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文学观察 //

张爱玲小说中的茶事描写及相关解读

◎王玉凤

张爱玲文采绝佳,但她更爱茶,她经常以茶入文,在她作品的字里行间,也经常能感受到那种茶香氤氲。如果能够有一杯香茶、一本张爱玲小说在手,就能令读者回味无穷,感受到张爱玲文学的精彩绝伦。可以说,张爱玲的小说与中国传承数千年的茶文化体系是完美融合的,因此深入解读张爱玲小说中的茶事描写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张爱玲小说中的茶事描写

张爱玲是民国时期最有才气的女作家之一,她不仅文笔精湛,也精通绘画、弹琴与设计,而在生活体验上,张爱玲也相当丰富,她与茶之间是有不解之缘的。张爱玲喜爱喝茶,更爱写茶,她的文学作品中常常以茶入文,以茶来比喻生活、人生。甚至读者通过品读她的小说,也能学习了解茶叶的种类,包括不同种类茶叶的形、色与味,张爱玲赋予了茶与众不同的文学色彩。所以张爱玲是美人如茶、文字生香的,藏在张爱玲小说中的文学情感故事充满内涵,令人念念不忘、流连忘返。

张爱玲出身名门,是晚清政治家李鸿章的后代,所以她的家庭文化氛围浓厚,她也深受中国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但是,张爱玲长大后家道中落,父母离异,自己也选择远渡重洋留学。如此坎坷的人生经历令张爱玲性格敏感,形成了极为独特的思想价值体系。张爱玲从小就懂茶爱茶,茶也成了她后来小说作品中比较常用的素材,可以说茶文化理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她的文学作品中,这也实现了基于文学层面的茶文化传承。例如在她的作品《倾城之恋》中就写道:“绿洋铁桶子里是大姑奶奶去年带来的龙井,高罐儿里的是碧螺春。”这一段中所写到的龙井、碧螺春表达了大户人家对于茶的珍爱,也暗示了张爱玲的家庭已经萧条不堪。这一段文学加工非常精彩,同样精彩的是《茉莉香片》中的描述:“我给您沏好一壶茉莉香片,或许是太苦了一点。”在这一段里,茉莉香片并不香甜,而是苦涩,这也是张爱玲借茉莉香片来映射现实生活的苦闷与悲凉。当然,茉莉香片中的一点点香气也代表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再次映射出张爱玲爱茶、爱生活。

二、张爱玲小说中的“三杯茶”

都说张爱玲小说作品的茶事描写丰富,对于茶种类的区分也非常细致。此话不假,熟悉张爱玲文学且爱茶的读者都了解张爱玲小说作品中有“三杯茶”,下面具体来谈。

(一)爱情香——六安茶

在张爱玲的爱情小说《半生缘》中,对于茶事的描写就相当深入,这部作品也让读者了解到了六安这个地名以及当地特产——六安茶。六安茶在小说作品中出现于世钧的一段话中:

世钧:“她说是六安人,就是那出茶的地方,你到那去过没有?”

这段话中,世钧提到了六安茶,实际上六安茶俗称“六安瓜片”,即一种当地特产瓜片茶。这种茶叶无梗,外形类似于瓜子,因而得名。作为一种特殊茶叶,它的味道是香醇回甘的,汤色也极为清澈透明,绿嫩且鲜活。六安茶出现于世钧和曼桢的日常对话中,隐喻了二人平淡且清澈的爱情,虽然平淡却鲜活,味道香醇且时不时回甘,令人难忘。

同样,在张爱玲的小说作品《倾城之恋》中,也有对于茶叶的细致描写,她将茶叶比喻为“蟠结错杂、就像没膝的蔓草和蓬蒿”。这一段茶事描写的主要对象同样是六安茶。六安茶的出现道出了主人公的家世,同时也唤醒了主人公的所有回忆,它所展现的是一种异样的感触,将主人公瞬间拉回了故乡的土地。张爱玲对于六安茶是情有独钟的,因为它代表了爱情的甜美,某些恋人可能早已经散落于天涯,人各一方,甚至多年杳无音信,但是哪怕从别人口中听到他的名字,也如同与恋人重逢一般,其中所充满的欢喜与悲伤正像六安茶的苦涩与甜美,尽管爱情早已经面目全非、不堪回首。张爱玲认为,六安茶氤氲蒸腾的水汽,澄澈的翠绿汤色都散发着爱情的味道,展示着爱情的颜色。于张爱玲看来遥远且陌生的六安,令人心驰神往,同时也令人神伤。

