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文学观察 //

《道德经》中的幸福观及其时代价值

◎许 飞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人们从各种经典著作中汲取关于幸福的要义。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道德经》中就蕴含着关于幸福的一系列有深意的观念,比如不求盈满、不争、守静、守朴、知足,这些观念可以让我们反思生活,反省自己,追求内在的、长远的、安宁的幸福感,并由此启示当代人去学习和拥有“懂得知足、为而不争、清静质朴”的幸福观。以这种宁静致远、深沉朴素的幸福观为指导,人们可以在喧嚣的日常生活里沉淀出真正的幸福。

万千各异的世界,每个人都有独立的身躯和灵魂,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各有不同。商人希望赚得盆满钵盈,穷人只愿生活稳定安康,统治者致力于国泰民安。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幸福的追求,幸福是个人欲望得到满足,是对现实中不可实现的理想的向往,是对现状持续的欣慰。那么,通过《道德经》,我们又将看到不一样的幸福观。

一、《道德经》中的幸福观

《道德经》是中国古典哲学经典著作,全书仅有五千多字,但内容却极其丰富,涉及军事、政治、人生、哲学等多方面。“幸福”一词,在《道德经》中并未被提及,甚至在中国古典哲学中也并未有这一概念,但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道德经》中对“幸福”的诠释却令人深省。

(一)幸福——不求盈满

《管子·白心》有言:“日极则仄,月满则亏。”意思是太阳到了最高的地方以后就会开始往下走,月亮到了最圆满的时候紧接着就要开始亏缺。这就告诉我们,凡事不能过于追求盈满,盈满是成功与失败的转折点,盈满之后就是衰落。

《道德经》里也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意思是大道是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象的,假使我们按照大道的规律做事,大概就不会要求自己把事情做到十全十美的状态了;后面紧接着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即如果我们非要把事情做到十全十美的状态,那还不如立刻停止做这件事。由此可见,“不求盈满”是《道德经》中关于“幸福”的一个重要原则。过于追求盈满就等于愈发向衰败靠近,其结果并不是想象中的会得到盈满,而是走向衰败。

《道德经》在第十五章里还解释,把握了大道的人,做事情是不会追求盈满的,恰恰是因为不去追求这种盈满,才能够保持原有不盈满的旧状态,留有一定的余地,进而从中受益。就好像当事物运转到一定的发展状态的时候,自然就会朝相反的方向运行,花草茂盛到最盈满的时候就会慢慢开始枯萎,人强盛到极限就会衰亡。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事物必然遵循的道理。作为处世智慧,这句话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二)幸福——不争

《道德经》中由“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进而提出“不争”的思想。以水为例,水滋养万物却不同万物相争,这是最高的道德境界,这与道相符,因为道支配着万物,如果没有道,万物将无法生存。道的恩惠可以说是很大了,然而道却不与万物相争,也无所恃。因此,统治者只有做到不争,才能像水一样滋养万物,只有敢于付出,才能造福百姓,只有像上善的水一样不争,才不会有什么过错,才是顺应大道的,只有顺应大道,才能得道。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又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即只帮助别人,不与别人争名夺利。这是《道德经》中的一个重要处事原则,这个处事原则在现实生活中能帮助我们减少很多烦恼,正如《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所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现实生活中因为利益发生的冲突占大多数,但是如果做到不争,就能避免大部分的麻烦。当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争是极其不容易的,因为大家都在“争”,争面子、争功劳、争机会,想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独善其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难。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辨析,不争,并不是不思进取、消极懈怠,而是我们应该保持“清静”,了解内心所求,回归自我,不被虚名浮华所裹挟,不被名声利益所熏心,专注于内心所求,保持“清静”、保持“不争”,如此便能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至高之境。

(三)幸福——守静

保持内心的宁静清明,是《道德经》中对幸福的又一大倡导。因为内心宁静,就能看事情看得通达明白、思路清晰,就能少犯错。只有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才能不受嘈杂世界的纷扰,才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最后才能清静无为。因为坚持了清静无为,所以才能用清心寡欲的心态去看待万变中的世界。不管是富贵、贫贱,还是生死,只有看清其中的循环往复,懂得其中永恒不变的道理,最后才能得“道”。

