs9Cte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