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以综合研究的视角探讨苏轼诗词

◎林逸灵

一、综合研究苏轼诗词

近代美国心理学家S.阿瑞提在其《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到:“天才是由于在一个人的心灵当中各种文化要素产生了有意义的综合……实际上,有意义的综合就是创造过程本身,它是那样富于意义,并且不可预料。” 苏轼的创作就是如此。苏轼的创作实践中出现了以文为诗、以诗为词、诗画一律、书画联姻等综合交叉现象。对于苏轼文学作品的研究,学界已然著作颇丰,研究者想要进一步挖掘苏轼文学作品的价值,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切入点。因此,综合研究苏轼的文学作品也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

第一,“艺术信息有一种强烈的共振效应,共振可以使某一艺术信息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强化和凸现” 。苏轼不仅在文学方面成就卓越,更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画家。研究者不能仅仅将他的创作作为单一的形式加以研究。苏轼提出“兼百技”的艺术要求,他的作品将书法、绘画与诗词综合,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审美体验。研究者欣赏苏轼的作品时不能忘记他出色的书法技艺。苏轼曾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此二者与苏轼作品中诗意的抒发不可分割。

第二,“体兼众妙”是综合研究苏轼作品不容忽视的角度。“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他继承了韩愈以散文入诗的创作手法,多用散文句法写作诗歌,而以豪迈的诗情、慷慨的议论贯穿诗作,使苏诗的艺术价值更进一步。“以诗为词”则是苏轼改革传统词体风格、转变传统词体功能、拓展宋词传统题材的主要路径。“以诗为词”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宋词的文学性,加深了宋词的现实意义。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这样写道:“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以文为赋”则在保留传统赋体特质的基础之上结合散文的风格和写法,突破了赋体在句式、韵律、对仗等方面的局限,使其兼具赋体的情韵和散文的旨趣。

综合研究苏轼的文学作品,一是应该以文、书、画等多种技艺相结合的视角来鉴赏苏轼的创作;二是应该从苏轼“以诗为词”“以文为诗”“以文为赋”的创作理念出发,挖掘作品的新价值。本文试以《黄州寒食诗帖》《八声甘州·寄参寥子》为例阐述以上观点。

二、以《黄州寒食诗帖》《八声甘州·寄参寥子》为例的综合研究

黄州寒食诗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诗帖》写于元丰五年(1082)。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心情颇为郁闷,作五言诗两首。诗句展现了诗人生存的艰辛,控诉了朝廷的不公,表达了诗人此刻的窘迫与无奈。黄庭坚在此诗后题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黄州寒食诗帖》(见图 1)以其独特的书法价值为诗作增添了艺术魅力,也为研究者解读诗歌提供了依据。后文将从书法在诗歌中的表现力的角度来鉴赏本诗。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首句落笔娴静、布局均匀,间距舒缓,可见诗人此时心境平静开阔,但几处折笔与弯曲力度可隐约感受到作者此时内心并不平静,只是极力压抑。“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笔势逐渐扩大,线条不再严谨细致,而变得随意,可见作者的心情开始出现较大的起伏。“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此处行笔较为散漫稀疏,字形减小,正合诗句的“萧瑟”之意。“萧瑟”字形增大,用笔更为浓厚,为后文抒写自身境遇的悲凉积累气势。“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行笔节奏再次舒缓,但线条变得凝重,字形增大,映衬了作者对海棠的怜惜,寄托了对于自己身世的无奈与慨叹。此时的布局仍然较为宽松,犹如诗人的心境——抑郁哀婉却又无处倾诉。从诗句内容上辨析,诗人是以被泥水玷污的海棠花比喻自身的处境,而书作的行笔也与此吻合。“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行笔从重转轻,布局疏朗,体现了作者心境上的无可奈何。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书作的运笔逐渐加重,线条更为随意,仿佛与诗作中沉郁的意境相呼应,空庖、寒菜、乌衔纸经由书作的表现更显凄惶灰暗。“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这句中的“九”字长撇与横折形成了抑中有扬、扬中有抑的趣味。弯钩收缩而不抛出,正与左撇的抑扬形成对比。这与诗人此时虽觉苍凉却又压制凄苦的心境相吻合。总体而言,《黄州寒食诗帖》在谋篇布局上前平后奇,前拘后放;行笔粗壮丰硕,而多处又带着活泼之感;书写大体苍劲遒健,畅快洒脱。这种创作形式与苏轼的人生基调不谋而合。

