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文学观察 //

电视剧审美转型与电视文学发展

◎万建永

电视剧的审美发展具有曲折性和丰富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电视金鹰奖、白玉兰奖等奖项的评奖标准越来越高,电视剧审美也逐渐开始转型。电视文学中的审美心理是非常复杂的,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要求千差万别,即使是面对同一类节目也不例外。同样,不同的观众对同一栏目的欣赏感受也不尽相同,这是由于观众对电视文学在审美心理上的差异。

一、电视文学范畴的延展

电视文学是一种通过声音和图像的结合来展现文学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对电视文学的定义是用声音和绘画相结合的方式来表现文学作品,比如电视诗歌、电视散文、电视小说等。该定义非常重视电视文学的文学性,在节目中,尽可能地对原作的情感诉求进行解读,采用原作品语言来表达,在欣赏的过程中让观众与作品发生共鸣,从而感受到文学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大家所理解的电视文学,除了电视诗歌、电视小说等常规电视文学节目之外,还包括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等。特别是电视剧的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延展了传统电视文学的范畴,使电视文学能够展现出更多的精彩。

二、电视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电视文学的兴起

20 世纪 60 年代,电视文学开始兴起,其中以《小英雄雨来》《故乡》《电视散文诗歌》等作品为代表。在那个时代,声音和图片的结合,将文学中的情绪和精神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电视本身的限制以及当时人们生活的简单平淡,电视文学在短时间内成为一种主要的文化消费方式,尤其是电视小说、电视文学报道。

(二)尊重原著,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的流行

20 世纪末,传统电视小说逐渐消失,只有电视散文和电视诗歌还在激烈的竞争中挣扎着前进。在此期间,电视文学的性质也在逐步地发生变化。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电视内容的日趋丰富,电视文学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在此过程中,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的流行,对传统电视文学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从更广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电视剧和小说的结合,已经占据了观众的消费市场,比如《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梅花三弄》等,它们都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经典作品,大多是以武侠和爱情为题材。

当时,即便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也都更注意与原著的一贯性,在改编时,更多地尊重原著的文学特征,更多地关注原著的情感和心理层面。

(三)随意改编,由穿越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的兴盛

伴随着穿越小说的崛起,电视剧也进入“穿越时代”,这个时候的“电视小说”,只能算是一部“初稿”,因而对其进行的改编,更加具有随意性,受到更多关注的是情节美感与冲击力,忽视了作者所要传达的情绪与精神。在《步步惊心》《花千骨》等一系列电视剧火起来之后,以小说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逐渐占据了主流,比如《青云志》是由小说《诛仙》改编而来,《旋风少女》则是由“旋风百草”系列小说改编而来。这一切都在颠覆传统的影视作品改编,有的电视剧更是把原本的影视作品给改了个底朝天。

在这一进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尊重原著,根据小说情节改编的电视剧,比如电视剧《水浒传》,在“林冲风雪山神庙”这一情节中,林冲拿着一杆枪在雪地里狂奔,这一幕就是根据原著中的情节,将故事和背景融合在一起,让观众感受到了原著中表达的情感。

(四)电视文学的回归

在后续发展过程中,电视诗歌、电视散文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一大批优秀的电视文学节目从荧屏上消失。也有些节目积极地寻求改革,用节目改版来给节目加入更多的社会要素和娱乐要素,以适应人们的不同需要。比如,在散文诗歌欣赏中,邀请作家、知名评论家来分析解释作品,用更加丰富的节目形式来获得收视率,从而让电视文学可以更好地发展。总体来说,在以收视率为标准的市场经济时代,狭义上的电视文学明显不具备优势。

2022 年金鹰奖,获奖最多的就是电视剧《人世间》。它通过直接引用原著来诠释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打造出小说描述的场景,这可以说是一种对电视剧改编的创新,也算是一种对电视文化的回归。总的来说,当前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类节目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迷后开始重新焕发生机。基于诗歌、散文的综艺类节目也开始被一批年轻观众所喜欢。观众结构的变化也为电视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应该对电视小说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以便这种艺术重新回到电视文学的顶峰,并且保留原来的文学特征与情感。