“悠兮,我自然”是一种极高的生存状态,守静到一定的境界,就会达到“我自然”的本然状态。本然状态是最原始也最难达到的状态,因为人会受现实欲望的驱使,受到现实世界的诱惑,很难守住本心,很难维持原本自然的状态。越想去追求没有的东西,就越容易动心,自然的状态就会受到破坏;一旦自然的状态被破坏,那么想要再回到原本就有的自然的状态,就必须坚持“守静”。

《道德经》里进一步说明了“守静”的重要之处:“重”是“轻”的基础,“静”是“躁”的根本,只有看到了“静”这个根本性的东西,才能“以静制动、以静制躁”。“静”到一定境界就不会“有欲”,因为“无欲以静”,人们就会各自“得道”。

(四)幸福——守朴

质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品格,质朴的生活方式、质朴的行为处事、质朴的思想观念是被大家所倡导的。《道德经》第十二章有言:“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因为绚丽的颜色会使视力衰退,美妙的音乐会使耳朵变聋,各种美食会损害我们的味觉,一味地追求享受只会对我们有害无利,所以才说,圣人不追求耳目的享受而只求吃饱肚子。

一方面,保存内心的质朴,减少我们的私心,降低我们的欲望,这是“得道”必不可少的措施。我们应保守我们的本真,怀抱我们的质朴,不被物欲所控制。所以说,圣人会去掉那些过分的欲望和言行,因为担心过分的言行会造成不好的结果。过分的欲望必会造成过分的追求,过分的言行必会造成过分的反噬。只有保持内心的质朴,才能向大道靠近。

另一方面,“守朴”就意味着“节俭”,节俭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无论是对于个人的人格修养还是事业成功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这里所说的节俭包括精神节俭和物质节俭,“夫唯啬,是谓早服”,处理人事和对待自然只有由“守朴”到“节俭”,才能在困难来临之际及时服从于大道;只有服从于道,才能“得道”。

(五)幸福——知足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言:“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意思是知道满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不畏艰难努力按照大道做事的人是有志气的。俗话说“知足常乐”,可是真正懂得知足,不放任自己欲望膨胀的人却很少。所以很多人活得并不快乐,前方永远有更好的物质、更多的财富、更大的权势在诱惑,不懂知足者,会永无止境地渴求和奔劳,一生都活在对未来的渴望和焦虑中,无法享受当下拥有的幸福快乐。“‘知足’作为老子的又一条道德律令,是以当作保持人生安宁和幸福的准则。”

不管是我们的生命,还是我们的事业,只有懂得知足、懂得知止,才能得到稳定、得到长久。世人大多将名利、财货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所以,孜孜汲汲,他们不知疲倦地去追求、去获得,永远也不会自我满足。但是,我们观察到的现实状况却是,人越是不知足,越是会遭遇灾祸。对某一个事物过于喜爱,必然会为此多加费神费财,最后由喜爱变成了原来不爱的状态,但是花费的时间、财物是无法回来的。一个人积藏的财货越多,等到有了损失时,损失必然也越大。《道德经》里继续解释道,最大的罪过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最大的祸患没有大过不知足的了。所以如果我们懂得满足,那这种现有的满足,才会是我们永远的满足。

知足,是对不可再为的生活的一种淡然欣慰,是对人生起起落落的一种淡然成熟。当然,知足并不是停止大步向前,也不是放弃拥有理想,而是没有太多的复杂欲望和私心,慢慢地看淡一切名利。知足亦是不羡慕自己没有的幸福,不嫉妒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或事,对现阶段的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心怀感恩并无比珍惜。知足是一种淡然的心态,也是一种淡然的成熟;是一种宁静的智慧,也是一种宁静的宽容。只有懂得知足,小的幸福才会越来越大,最后才会得到“幸福”。