实际上,无论是《半生缘》抑或是《倾城之恋》,其中所描述的爱情都令人惊艳,但是《桂花蒸阿小悲秋》却并非如此,其中的茶事描写并非六安茶,而是与六安茶口感、味道相似的雏菊茶。雏菊生长在路边毫不起眼,虽然渺小但具有独特的魅力,只有张爱玲注意并感受得到,并将它写入小说作品中。在这部小说中,丁阿小来自农村,在上海给外国人做帮佣,小说中所描述的多是丁阿小的日常生活琐事。丁阿小虽然出身卑微没有地位,但她却选择了一鸣惊人,没有顺从老家的宗法而是自己选择了丈夫——一个窝囊无能的小裁缝。在小说中,丁阿小偷了一点主人家的茶叶,看自己的男人将茶叶捧在手中爱不释手。可以看出丁阿小是敢于对抗家法宗制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她却依然受到乡村中“以夫为天”的伦理约束,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物。丁阿小传统家庭观念极重,一杯小小的雏菊茶看出了她的渺小,但是也代表了当时社会中底层女性对于生活的无奈与心酸。所以张爱玲正是借这一段苦涩、平凡的爱情来向世人展示自己对于当时社会的理解,通过一杯雏菊茶来映射爱情之甜与苦,思考了女性的人生价值追求。

(二)人生苦——茉莉花茶

在张爱玲小说作品的茶事描写中可以发现,张爱玲也异常喜爱茉莉花茶,正是上文所曾经提到的茉莉香片。在张爱玲众多小说作品中就有一部名为《茉莉香片》,这部短篇小说一开篇就以茶作为引子引出主题:

我给您沏好一壶茉莉香片,或许是太苦了一点。

一般来说,许多人都没有尝试过茉莉香片,并认为茉莉香片清苦无比,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茉莉香片本身拥有茉莉香片,是广大花茶爱好者的心头好,所以茉莉香片在国内颇受欢迎,现今也是如此。民国时期的张爱玲也并不例外,由于家中是书香门第,张爱玲很小就喜爱上了宋代就开始生产的茉莉香片。在张爱玲的思想中,《茉莉香片》中的一壶茶虽苦,但是苦的并非茉莉花茶,而是人生。同理,在张爱玲的其他小说作品中如《桂花蒸阿小悲秋》《留情》都有对茉莉香片的茶事描写。

这里举例《留情》,这部短篇小说中的爱情非常现实,三十六岁的敦凤嫁给五十九岁的米先生只为钱财和更好的晚年生活,这样的爱情就是一场纯粹的交易。在小说中,敦凤手中的茶碗中都是冷茶,就像冰冷的现实与人生,充满了算计与交易,敦凤喝冷茶,其中的苦涩与悲凉只有她自己知道。

《桂花蒸阿小悲秋》却恰好相反,丁阿小为丈夫所沏的是一杯暖茶。爱人就在眼前,听他闲叙家常,温暖的话语配上温暖的雏菊茶,令人心中暖意油然而生。但是张爱玲向来言辞犀利,对于底层百姓爱情现实的抨击也非常犀利,丁阿小向来手脚干净,但是也不得不为爱情去偷。虽然丁阿小手捧暖茶,但是却五味杂陈,有爱情的甜,也有人生的苦。通过一杯雏菊茶,张爱玲就将底层百姓的复杂心绪展露无遗,其中充满了悲苦与无奈。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大肆倾泻着自己的情绪,小说中一杯残茶成为经典,它所描绘的是人生、爱情的残破景象。看起来盘根错节相当复杂,入眼后却满是荒芜,令人唏嘘。众所知周,《倾城之恋》的结局是完满的,这是张爱玲对自己人生的期许。但事实上生活却留给她一杯冷冷的隔夜茶,令她不得不目送胡兰成的背影渐行渐远。“诗清只为饮茶多”,张爱玲用有情和无情的文字来描写人世间的浮生若梦,而表现这一抽象概念的就是一杯滋味独特的茶。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不动声色将茶韵都写入作品中,其辞藻并不华丽,但透骨三分寒,意味深长,其中写尽了人世间的男欢与女爱。张爱玲就是这作品中的痴人怨女,作为一个女人,张爱玲是渴望温暖港湾的,她甚至不会计较太多,只为心有所属。于是乎,胡兰成就成为那杯热茶,成为张爱玲以为一生情感的依靠。但是,胡兰成并非善类,他是浪子一个,这与张爱玲想要的恰恰相反,胡兰成不是一杯热茶,他不能给张爱玲一生一世的岁月静好,也不能成为她此生注定停靠的港湾,这也是《倾城之恋》这部作品创作的灵感所在。

在张爱玲看来,她的人生正像这杯冰冷的残茶,因为家不曾暖、爱不曾尽,洋溢的才华仅仅是留给他人的喧哗。所以张爱玲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就是那份最极致的孤独。在创作《倾城之恋》后,张爱玲更喜欢独处了,甚至有些自闭,在去美国以后,她闭门谢客,伴随她生活左右的只有文字和茶,还有她对于生活的从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张爱玲依然将这份从容留给世人。

