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文学观察 //

从生态女性主义分析工业革命时期乡村女性的困境与反抗
——以《德伯家的苔丝》为例

◎李苏乙

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是一个受到父权压迫的女性形象,她的贫困和弱势地位使得她被迫服从男性的意愿。她的境遇在某种程度上与当时的自然环境相似。在小说中,自然环境也受到了破坏。而这种环境破坏和性别压迫紧密相连,它们都是由父权制度的压迫导致的。鉴于 20 世纪 70 年代诞生的生态女性主义和该小说中传达的对女性、环境的悲悯和关注高度契合,本文选择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以苔丝的乡村女性身份为切入点,进而分析工业革命时期乡村女性的困境与反抗。

一、生态女性主义的概念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权运动和生态运动结合的产物。1974 年,法国女性主义者弗朗西丝娃·德·奥波妮在《女性主义·毁灭》一文中最先提出了“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概念。她提出女性必须行动起来,同时捍卫自己和地球的权利,且这两种需求必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态女性主义以生态理论为基础,对父权制世界观进行了颠覆性的批判,强调应当摒弃二元论思维、等级制观念以及统治逻辑。女性和自然被认为是社会文化的对立面,对于一个男性来说,他所拥有的所有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要素都是通过排斥自然和女性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因此,生态女性主义呼吁去质疑那些早就被人们接受和固化的价值理念,提出我们应当抛弃人类中心主义和男性中心主义,勇敢构建体现女性价值的新的和谐社会。

二、苔丝作为乡村女性与自然的关系

(一)与自然的亲近关系

生态女性主义与其他环境伦理学派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强调女性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与自然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当苔丝被奸污后,她被社会误解、排斥,她将自己封闭起来,孤独苦闷的她只能从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解脱,在这个时期的苔丝仅有的活动是天黑以后在森林里漫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在丧失幼子后,苔丝在奶牛场找到了一份挤奶的工作,在这里,她不再总沉溺于痛苦和自我怀疑,而在自然与劳动中汲取生的希望和力量。

(二)命运和自然的联系

大量自然景物的描写是作者哈代塑造人物、传递人物思想活动的基础。在这部小说中,对自然特征的描写自始至终贯穿在情节中,同人物心理动态的描写形成有机的整体,相互关联映照。当家里唯一的马死去的时候,苔丝明白这意味着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断了,而随后暗淡无光的环境描写似乎也更映衬这份凄惨与无助,也预示着苔丝即将到来的可悲命运。

而当苔丝失去贞洁时,哈代则将黑夜中布满雾霭的森林作为事件发生的地点,这是一个相对寂静隔绝的环境,当周围的光和声响都渐渐消失,苔丝也终将留下她此生最大的伤痛。

三、苔丝和自然的困境

(一)苔丝的双重困境

1.作为乡村女性被资本主义压迫

苔丝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所遭受的压迫,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中农民阶级的贫困和弱势地位。19 世纪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农村原有的生产方式被机器所取代,许多小农经济随之破产。老马“王子”的死直接导致了苔丝一家人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来源。这正是小农经济在资本主义经济压迫下的脆弱性。不仅如此,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渗透到农村土地所有制问题,资本蚕食农耕田地,导致农民无地可耕、无处可住。因为苔丝父亲的去世,家人居住的房子到期,所以一家人无处安身。

在小说中,苔丝的命运表现出了当时英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阶级和身份歧视,哈代用特有的形式描写男权主义下女性受控及自然被征服的情形,真实再现工业文明与传统文明碰撞下女性艰难求生的场景,体现出作者对女性、自然二者独特关系的理解。

2.作为女性被父权压迫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还受到了父权社会的压迫和限制,而这样的压迫来自各个方面。

第一个原因是维多利亚时代贞洁至上的价值观和宗教道德观。当时的贞洁观是被父权制用来束缚、驯服女性的工具。整个社会主张用贞洁来衡量一个女人是否忠诚,要求女人要绝对“纯洁”,否则就是罪孽的化身,女性要绝对顺服、听从男性的命令。正是在这样的观念的驱使下,苔丝被强奸后不断遭受来自外界的指责、批判和指指点点。苔丝本人也常常进行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而苔丝人生中亲密的男人共有三位——父亲约翰、亚雷和安吉。读者只有了解所有事件,并有意识地重构它们,才能真正理解故事。虽然呈现的方式不同,但这三位男性无一例外都是造成苔丝悲剧命运的凶手。父亲约翰是个穷小贩,但面对家庭的困境,他好吃懒做、贪图享乐。在得知自己是没落的旧贵族后代后,他立马耀武扬威地去酒馆里喝得醉醺醺,导致苔丝不得不替父亲赶车,结果因为疏忽害死了家里唯一的马匹。出于虚荣,他又让苔丝到远房亲戚家去认亲,一心希望苔丝可以嫁到贵族豪门,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亚雷则是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从见到苔丝起,他就对苔丝图谋不轨。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欺骗苔丝,并最终强奸了单纯善良的苔丝。他视女性为玩物,并丝毫不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是作为直接造成苔丝悲剧的亚雷,在多年后摇身一变成为一名牧师,道貌岸然地向人们宣传基督教观念。当苔丝再次偶遇他时,他故技重施频繁骚扰苔丝,企图再次占有她,把她当作自己的私人财产。

