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文学观察 //

论《呼兰河传》独特艺术美

◎崔慧茹

萧红被誉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更被茅盾先生赞美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吸收了许多其他艺术作品的长处,比如散文的抒情笔法、戏剧的讽刺手法及电影的陌生化叙事等,描绘出一幅幅美好的乡土风景画,给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同时,萧红把她含蓄深刻的情感倾注其中,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儿时欢乐的眷恋,也反映了对悲剧的思索、对理想的追寻。本文将从语言风格、儿童视角、理想追求三个角度分析《呼兰河传》独特艺术之美。

一、语言风格之美

语言是文学艺术创造的基础要素。《呼兰河传》叙述了以“呼兰河”为中心的小城故事,在乡土民情的刻画上,它所使用的语言独具魅力。初读小说,质朴平实的语言将读者置于乡土美好风情的氛围里,散文化的抒情方式也使读者能够沉浸在独特的情感体验中;细细品读,作者超然的叙事态度能够让读者进行积极理性的思考,沉重的心情也就愈发凸显。

首先,萧红善于运用白话式的语言,展现呼兰小城的乡土民俗之美,比如“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它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两条街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十字路口……除了东二街道、西二街道、十字街之外,再就是些小胡同了,东二街道上的火磨房、卖豆芽菜的王寡妇、扎彩铺……小胡同里有卖烧饼的、麻花的,卖凉粉的,还有‘火烧云’等”。简单平实的语言就像是在与读者娓娓道来,十分具有画面感。这样的小城生活并不繁华,只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古朴的店铺陈列,却是萧红记忆深处最美好的故乡,蕴含着她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热爱。

其次,萧红善于将创作散文的情感和心境带入小说的创作中,使其小说也带有散文化的叙述情调。比如“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么悲凉”,萧红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环境的渲染,将淡淡的忧伤和哀愁展现得淋漓尽致。更为独特的是,萧红巧妙运用陌生化的手法,冷静地观察和叙述呼兰河小城中的许多人和事。小说在叙述小团圆媳妇挨打时,并没有直接地贬低和批判婆婆的行为,而是从儿童的视角,单纯、客观地转述婆婆的语言:“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媳妇不受气,一天不挨一顿打,不挨几场骂?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打得连喊带叫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虽然小团圆婆婆的罪恶行径被轻描淡写地表达出来,但“只”“是”“可是”“也是”等词在文中多次出现,萧红通过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该行为的痛恨及对封建社会的不满。

总的来说,萧红对于家乡民俗的描写是在乡情和理性的矛盾冲突中完成的,其中既寄托了对家乡美好的感怀,又不得不冷静地观察和审视小城里变态、扭曲的社会心理。萧红正是通过自然流畅的语言实现了文章独特的表达效果,白话式、散文化的语言再现了许多小城中有趣、耐人寻味的画面,既缓和了丑陋现实带来的心理冲击,也容易让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陌生化的叙事手法则使作者能够从对家乡的眷恋中抽离出来,客观地剖开现实,向人们展示这片土地的兴盛与苦难,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美感。

二、儿童视角之美

传统小说一般采用的叙述视角是全知视角,而《呼兰河传》叙事视角的独特之处是运用了儿童复合视角安排故事情节。小说的前两章采用的是儿童全知视角,介绍了呼兰河小城的生活场景,这里的儿童虽然隐藏在故事的背后,但在细节处也能察觉到儿童的独特存在,比如“东二道街上的扎彩铺,就扎的是这一些。一摆起来,又威风,又好看”。只有天真可爱的孩童才会觉得扎彩铺里的陈设威风、好看,萧红对于儿童心理的把控不可谓不精准;后面的章节多采用儿童有限视角,呈现出不同于成人视角的独特效果,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审美情趣。儿童具有浪漫的想象力和细致的观察力,可以察觉到生活中许多细微之处,由儿童视角展开的叙事模式可以使文章语言更加灵动、活泼,还可以深化文章的表达效果,呈现出其独特的审美意蕴。

首先,儿童思维下的世界富有浓厚的生命力,能够带领读者走向诗意的美好世界,品味童真、童趣。比如“砖头晒太阳,就有泥土来陪着。有破坛子,就有破大缸。有猪槽子就有铁犁头。像是它们都配了对,结了婚”。这样的表述使平凡的事物变得鲜活可爱,读起来轻松自在。还有小说中对小城风情的描写,成为孩童视角下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小城里的晚霞被叫作“火烧云”,它把小孩子的脸照得通红,把大白狗变成大红狗,把红公鸡变成金色的,连瓜果蔬菜都折射着彩色的光辉。孩童眼里美丽的色彩世界自然动人,体现了儿童独特的审美情趣,如此细腻的写法也给小说增添许多浪漫色彩,使小说充满艺术魅力。