(三)安徽情——黄山茶

在张爱玲的一生中,其安徽情结非常浓重,这也是她一份特殊的情结,为何产生这份情结还要追溯到她去美国以后。当时在与挚友初次拜访胡适时,胡适为他们沏了一壶黄山毛峰,而且胡适夫人也是安徽人,这令张爱玲忽然产生了一种极为强烈的时空交错感,恍若隔世。

胡适为他们所泡的黄山毛峰就是非常有名的安徽茶,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安徽。虽然说张爱玲从未去过安徽,但却因此而产生了一种浓浓的安徽情结。因此纵使张爱玲身处异乡,一杯黄山毛峰便能将其拉回祖国,心生无限感慨。实际上,张爱玲与安徽并非毫无关系,因为她的祖母就是地地道道的安徽合肥人,而且张爱玲家赖以生存收租的田地也在安徽,因此后来才有了张爱玲的安徽情结,创作了《创世纪》《金锁记》等与安徽相关的小说作品。

在张爱玲手中,汤色碧绿的黄山毛峰令她爱不释手,在水汽蒸腾凝结之间,绿叶上下沉浮微妙,这些都勾起了身处异乡的张爱玲的祖国情结。其中也包含了张爱玲的童年回忆以及安徽情结。在读者看来,安徽黄山毛峰的茶香非比寻常,因为它在爱茶人张爱玲的笔下妙笔生花、风情万种,这其中不仅仅有悠悠飘散的爱情香,也有层层积淀的人生味,更有脉脉流淌的安徽情。

张爱玲的茶情结非常丰富,不仅仅是安徽情结,通过情结也能透视张爱玲对于人生的理解。例如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张爱玲描述了娇蕊手中变化多端的茶,她是拿茶来调情专哄振保的,不必赶着喝。娇蕊情绪变化多端,令人捉摸不透,但是,娇蕊是心怀鬼胎的,她通过茶来诱惑男人。在小说中,绿茶的出现映衬了娇蕊的小心思,茶叶满满地浮在茶汤表面,而振保双手捧着茶杯,只是喝不进口。他两眼望着绿茶,眼前的女人却在想着其他什么事。娇蕊的媚笑瞬间就能让振保动力全无,因此他踌躇半日,目的只是为了找出与娇蕊同房却不必自责的理由。

可以看出,通过茶事描写来刻画人性是张爱玲所擅长的,同时通过大量的动作、眉目传情也能看出无论是娇蕊抑或是振保都并非简单之辈,二人各怀鬼胎,各自筹划着如何将对方斩于马下。在这一调情博弈过程中,茶被展现得颇具吸引力,而张爱玲对于喝茶细节的敏锐感受也非常出彩。直到最后,娇蕊离开之前将残茶一饮而尽,将嘴里的茶叶又吐到栏杆之外。这表现出了娇蕊一意孤行的心意,将准备狠狠地爱一场的决心展露无遗。

再看《半生缘》,这是张爱玲一部非常经典的小说作品。小说刻画描述的是世钧与曼桢的半生缘,二人的情感也始于一杯茶。但是这杯茶无香无味,且没有茶色,代表了二人平淡的爱情。在小说中,张爱玲运用了旁敲侧击的方法来淡然落笔,例如曼桢在小说中说道:“茶杯里涮一涮吧,这茶我想你们也不见得要吃的。”这种将茶淡然处之的情绪像极了她与世钧的爱情,细腻且有韵律。在小说中,张爱玲更引入了许多饮茶的礼仪,实现了东西文化的融合。例如从收藏茶壶到就壶嘴喝茶、英式下午茶,从玻璃杯冲泡、用盖碗喝之到洗筷子、塞耳朵眼以及杯沿的胭脂渍等令人低回不已的细节里,不难找到她对茶的喜爱。而通过曼桢、娇蕊、银娣和丁阿小这些人物,读者也会发现,其实,张爱玲比任何一位作家都更像茶人,更懂茶。

三、结语

本文中就张爱玲小说中的茶事描写,解读了她谈人生的“茶中三味”。在张爱玲看来,一杯香茶在手,就代表了她生活的全部,其中的悲欢离合、恋慕痴想、人生滋味一应俱全。张爱玲虽然才华横溢,但她却完美割断了与家庭的关系,孑然一身,唯有文字与茶相伴。所以张爱玲的人生终究是一杯苦茶,她将这杯苦茶写进了书里,或许懂她的人,可以品出丝丝回甘,懂得她的人生苦与甜。

[作者简介] 王玉凤,女,汉族,甘肃民乐人,喀什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SkYzixIFnFvg7poXskl+chyvt4gu9Mbylek/wLRUyyjpF1P7MiEVcv11ysX4Yoh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