二、《道德经》中幸福观的时代价值

幸福是一种满足的精神状态、一种愉悦的生活方式、一种令人向往的终极追求。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独特幸福。在追寻幸福的过程中,想要一帆风顺是很难的,免不了遭遇风风雨雨。通过理解《道德经》中的幸福观,能够给我们许多通往幸福的启示。

(一)“不求盈满”意味着“懂得知足”

物极必衰,月满则亏,这就警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十全十美,如果我们一味追求盈满,必定是有所亏损的。不追求盈满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懂得知足”。亏损与盈满这两者并不矛盾。我们应该学会把握生活中的“度”,过了不行,不及也不行。留有余地的意思是不争那部分可有可无的利益,懂得把握自己手里的那部分,不为了可有可无的“余地”而争夺,这就是知足。“‘知足’的反面就是贪,是永不满足的贪得无厌。贪是人类最大的弱点,也是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衡量幸福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不必用别人的标准来限制自己的幸福。大学生学业有成就是幸福,但要求刚出生的婴儿也学业有成是不合逻辑的,婴儿的幸福是健康温饱。一杯清水就能解决你难耐的干渴,一碗米饭就能解决你难忍的饥饿,为何要去追寻超过你这急需以外的“盈满”?抓住能拥有的才是该做的事情。懂得知足,才能在遭遇困难时懂得停留,静待蓄力,然后勇往直前。所以,我们处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幸福,关键在于你会不会把握精神上的充实,懂不懂现实生活中的知足。

(二)“不争”不等于“消极懈怠”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有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道德经》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念,也是其所倡导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生活处事的原则,要求只帮助别人,而不去和别人争夺什么,不有所图。

不争是我们生活处事的一种淡然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要长久地忍让,也不是让我们消极避世,而是不去大力争论,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对待它。无争,无欲则刚,是将表面所谓的“争”的行为转化成内心的力量。无争则争侧重于心态,而不是赤裸裸的行为或者结果,这可以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不争是为了更好地争,争也是为了不争。当我们站在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何须去争。

想要得到就得先给予,想要“争”就得“为而不争”。不争不是“躺平”,不争不代表消极懈怠。不争是重要的思想准则,但不是让我们不努力,而是实现自己的目标之后不争一时得失,不刻意去显示自己的功绩。《道德经》还提到,不去争夺并不意味着不能成就大事,恰恰是因为你不争的大度与高尚的人格,从而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影响。所以凡事大可不用那么斤斤计较。

(三)清静质朴

清静是个人内心达到平静的一种状态,质朴是个人为人处事的一种方式。大家都醉了,只有我清醒;大家都崇尚富贵,只有我独存朴素之心。保持内心的清静是在众多复杂的情形中保持清醒的最好方式,只有内心做到清静,才不会被利益的糖衣炮弹攻击,才能在其中很好地抽身,而不至于沉陷其中无法自立。对奢华的生活的向往是内心不够“清静”的表现,内心“清静”,生活自然“质朴”。

回归现实,成年人的工作不顺、薪资不足、入不敷出……种种压力全都积压在身上时,就很容易沉不住气,试图用一些超出常规的方法来缓解甚至“解决”这些压力,这样往往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时候对于这些成年人来说,幸福指数很难提高。但如果这时候坚持下去,回到清静的内心,可能就会对目前的处境有不一样的看法和感悟,会找到另一种适合的方式来缓解甚至消除这些压力。

想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保持清静质朴是非常难的事情,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拥有自己清醒的认知,不管身处何种境地,不管所面对的是困难的还是极具诱惑的。唯有将“清静质朴”当成自己生活处事的重要原则,才能在嘈杂的世界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三、结语

《道德经》里主张的“幸福”是“清静自然”,“清静”意味着“不争”,“清静”意味着“知足”,“清静”意味着“质朴”。我们是否拥有幸福,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幸福,而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或者是否一贫如洗。我们只有本着清静自然、知足质朴的原则,才能更加坚定不移地去创造幸福,拥有幸福。

[作者简介] 许飞,女,布依族,贵州纳雍人,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伦理学。 YcsXH0Os5IHwUOgm1LklyJcR81q5n0uOkkW54EkoJ9z8rZFTxSV5Mk+AKFscu+3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