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文学观察 //

浅论李渔之叙事弧线

◎周宝东

“叙事弧线”是美国作家、创意写作课教师杰克·哈特(Jack Hart)提出的一个概念。该概念是对非虚构写作规律性的探索,对于写作者而言有一定的操作性,因而具备借鉴意义。反观中国的文学理论,尤其是小说理论,“评点派”是其代表。“评点派”是一种文本细读方法,但总体上给人一种松散之态。在这种背景下,细读李渔的《闲情偶寄》并将其中有关创作的文字汇集起来,令人惊奇地发现,他的很多真知灼见散落在作品中。本文尝试比照杰克·哈特的叙事弧线理论,浅析李渔的叙事弧线,为中国叙事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一、叙事弧线

叙事弧线是杰克·哈特根据自己多年的阅读与写作实践总结出来的叙事结构。他将一个完整的叙事分为五个阶段:阐述、上升动作、危机、高潮和下降动作,整个叙事就是主角陷入困境、最终能否解决困境的过程。为了吸引读者或观众从头看到尾,作品在叙事过程中要设置多个情节点与悬念。

阐述是叙事弧线的第一个部分,在这部分里,“作者会告诉读者主人公是谁,读者需要足够的信息来理解主人公即将面临的困境”。但是也不能告诉读者全部信息,“阐述部分的写作技巧就在于作者只告诉读者他们必须知道的信息”。上升动作紧接着阐述,是作品里占篇幅最大的部分,直接关系着成败。上升动作要创造出戏剧张力。这种张力要通过一系列富有戏剧性的情节点来实现,并且要保持到高潮时才能释放。危机部分是叙事弧线波浪的尖峰,是一系列上升动作带来的深刻变化。危机之后,就要进入高潮。高潮是解决危机的一系列事件。高潮部分释放了故事的戏剧张力,到了下降动作阶段,也就是收尾阶段,无非是告诉观众一些问题的答案,如果再能用一个“意外结局”收尾,就更完美了。当然故事也可以从危机写起,也就是荷马“从中间开始”的叙事传统。不过对于非虚构故事,按照事件本身的发生顺序写更为常见。

二、李渔的叙事弧线

李渔作为一名理论家和实践者,对于叙事尤其是戏剧叙事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独到的见解,首先体现在对作品结构的高度重视上。

(一)结构的重要性

李渔把结构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地位甚至超越了音律。“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者,以音律有书可考,其理彰明较著。”

他认为,结构是未动笔之前就该考虑的,“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就像“造物赋形”以及“工师建宅”。“工师建宅”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结构的重要性,“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倘造成一架而后再筹一架,则便于前者,不便于后,势必改而就之,未成先毁,犹之筑舍道旁,兼数宅之匠资,不足供一厅一堂之用矣”。

这里说的其实就是没有建宅之前,应该先有图纸,相应的,未写作之前,也要有相应的筹划。不是着急动笔去写,而是应该先把结构确定。“故作传奇者,不宜卒急拈毫,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那么结构上该如何设计呢?李渔提出了三个著名的观点,即立主脑、密针线和减头绪。立主脑是核心目标,密针线与减头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

(二)立主脑:一人一事

所谓立主脑是指在作文时“作者立言之本意”。而在传奇中,总结起来,就是“一人一事”。“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如果没有掌握这个原则,就容易犯松散的问题:“有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

密针线则以缝衣喻编戏。做衣服的人,先是将整块布料进行裁剪,再将细碎的布料缝成一件成衣。李渔认为传奇中的义理分为三项,即曲、白和“穿插联络之关目”。其中“穿插联络之关目”就是细密的针线,将零散的情节变成整体。“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照映埋伏,不止照映一人、埋伏一事,凡是此剧中有名之人、关涉之事,与前此后此所说之话,节节俱要想到,宁使想到而不用,勿使有用而忽之。”

减头绪则是从反面来说,不宜在有限的叙事中头绪过繁。头绪过繁不利于观众接受,最好的做法是“思路不分,文情专一”。这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论证主脑的重要性,并为其服务。

综观李渔在结构方面的论述,可以概括出他的结构观:作品宜围绕一人一事展开,即使作品中会涉及多人多事,多人多事都是因为和一人一事相关且存在因果关系而存在,是一人一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他关于叙事弧线的整体构想。

(三)阐述部分:“家门”与“冲场”

