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往往以自己的评判标准去干扰孩子的思维和行为,强迫孩子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比如父母认为弹钢琴比跳舞有用,就会强迫孩子放弃更喜欢的舞蹈。
我(徐秋秋)做过这样一个个案:个案刚考上大学的第二天,他的父母就被老师喊去谈话,原因是他不喜欢母亲为他选择的医学专业,所以和老师对着干。个案人生中的重大选择都是被父母干预的,父亲是军人,母亲是医生,最终他遵从母亲的意愿,选择学医。另外,父母的关系也很冷淡,常常冷战,所以个案都不愿意回家。
每当他想念家庭的温暖时,就会去同学家,和同学的父母聊天。父母极少肯定他,他就沉浸在网络世界寻找自信。表面来看,个案还是比较健康的,父母给他创造了富裕的物质条件,也在用自认为最好的方式爱着他,但他的内心特别沉重、压抑、窒息。他不仅背负着无法自由成长的沉重,又背负着父母关系疏离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