三、电视文学审美的心理发展分析

(一)观众对电视文学的热爱

在电视文学产生的初期,大众的审美心理领域就是对文学的一种最简单热爱,以及对文学内涵的深刻理解,他们从画面和声音中寻找并感受文学作品传达出来的情感、思想等。这一时期的电视文学,既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又显示出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魅力。以电视剧《孔乙己》为例,它完全反映了小说中的思想,整部剧和原作几乎没有区别。又比如《最后一片叶子》用哭泣的蜡烛、昏暗的灯光和油画描绘了一位穷困潦倒的画师,他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文字描述的场景被详细地展示出来,配合背景中的朗读,将这本书原本的文艺气息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可以深入地感受到这本书所要传达的情绪。这一阶段的观众对电视文学的审美观呈现出一种质朴、淡雅的心态,他们在欣赏过程中更加关注内在感情的传达与表现。

(二)电视剧审美的娱乐化转型

随着电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电视文学的发展空间变得非常狭窄,许多收视率不高的电视文学节目都被砍掉,留下的电视文学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比如,在电视小说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发展成了由小说改编影视作品,但是剧情往往与原著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相当一部分小说的风格、结构、意蕴都很难在影视作品中表现出来,因为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更侧重于对情节和事件的刻画。

深度挖掘的缺乏,电视节目与原著在意境、语言、气氛上有无法跨越的“代沟”,使许多节目一时能博得一笑,事后却很难对观众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许多人把现在由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称为“演绎”小说。这种转变也使观众的审美心态发生了很大改变,即观众对电视文学中的文化元素逐渐淡漠,更多地沉溺于故事情节和偶像形象。此外,穿越小说、玄幻小说的崛起,也引发了这类影视剧的改编热潮。目前,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反映出当代人对电视文学的娱乐性需求。有些观众在看节目时,并不是在感受文学本身,而是更加关注一些暴力、滑稽、浪漫的剧情,除此之外,他们对于演员颜值的追求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三)找回电视文化的内涵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大众对电视文学的审美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些观众不再关注其文化内涵,不再关注其思想感情,而是倾向于娱乐化。这种审美观的改变导致了某些经典的文学艺术形式的失范,不利于优秀的文化、思想、高尚的精神等正面的东西在电视文学中的传播。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许多年轻的观众在欣赏完由某部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之后,会回过头来重新阅读这部小说,从中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内涵。那么,未来电视文学的发展就有可能从这些人身上找到潜能,重新找到一份深刻的、值得大众回味的文化内涵。

四、电视文学在大众审美心理发展中应承担的使命

电视作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中心阵地,不管信息和网络多么发达,它仍然是当代人日常生活中无法替代的一部分,而电视文学正是以展示文学、传播文化和精神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它在现代社会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在某一个时期节目收视率的巨大压力,许多电视文学作品已经丧失了传统优秀的内涵;同时,伴随着电视市场的商业化,电视文学也更注重“商业性”“娱乐性”,而使得它丧失了原本最有价值的“文化体验功能”。而电视文学在经历了一定的挫折之后,就陷入了“平庸”的状态,没有新的创作,没有新的题材,这就造成了目前电视文学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严重不足。

不管现在的电视文学变成什么样子,它在我们国家的电视业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可能被抹杀的,它所带来的精神体验也是其他电视节目所不能企及的。在当今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所缺乏的是一种用心去品味文学、去体味文化的精神,如果能够与现代人对于文学的要求相结合,制作出具有创新性、时代性的电视文学栏目,突出电视文学的传统美学,那将是我们今天电视业的一件幸事。

五、结语

虽然,现代人对电视文学的审美心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甚至将其原本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扭曲”,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隐藏在这种现象下的人民群众对于质朴文学的需要,并与当前大众电视的审美心理相结合,不断充实质朴文学的内容,让质朴文学更好地屹立在艺术的舞台上,展示出它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万建永,汉族,男,河南开封人,湖南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三级文学编辑,硕士,研究方向为电视文学艺术。 pMFskO6SBbUooFbbPzFCP2qxHoOy8HvFo/940NYENsbvXrtpwfVjD64Vn/5ilch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