在叙事弧线的阐述部分,“开场数语,包括通篇,冲场一出,酝酿全部,此一定不可移者”。通过“家门”“冲场”两个部分,对作品内容有一个简要的概括,一方面可稳定观众的情绪,另一方面为其提供人物、剧情基本情况,以简省的笔墨快速进入故事。

(四)上升动作

李渔强调“开手宜静不宜喧”,开场的时候,场面不必过于热闹,这是指戏曲。另外,虽然“宜静”,也要充满吸引力,所以他又强调情绪的活跃和情节的曲折。作家要“善驱睡魔”,如果让观众看得昏昏欲睡,“虽有《钧天》之乐,《霓裳羽衣》之舞”,对于观众而言,也如同对“泥人作揖,土佛谈经”。

到了上半部分快结束时,也就是所谓“小收煞”时,“宜紧忌宽”,情节要紧张起来,把观众情绪调动起来,使其变得紧张。“宜作郑五歇后,令人揣摩下文,不知此事如何结果……戏法无真假,戏文无工拙,只是使人想不到、猜不着,便是好戏法、好戏文。”“想不到,猜不着”是说情节发生突转,观众期待视野落空,通过这些设计,使观众始终保持对作品的专注与热情。“水穷山尽之处,偏宜突起波澜,或先惊而后喜,或始疑而终信,或喜极信极而反致惊疑。务使一折之中,七情俱备,始为到底不懈之笔,愈远愈大之才。”“一折之中,七情俱备”,讲的是作品情节带给观众情感的冲击,也对创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五)危机

在一出戏剧或一部作品中,此部分和上升动作一脉相承,成为叙事的巅峰。作家把叙事推到了高潮,故事主人公面临着终极考验。“如一部之内,要紧脚色共有五人,其先东西南北,各自分开,到此必须会合。”这种会合,不是强拉硬扯,而是在原来铺垫的基础上“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也就是说,作品逻辑要严密,情节间要有内在的因果关系。

(六)高潮和下降动作

高潮是解决危机的部分。主要矛盾得以解决或未能解决,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交代。在中国传统戏剧中,高潮和下降动作几乎同时到来,在热热闹闹的大团圆中结束全剧。“终场忌冷不忌热”,到了终场时,“生旦合为夫妇,外与老旦非充父母即作翁姑,此常格也”。大团圆成为一出戏的高潮,也将故事推到了顶点。一般戏剧至此完结,如果还有能力,就更进一步,留下一些余味,即所谓下降动作,最终达到绕梁三日之效果。“收场一出,即勾魂摄魄之具,使人看过数日,而犹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者,全亏此出撒娇,作‘临去秋波那一转’也。”

三、李渔的其他论述

在《闲情偶寄》中,李渔还有一些有关创作的其他论述,可以作为其叙事弧线的有益补充。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创新

李渔的创新思想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方面是指理论整体上不剽窃陈言。李渔在凡例的“四期三戒”中表示,“如觅得一语为他书所现载,人口所既言者”,那么作者就是“词场之大盗”,这是在说《闲情偶寄》这本书在整体上追求的一种效果。第二方面,创作的作品内容上要“脱窠臼”。他认为,所谓“传奇”者,是因为事情比较奇特,但还没有人将其写成作品,“奇”就是“新”,所以作品非“奇”不传,其实就是非“新”不传。第三方面,在行文中应“意取尖新”。尖新即指在宾白写作中,须讲究有新意的字、句和文,以达到制造陌生化、使读者“不观则已,观则欲罢不能”的效果。

(二)语求肖似

言为心声,在人物语言的写作上,要“语求肖似”。这个和金圣叹所讲的梁山一百〇八条好汉“人有其声口”相仿佛。只是更为细致地提出了方法,“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创作者要有设身处地进入角色内心,人物说出的话符合其心性,忌雷同,戒浮泛。

李渔的叙事理论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是在叙事理论相对薄弱的中国古代,更显得弥足珍贵。本文只是一种初期粗浅的探索,尚有许多问题未能详尽,故不揣浅陋,就教于方家。

基金项目: 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通识教育枢纽课程《写作》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231006515。

[作者简介] 周宝东,男,满族,河北承德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Z3FwIG/7xDLmQTT6HWQemg8f/zi1TXM9LSkD2R0ot1zI1/7LN3lFUZrc7mp/J2G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