安吉是给过苔丝希望和爱的人,但也是再次把她推入深渊的人。虽然安吉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但他深受现代哲学的影响,并接触到进步思想。在他看来,苔丝是最理想的妻子,所以他不顾宗教和世俗的观念向她求婚。然而,他又深受当时的道德观影响,用女性贞操的枷锁束缚苔丝。在新婚之夜得知苔丝的过去时,他并没有接纳苔丝。面对苔丝的恳求,他也依旧认为因为苔丝失贞了,不再是他心里那个纯洁的存在了,所以选择远走巴西,让苔丝陷入无尽的痛苦。

(二)自然的困境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自然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在小说中,自然被描绘为一种纯净和美好的力量,但同时也受到了破坏和摧残。首先,苔丝的家乡是风景优美的农村地区,许多人都是靠种植农作物来维持生计。然而,为了获得更多的收成和利润,一些农民还砍伐森林和开垦土地,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对野生动植物造成破坏。而这在书中也可见一斑:

The n a r r o w la n e o f s tubble encompassing the field grew wider with each circuit...and they were every one put to death by the sticks and stones of the harvesters.

(笔者译:环围着田地的狭窄的麦茬小道逐步加宽……它们一个个被收获的农工用棍棒和石头打死。)

四、苔丝的女性意识和反抗

苔丝是一个充满女性意识和反抗意识的人。她对于性别角色和婚姻制度等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一)对传统婚姻观念的反抗

在当时的社会观念中,女人不过是男人的附属物和私人财产,但苔丝认为婚姻不应该是女性唯一的出路。因此当苔丝的父母都想让苔丝找富裕的远房亲戚认亲从而嫁给绅士改善生活时,她不愿把婚姻当作自己谋生的工具,而情愿通过去给他们工作谋取一份收入。在被亚雷强奸后,她母亲提出一定要让亚雷娶她,这样才能掩盖她的“道德污点”,苔丝依然坚决地表示,这或许是所有其他女人会做出的决定,但绝不会是她的决定。她宁愿自力更生,也不愿用婚姻去粉饰太平。她选择自力更生,一心想靠劳动改变生活并走出困境。

(二)对社会制度的反抗

苔丝不愿意被视为弱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获得自由和尊严。在安吉回心转意找她和好时,苔丝深知自己早已没有回头之路可走,她回想起自己受到亚雷的种种欺侮,对自己无助的命运深感悲愤,终于拿起武器狠狠地挥向了亚雷并杀死了他。这也是长期受资本主义经济、父权压迫的苔丝以生命为代价对权威和专制发出的重重一击。在抓捕她的人到来时,她也不再恐惧什么了,只是平静地说:“我准备好了。”她终于不再受任何人的压迫和指责,获得了精神的自由。

苔丝的反抗意识是她在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坚定、勇敢和无畏的态度。尽管苔丝具有一定的反叛精神,但最终她还是没有成功。她依旧难以打破资本主义、男权社会给她带来的枷锁,她的自主意识依旧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安吉因为她曾被奸污过而选择离开她时,她下意识把安吉的选择合理化,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误,无法真正摆脱男权社会对她的影响。作为社会这个不停运转的机器中的一枚小小螺丝钉,苔丝只能被父权、资本无情地推动着向前,不断向悲剧的结局走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德伯家的苔丝》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把自然和女性命运融为一体,讲述两者在父权、资本主义社会压迫下的困境和反抗,启发人们关心女性命运,保护自然,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而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应该更加意识到保护自然、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重要性,为建设一个性别平等、尊重文化多元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社会共同努力。

[作者简介] 李苏乙,女,汉族,福建泰宁人,福建师范大学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英语(经贸)。 0Du+fzCocMVxA6upbanrXhUQ2ckhXDz/zIAYg7/ydnAkV/TNKSSu+x7VlqWfWc1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