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从三个标准入手,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

我们都期待培养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那么心理健康都有哪些标准呢?

1.孩子的人格健全程度

想要孩子的人格健全发展,父母就要及时给予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所需要的支持。对3岁的孩子来说,父母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自主探索中去感受这个世界,训练他的主动性,这样他在长大后就会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尽情发展创造力,而不会过度依赖别人,期待别人为自己安排好一切,自然也会有很高的自我价值感。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呵护,剥夺他自主探索世界的机会,比如不让他玩沙子、玩水,那么孩子对于沙子和水的感知就只能依赖大人的描述,“沙子是黏黏的”“水是冷的”。那么孩子长大后,人格中就会缺失主动性的部分,从而变得依赖他人。

2.孩子的生命能量状态

父母无法给予孩子自己没有的东西。如果孩子最需要快乐,而父母并不快乐,家庭也没有快乐的氛围,那么孩子就很难能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生命能量状态其实就是孩子的情感状态,心理健康的孩子的情感会很有张力,比如敢于表露出快乐、幸福和好奇。如果父母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情感,那在处理情感问题上就会缺乏张力,有情绪时也习惯压抑。这样的父母在孩子哭闹时常常喜欢说“不许哭”“哭什么哭”,这种做法会把孩子委屈的情感卡住,那么孩子的情感也会长期处于压抑状态。

如果孩子不能放松地体验委屈和悲伤,也就无法放松地感受快乐。也就是说,孩子的快乐情感也会被压抑,在遇到很开心的事情时无法表达自己的兴奋,无法与人分享。换句话说,当孩子的情感达到一种很饱满、绽放的状态时,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情感勒住了,那么他们勒住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负面情绪,同时孩子的正面情绪也会随之减少。因此,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冷暴力家庭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其情感往往是麻木的,他们对所有的感觉和感受都不敏感,与他人的互动也缺少亲密感,这就是生命能量被卡住的状态。

3.孩子的价值观

孩子能否树立正向的、有效的、积极的、有益于社会的价值观,主要取决于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价值观的树立并不是靠父母不停地讲道理,更不是靠孩子死记硬背,而是孩子在自己人生的点滴体验中积累出来的。如果父母每天吵架,那么孩子会形成“亲密关系充满冲突”这种价值观,成年后在经营自己的亲密关系时也会基于“规避吵架”的原则去寻找伴侣,而不是基于追求幸福。

虽然说趋乐避苦是人类的本能,但如果孩子仅本着避苦的本能去行动,他就会缺少创造力,缺少吸引幸福的能力。当一个机会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也很难先站出来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他会本能地先避开冲突。如果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孩子无力抵抗,只能用恐惧、忍受等方式消极应对,那么他将来与权威领导互动的时候也会采用相同的模式,这就是关系模式的强迫性重复。所以,想要孩子树立起积极、正向的价值观,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

其实,父母不需要给孩子讲什么人生大道理,只要他们经营出来的家庭氛围是温暖的,遇到冲突的时候也能和谐冷静地协商化解,那孩子的心理一定会非常健康。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可以理解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幸福感很高,而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反而幸福感不高。后者家庭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并不缺少理论和道理,孩子匮乏的只是良好的情感体验。 K9bA6o9huak2IIgiVSWTt7FCnXisY5G4JuMkYp7UEOclJupjTsHEZGztkdT0Hen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