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文学观察 //

《鲁滨逊漂流记》的权力话语研究

◎王亚文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被普遍认为是 18 世纪早期最具代表性的英国作家之一。他被赞誉为“小说之父”,也被认为是“第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笛福的小说以其逼真的描写著称,他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英国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为依托。尽管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被一些评论家批评叙事不连贯,但它仍然为作者赢得了现实主义作家的声誉,并为作者赢得了“形式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标签。

《鲁滨逊漂流记》来源于一个真实事件: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Alexander Selkirk)在胡安·费尔南德斯岛(Juan Fernandez)生活了四年,直到 1709 年获救。该小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编,讲述了一个年轻人鲁滨逊·克鲁索为了寻求冒险,开始了一系列的海上旅行,不料遭遇了海难,在返回英国之前,他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在鲁滨逊的几次冒险中,他的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价值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与 18 世纪英国的历史背景(如英国是世界帝国及其中产阶级的兴起、奴隶贸易的猖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文本中英国潜在的权力话语昭然若揭。

《鲁滨逊漂流记》自 1719 年出版以来,引发了评论界的激烈争议。对于这部小说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称其为商业小说,有人视其为儿童启蒙书,还有人将其看作是殖民主义文本。直到 20 世纪中后期,它才被不同时代的评论家们不断地进行再创作和解构。进入 21世纪,评论家们开始热衷于从生态学和后殖民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然而,从权力话语的角度全面而详细地研究该小说的评论家并不多。因此,本文将对《鲁滨逊漂流记》的权力话语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一、权力话语介绍

米歇尔·福柯对权力和话语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在任何社会中,话语的生产是被一些程序所控制、筛选、组织和分配的,它们的作用是转移其权利和危险,应付偶然事件,避开其臃肿麻烦的物质性。”为此,社会使用四种策略来控制话语,第一种策略是排斥,主要体现在言语排斥,如主流语言对其他话语的排斥。第二种策略是对话语的解释进行控制。第三种策略是对话语使用者施加限制。第四种是以社会推行话语,教育则是这种策略的最佳体现。“任何教育都是集知识和权力于一身,来维护和修改社会对话语的支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的语言运用和对“野蛮人”的话语控制强烈突出了他的权利及等级意识,尤为体现出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这种话语并非仅代表个体主体性,而是涉及社会和政治权力的不同层面。特权者确定通用语言并决定其使用规则。鲁滨逊在小说中表现出的权利与主体性实质上隐含了 18 世纪英国的权力话语表达。

二、《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个人主义

文中体现的鲁滨逊的个人主义暗示了 18世纪英国社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首先,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这足以体现鲁滨逊的个人主义,这与西方国家所强调的“大写的我”相似。在小说开篇,鲁滨逊进行了自我介绍。他所运用的语言暗示了一种等级权威和绝对个人主义:“我生于 1632 年,出生于约克城一个尚可的家庭,虽然并非本土人,我的父亲来自不来梅(德),最初在赫尔(英)定居。他通过贸易赚得丰厚的财产,后来放弃了生意,在约克定居,随后娶了我母亲,她的家族在那个国家被称为鲁滨逊,是一个极好的家族,因此我被命名为鲁滨逊·克罗伊茨纳尔。然而由于英格兰语言中的常规演变,我们现在被称为——事实上,我们自己也称自己为——克鲁索(Crusoe),因此我的伴侣们总是这样称呼我。”

鲁滨逊使用的语言是自信和具有权威的,这在潜意识中建立了一个等级秩序。在以上鲁滨逊自我介绍的原文中,他用了三次形容词“好”来表示他家庭的富裕和他的骄傲。小说一开篇就暗示了鲁滨逊的优越感,为其后来征服所谓的“野蛮人”(美洲印第安人)和野生动物埋下了伏笔。鲁滨逊在这里使用的语言不仅体现了他的个人权威和优越感,也暗示了作者想要建立个人主义和等级制度的权力。作者的表达和思想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因此,鲁滨逊的个人主义无疑反映了英国整个社会的个人主义观念。不仅如此,鲁滨逊的个人主义还体现在他的“流浪倾向”。尽管他的父亲反对他大胆的冒险计划,并给了他严肃而中肯的建议来阻止他的计划,他仍固执地对所有好的建议、对他父亲的恳求甚至命令充耳不闻。鲁滨逊已经被疯狂而根深蒂固的财富观所淹没。他渴望创造自己的财富并实现自我成就,这极大地反映了他的个人主义。小说文本所体现的话语也反映了 18 世纪整个英国社会追求个人幸福和利益的理想。此外,在金钱的诱惑下,鲁滨逊将可怜的小黑奴佐立的自由出卖给一位葡萄牙船长。佐立对鲁滨逊忠诚至极,并帮助他逃离奴役。鲁滨逊曾承诺要使佐立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与他一起环游世界。然而,他背弃了自己的誓言,出卖了这个可怜的男孩,甚至赞同将他改变为基督徒的要求。然而,当鲁滨逊遭遇风暴并陷入他最初称为“绝望之岛”的困境时,由于没有帮手和伴侣,他对出卖佐立感到万分后悔。由此可见,鲁滨逊可以被视为英国个人主义观念的典型代表。

