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三种限制性信念:无助感、无望感、无资格感

我们没有觉察的、更深层的限制性信念可以分成三类:无助感、无 望感和无资格感,这些信念会对我们的行为造成干扰,让我们僵化在 纠结、有顾虑或无效的关系状态里。 比如,我们总是感觉自己不被爱,便会在关系中不断地索取,就是为了验证对方是否爱自己。我们还会制造一些场景来验证自己的信念,一旦应验,我们就会产生很多指责和抱怨。

无助感:我得不到帮助。

无望感:我没有希望。

无资格感:我没有价值。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练习,思考一下,在什么状况下自己会感到无助、无望和无资格?

觉察限制性信念练习

当发生__的时候,我会感到无助。

当发生__的时候,我会感到无望。

当发生__的时候,我会感到无资格。

举例来说,很多女强人在脆弱的时候会感到无助、无望、无资格。她们不允许自己脆弱,隐藏自己柔软的一面,这通常是因为她们曾经脆弱过,可是没有得到帮助和支持,所以是无助的;她们在脆弱的时候看不到人生希望,感觉没有前途,所以是无望的;她们在脆弱的时候会感觉自己没有价值,别人都看不上自己,所以是无资格的。她们的这些限制性信念是如何形成的呢?或许她们在原生家庭中接收了大量重男轻女的信息,觉得自己不如男孩,所以在生活中无形地希望活成男人的样子。这都是无数个自我的内在对话所形成的限制性信念。

有时候看到亲人哭泣,我们会像一个吓呆、无助的小孩。其实,这也和脆弱有关。也许小时候的我们曾经看到过自己很爱的大人表现得脆弱,但是作为孩子的自己没办法支持或者帮助他。虽然这本身就不关我们的事,不过孩子通常都会内归因,甚至牺牲自己的快乐去努力地让爱的人快乐。 很多限制性信念都是和深层的爱有关,反映在家庭关系中 就是:孩子爱父母不比父母爱孩子少。孩子的爱甚至是具有牺牲精神的, 他们会为了深受着的父母牺牲自己未来几十年人生的快乐。 一个可悲的事实是,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当我们做孩子的时候,也没有被这样深深地理解过。

关于脆弱,我(徐秋秋)还想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我的父母都是辛苦工作的工人,他们一点都不幽默,家里缺少快乐的氛围,父母也一直没有轻松的感觉。看到自己最爱的人从来没有快乐过,我也会觉得自己没有快乐的资格。如果我表现出快乐,就会觉得自己在这个家中很奇怪,反而会感觉无助、无望、无资格。所以,我们可能在一种状态中反复重复这三种限制性信念。

在被指责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会感到无助、无望、无资格。当别 人指责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内心能量是有冲突的,一方面想发泄出来, 另一方面又要压制自己,这就形成了内耗。 我们之所以探索限制性信念,就是要分析它让我们人生的能量都内耗在哪里。我们首先要允许自己愤怒,下一步才是学习如何艺术地表达愤怒。如果我们不允许自己愤怒,就会卡在这种负面体验里。每当我们压抑愤怒的时候,“孩子状态”就会出来。本来身为成年人的我们不用害怕别人指责,但由于限制性信念的影响,每当我们被指责的时候,我们的“孩子状态”就会冒出来,并体会到曾经那种害怕、无助、被抛弃的感觉。

在被挑剔的时候,很多人会感到无助、无望、无资格。这时候,我们要问问自己:你能接受自己不完美吗?你能接受自己不够好吗?如果基于别人的反馈看到自己的不够好,并产生无助、无望、无资格感,说明我们也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可见我们对待自我的状态,通常都是从“重要他人”那里学来的,所以我们的脚本里一定有一个挑剔的“重要他人”。

在被拒绝的时候,很多人会感到无助、无望、无资格。如果我们害怕被拒绝,往往也不能顺畅自如地拒绝别人。在被拒绝或者拒绝别人时,我们会产生一些负面的体验,并把这种体验加工成限制性信念,即拒绝是不可以的,拒绝是令人难受的,拒绝是有负罪感的。害怕被拒绝,反映出的内心诉求是“我想要”,而之所以在被拒绝时感到无助、无望、无资格,正是因为“我不配得”“我没有资格拥有”这样的限制性信念存在。因此,在我们想要表达需求前,这些限制性信念会自动冒出来,扼杀我们表达自己的勇气和能力。

我们人生中有很多障碍或困扰都是我们主动设置的,无论在亲子关系、两性关系还是工作关系中。表达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表达清晰,我们才有可能得到。如果我们不表达需要,但内心又真实地想要,就很容易形成“你爱我,就得懂我,猜准我的心思,知道我想要什么”“你没有满足我的需求,不懂我,不理解我,就证明你不爱我”等限制性信念。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我们自己无法表达自己,无法直面现实。如果心智成熟,我们就可以用很多方式来表达自己,即使我们被拒绝过一次,内心也会有力量,并且不会因这次拒绝而产生任何情绪上的波澜。我们会有勇气再换一种方式,或者就此放下这件事情。当我们遇到无法应对的事情时,阻碍我们顺畅表达或有勇气去面对的,正是内心涌现出的很多消极对话。所以无论是自助还是助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停止这些消极的内心对话,并把它们转化成向外核对。向外核对,需要我们将孩子的意识形态转化为成年人的意识形态。因为只有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表达和核对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失去的时候,很多人会感到无助、无望、无资格。对孩子而言,失去会带来无助和无望感,因为他们要依赖他人才能生存下去,一旦父母说不要他们了,他们会觉得活不下去了。但对成年人而言,即便有人说不要我们,我们也不会恐惧,因为我们有能力生存下去,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人生。所以如果我们在成年后依然觉得离不开对方,就应该考虑一下是否是童年时被抛弃后留下的创伤。

在没钱的时候,很多人会感到无助、无望、无资格。我们往往会把自我价值和金钱画等号,没钱就没有信心,没钱就没有尊严,没钱就活不下去。钱是和爱相关的。也许我们不是担心自己没钱,而是曾在小时候担心父母没钱。因为没钱就意味着父母会因为钱而争吵,会因为钱而不幸福。总之,家里没有钱就没有爱,没有钱的时候就会有伤害。所以我们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就产生这样的信念:未来我要挣很多钱,让父母永远不再因为钱而吵架。

当然,这种信念也有正面的意义,即我们会更有挣钱的动力,但当我们的事业做到一定程度时,这种信念会让我们陷入瓶颈期,因为我们是基于恐惧去挣钱,基于孩子时期的不安体验去挣钱,所以一旦挣到父母不会因没钱而吵架的财富,我们就不知道挣钱是为了什么。我们会觉得更无助,这是关于我们身份层面的限制性信念,我们往往会把这些外在的物质和内在的价值进行匹配。在这种限制性信念的支配下,我们感觉自己是渺小的、不被爱的,不值得拥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于是我们不舍得给自己花钱的时候,却可以为别人花钱,因为付出才会让我们有价值感。 oJ/3HAQEOp4w7zxfRZpE8lKymIPp0K2qqbl/dh0Y9BLpmkOH1UFgpHuEaiP1i+R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