值得一提的是,读者在品读《黄州寒食诗帖》的诗句时,可能感受不到苏轼始终如一的乐观旷达,但是结合书作却可以从中发现痕迹。所谓“书为心画”,《黄州寒食诗帖》的书作不仅清晰展现了苏轼创作时思想情感的波折与变化,也映衬了苏轼超然物外的胸怀。如“苇”字的竖笔、“衔”字的萧疏、“纸”字的宽展,仍能展现苏轼始终不变的旷达的人生态度。因此,书法作品的艺术化的线条组合和用笔情韵,具有直观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同样契合创作者的艺术情趣。苏轼高雅、旷达的精神气质和深刻的文学涵养,在书法作品中便表现为雄浑、舒展的艺术风貌。

图 1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诗帖》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这首词作于元祐六年二月(1091),当时苏轼即将赴任翰林学士承旨,离开杭州之时,与友人参寥依依惜别。上阕“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中的“几度”书写朋友相伴、岁月悠悠,展现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而“斜晖”又承接着上句中的“潮归”,写出了自然万物之无情。江海中的潮水乘兴而归,天涯旁的斜阳无情落下,苏轼以天地万象之无情反衬出二人友谊之深厚。“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一句抒发了苏轼在面对人世变迁时早已看淡世事过往、旷达自适的胸怀。下阕写“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再次表现了苏轼与参寥两人之间相知相识的友情极为深厚。“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表现了苏轼豪放洒脱、渴望归隐俗尘的理想,也进一步强调了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苏轼数语便勾勒出一幅烟笼寒山的杭州画景。“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读者看到的是钱塘江潮水的起落,感受着有情之风绝情地送潮归去,毫不留恋过往。词句以钱塘江的潮起潮落隐喻人世无常、悲欢离合。同时,这也犹如一幅墨笔点染勾勒后的画卷,白纸上浅浅印下潮水的翻腾。“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此句写西湖的春山好风光,恍若丹青渲染后的山水画卷,一片生机盎然。以点染与工笔的对比,使得绚烂的色彩与前文的水墨点染形成鲜明的颜色对照,这正暗合了苏轼此时的心境,往日美好已无法挽留,只得看着它随风而去。“以诗为词”的创作理念在本词中亦有所体现。一是苏轼的词作与以往的宋词不同,以抒情述志为主要功能。这首词便一改过往宋词的缠绵悱恻,虽是抒发离别的不舍,却增添了几分释然。二是苏轼的题序和用典是对宋词的一大创新。本词中末句“愿谢公、雅志莫相违”,用的是谢安卒后羊昙过西州门痛哭之典,以典故中的感旧兴悲、悼亡故友之情,写自己与友人之间依依惜别的怅然。苏轼的“以诗为词”是对以往宋词狭隘题材的一次解放,成功开拓了宋词的风格,开阔了词境,增强了宋词的艺术表现力,使宋词的艺术风貌焕然一新。

三、结语

“苏轼本身即已确认自己是鲜明的艺术综合论者。”许多针对苏轼作品的新研究证明,结合各项艺术技巧综合研究苏轼的文学作品是有所依据的。因此,承认并发掘苏轼创作中的各种艺术文化要素,并对此进行综合研究,能帮助新一代的研究者更高效地实现富有意义而极具创新价值的论述。

[作者简介] 林逸灵,女,汉族,福建莆田人,南京师范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cG97xxNJOB9qYWnbfiKrE5oPVFmJWEfGHAC8f4qrIIxNHuRks92IWtOeQYeS74j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