三、《鲁滨逊漂流记》中的资本主义

鲁滨逊在文中所体现出的资本主义思想隐含着 18 世纪英国的资本主义价值观。首先,鲁滨逊的冒险精神代表了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形象。那一时期,笛福和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人都投资了海上贸易事业,他们宁愿以舒适且简单的生活来换取冒险和可能的财富。笛福所虚构的人物鲁滨逊便是当时迫切渴望通过商业投资及冒险跻身上流社会的中产阶级的缩影。鲁滨逊不满足于现状,甘愿冒险。他的父亲代表了保守资产阶级的形象,反对儿子冒险。父亲给了他严肃而中肯的忠告,试图劝告他注意回避已经预见到的潜在危险。然而,鲁滨逊却一心沉迷于出海后的自由和更大的财富前景。他本可以享受生活的安逸和快乐,但他更向往征服更宽阔的天地与世界。鲁滨逊强烈的开拓精神及资本主义冒险精神可以看作是 18 世纪欧洲社会价值观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当鲁滨逊被困在孤岛上时,他并没有绝望。作为一个有经济观念的资本主义者,他尽可能地利用岛上的各种资源。他砍树建造小屋、吃野生动物的肉,种大麦和玉米做面包、养山羊喝奶等等。此外,在鲁滨逊的眼中,以人的生命进行交换并没有什么道德问题。小说中对鲁滨逊贩卖黑奴的描写实质上也是当时英国整个社会对奴隶买卖的态度。奴隶贸易肆意横行,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一环。作者在对鲁滨逊的描述中写道:“他甚至还有一个更大的愿望,他期待对这个孤岛能有一个更完美的发现,期待挖掘出其他意想不到的可利用的东西。”当谈到鲁滨逊的财产时,他是这样讲述的:“你要知道,现在我在岛上,可以说,有两个种植园:一个是我的小防御堡垒即帐篷,它在垒着岩石的围墙下,帐篷后面便是洞穴,并且我已经把洞穴扩大成了一个接一个的房间或洞穴,这便是我另外的种植园。”他利用岛上的一切原始条件来生存。此外,为了高效地工作和记录自己的生活,他创造了一种记录时间的方式。他立了一个方柱,每天用刀刻一个凹口,每七天刻一个长一倍的凹口,每一月刻一个再长一倍的凹口,从而创造了自己的日历。他所做的一切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吃苦耐劳、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小说文本所体现的话语实际上是欧洲社会资本家的理想化身。

四、《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

小说文本中鲁滨逊的殖民主义思想体现了18 世纪英国的殖民主义。首先,鲁滨逊的殖民主义思想体现在他对其所在孤岛的控制上。在占有了岛上各种资源后,他总是幻想自己是这片领域神圣的国王和领主。鲁滨逊把自己的帐篷称为他的“王宫”,这一点尤为体现出他的殖民主义思想。鲁滨逊对岛屿最明显的控制体现在他的“山顶”和“透视镜”上。这个“山顶”就像一个观察哨,可随时感知周边一切的危险情况。鲁滨逊总是爬到“山顶”上去观察那些“野蛮人”的活动。正如他所说:“我爬上了山顶,不过,我不能让我的头露出小山来,这样他们就根本看不见我了。在这里,我借助透视镜观察……”“山顶”和“透视镜”类似于米歇尔·福柯提出的“全景主义”。岛上的“野蛮人”和周围环境都在权力的主人鲁滨逊的监视下。事实上,小说文本中所显示的权力话语暗示了 18世纪英国殖民和扩张的野心。除此之外,鲁滨逊努力教鹦鹉和在他眼中为“野蛮人”的“星期五”学会英语,也可以反映出鲁滨逊的殖民主义思想。在救了“野蛮人”的命之后,鲁滨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野蛮人”知道他的名字是“星期五”。鲁滨逊教“星期五”说“主人”以及“说‘是’和‘不’”。他对这个处处顺从他的“野蛮人星期五”感到十分满意。语言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对美洲印第安人语言的颠覆表现了鲁滨逊想要统治他人的野心,这实际上代表了 18 世纪英国殖民主义的野心。不仅如此,“星期五”所信奉宗教的转变也可以揭示鲁滨逊的殖民主义思想。在把语言教给“星期五”之后,鲁滨逊开始教导他认识上帝。三年之后,这个“野蛮人”已经成为一个甚至比鲁滨逊还称职的基督徒。小说文本中隐藏的监视、语言和宗教都隐含着英国整个社会的话语权力,这无疑表达了 18 世纪英国扩张以及殖民主义思想。

五、结语

综上所述,鲁滨逊的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思想显而易见,其暗含了 18 世纪英国社会的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通过对《鲁滨逊漂流记》中权力话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文学文本在体现传授知识功能的同时也包含了权力话语的基本表达。

[作者简介] 王亚文,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翻译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 4MKPExn5d3K42tQkBgTmG8gFHX6shgVbaNwdMUC6+Exr/1Q7yXnM3n0sqoF5DNU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