其次,儿童简单活泼的语言蕴含着作者浓厚的情致,能够深化文章的表达效果。儿童视角中最温暖、最柔软的部分是对和祖父温馨生活的描写。祖父的后花园是孩童视角下充满乐趣的小世界,在那里,她可以跟着祖父栽花拔草、嬉笑玩闹,可以望着广阔无垠的天地、郁郁葱葱的草木,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也成为萧红心中的宽广自由之所。同时,孩童视角也给读者带来美好的感受,使读者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能够再次找寻纯真的自我。后来,时过境迁,美丽的后花园也被蒿草所覆盖,那些美好的瞬间都不复存在。在这样的对比之下,作者心中的惆怅和荒凉也愈发凸显,也让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心灵触动和共鸣。

三、理想追寻之美

儿童独特视角下,无论是人物的塑造、环境的描绘,还是群像的刻画,都从正面或侧面反映了萧红个人的理想追求,她一方面专注于内心的孤寂情绪和心灵的微妙感受,追求爱和温暖;另一方面又关心弱势群体的生存境遇,关心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这样的追求,既具才情,又不乏大爱。

首先,小说里对祖父后花园的场景描写,是作者以儿童天真的童趣和丰富的想象构建出的理想家园,比如“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都是漂亮的、健康的,拍一拍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在那里,一切都和谐美好,所有生命都在健康茁壮地成长。祖父的后花园是儿童眼中的美好世界,蕴含着一个孩子真挚浪漫的情感,也象征着作者精神中的自由理想之地。

其次,小说对小团圆媳妇、冯歪嘴子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对弱势群体深刻的关怀,也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平等及恋爱自由的追求与渴望。小说中的小团圆媳妇原本是活泼开朗的姑娘,却在婆婆的虐待、看客的推波助澜下逐渐走向悲剧。她也曾勇敢地反抗,坚定地大喊要回自己的家,可最后还是被封建愚昧的社会所吞噬,最后只能漠然地说一句“等一会儿你看吧,就要洗澡了”。小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体现了当时女性在封建家庭中抗争的无力,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同情及争取女性平等地位的愿望。冯歪嘴子坚韧勇敢,在那个媒妁之言的年代,他勇敢地与王大姑娘自由恋爱成了家,人们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他却丝毫不在意,纵使生活千难万难,他始终如一地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冯歪嘴子这一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对自由恋爱的追求及对坚韧、乐观生活态度的赞美。

再次,作者对小说中群像的刻画,集中展现了当时国民的劣根性。作者多次对小说中的看客形象进行了细致地刻画,比如穿长袍短褂的人旁观掉在泥坑里的马,马站起来了他们就喝彩,马倒下他们就“噢噢”地喝倒彩;当老胡家跳大神,要用大缸给小团圆媳妇“洗热水澡”,大家都络绎不绝地赶来“欣赏”,当小团圆媳妇痛苦地大喊,大家好似在看什么有趣的戏剧一样,也跟着激动地喊叫,却没人上前帮她,只有装模作样地叹息;当冯歪嘴子与王大姑娘在一起后,人们用恶毒的话语诋毁他们,为了看他俩的好戏,人们也好玩似的做起了“探访员”和“报告员”。小城居民们逆来顺受,对周围的人十分冷漠甚至抱着看好戏的心态。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是非判断标准,只要没办法同化这些“叛逆者”,就用唾沫星子啐他一口。于是,“看”似乎成为小城居民们重要的娱乐方式,他们麻木不仁地看着他人的命运,以便寻求自身的安慰,殊不知他们自己的人生也变得扭曲、毫无生命力。萧红通过对众生相的描写,展现了国民沉睡的灵魂,也蕴含着改造国民灵魂的愿望,体现了作者反对封建束缚、鼓励积极进步的理想追求。

四、结语

林贤治评论道:“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我以为是唯一的。”无论是从语言风格,还是儿童视角,或是其蕴含的理想主义追求,我们都能看到《呼兰河传》独特的艺术之美。在今天,我们仍能从中得到思想启发和审美感受,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继续挖掘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找到它更深的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 崔慧茹,女,汉族,山东烟台人,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 +2bi5ElSyWda7qJY+bgLkMiNZM+zrFT4WrwnnTiXcpp4nHyXSpcprmXy7UuMx/s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