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角色潜台词:角色有什么好处

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快乐或者寻求心理咨询的人,多数扮演的是受害者角色。那么,他们让自己处在受害者的角色上,到底有怎样的好处呢?是什么样的“回报”会促使一个人几十年间都在内心重复这样的心理游戏?

1.症状获益

症状获益是心理咨询的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通过表现出某些身体 症状来换取一些收益。从潜意识的角度来说,个体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 种方式来获得他人的关注。 正如前面我们提到的二胎家庭,老大常常处在受害者的角色上,而父母和老二常常处在加害者的角色上,那么为了维持戏剧三角的平衡,这段关系中势必还会出现拯救者。也就是说,受害者会试图抓住点什么来拯救自己,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某种特质(比如孤僻),也可以是某种症状,受害者会通过这些来体验被拯救的感觉。一旦个体因某种症状获得益处,就会习惯于不停地运用这种症状来拯救自己。

2.控诉别人

如果一直活在受害者的人生脚本和角色中,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在生活中吸引伤害自己的人,也就是加害者。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一直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有时候,受害者看似在积极地寻求帮助,比如求助心理咨询师,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寻找一个拯救者来维持戏剧三角的平衡。 加害者的存在是用来巩固受害者的心理认同,拯救者的存在是用来见证 受害者的可怜和伤痛。 所以拯救者很多时候都是在为受害者作证,使受害者有机会去控诉加害者。受害者很喜欢像祥林嫂一般发牢骚,他们会通过诉说自己的故事来营造所有人都加害自己的假象,并试图通过把拯救者当作救命稻草来摆脱被加害的痛苦。

当个体将自己放于受害者的角色时,他们的心智策略就是无效的环境决定策略。所以,我们会发现,他们之所以待在受害者这个位置上,是为了控诉加害者。他们不允许自己变好,一直让自己处于弱势位置,是为了借此来指责关系中的其他人,还可以不用负责任、博取同情,更容易被宽恕、被关注。一个受害者往往习惯了烦恼、焦虑、抱怨,而不习惯感恩、愉快、轻松。所以,控诉(指责)别人很可能是一些受害者的内心动力。

我通常会问一些从事心理咨询或辅导的朋友一个问题:在这段咨访关系中,你到底想治好谁?如果他们的答案是治好自己,这就没有任何问题。对于咨询师来说,他们从来访者身上看到的问题,很可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如果咨询师本身就处在拯救者、加害者或受害者的位置上,那么就很难用客观中立的态度来面对眼前的来访者。也就是说,咨询师只有把自己探索清楚了,才可能真正给别人支持。

3.操纵对方

婚姻关系中的双方常常表现出一强一弱的状态。从戏剧三角的角度来看,双方很可能在恋爱阶段就实现了角色的匹配,一个特别强势、爱挑毛病的女人,往往就会找一个可以让自己强势、允许自己挑毛病的男人,这样双方都能满足各自的心理需求。一强一弱的夫妻生了孩子后,他们也常常转换为拯救者的角色,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来要求孩子。所以很多父母一边“加害”孩子,扼杀孩子的自我,把孩子变成受害者,一边又充当拯救者,自作主张为孩子安排,操纵孩子的一切,如果孩子不领情,父母又会变成受害者,指责孩子不懂自己的苦心,通过引发孩子的愧疚感来实现对孩子的干预。 VeeDePzHvmph6vOzYj/FruXUKcJSWhLNLpNL/jcZg6maeXlwjaswpV1XyUuBT6p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