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真正的转变在一次次问答中悄然发生

我在帮助成功人士认清他们生活中“真正重要的”要素时,5 个关键变量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非按重要程度排序):

健康 财富 关系 幸福 意义

我之前的一本书《习惯力》主要讲的是如何构建积极的关系,本书则将主要关注成功生活的两大要素:幸福和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想拥有幸福和意义,恐怕没有什么人会说“我就是想过凄惨空洞的生活”这样的话吧!

我们总会时不时地听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我们可以称之为正向力迷思。

我希望大家牢牢记住下面的话,把它烙印在脑海里:

◎我们在生活中本能的反应不是为了体验幸福。

◎我们在生活中本能的反应不是为了体验生命的意义。

◎我们在生活中本能的反应是为了体验惰性。

换句话说,我们每天最经常做的事就是接着做手头正在做的事。

如果你曾有过看完一个电视节目后,被动地接着看这个频道的下一个节目的经历,你就可以了解惰性的力量。如果想要换台,你只要按一下遥控器上的按钮就可以了,花费的能量还不到 1 卡,但有很多人没法做到。更甚者,某些人的惰性强大到他们连按一下遥控器关闭电视都做不到。即便我们不喜欢手头正在做的事,还是会接着做下去。

考虑到惰性的因素,我几乎可以断言:你在接下来的 5 分钟之内,极有可能会选择继续做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如果你现在正在读书,那么接下来的 5 分钟,你很有可能仍在读书。换作其他的日常行为,也概莫能外。如果你现在正在喝酒、锻炼、购物或上网,那么接下来的5分钟,你很有可能仍然在喝酒、锻炼、购物或上网。仔细想想这句话,看看用在你自己的生活中是否合适。

如果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心情很差,我们很有可能会把这种恶劣的情绪带回家里。反之亦然,如果我们在家里的时候心情很差,我们很有可能会把这种恶劣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去。我没有说惰性预测百试百灵,因为很显然,我们常常会从一项活动转到另外一项活动,但是这个预测短期而言可信度是非常高的。

了解了正向力迷思之后,你就会意识到它在生活中可能产生的麻痹效果,知道它不仅会让我们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保持吃东西或看电视的状态,还会影响到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比如幸福的水平和人生的意义,这样你就会更加积极地思考,对日常的行为做出改变。

如何打破惰性的循环呢?也许你认为这需要发挥巨大的意志力,非也,只要一个简单的自律。

在此之前,我先讲一则背景故事。20 年前,当我正在为财富 100公司举办的领导力培训做准备时,一家公司的高管问了我一个非常有道理的问题:“那些参加领导力培训的人真的会有所改变吗?”

我诚恳地回答说:“我不知道。”尽管多年以来我给几十家公司进行过很多类似的培训,但我从未对客户进行跟访。我并不了解他们是否认真对待了培训,并且按照我的指导行事。于是,我开始对客户进行回访、收集资料、提出“有谁真的改变了吗”这个问题。这项回访调查最初的受访人员有 86 000 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数据库里已经有了超过 250 000 名受访者。

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明确:在没有持续跟进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达成积极、持久的改变。除非知道有人会在当天(或者当周、当月)结束后对他们所承诺的事项进行评定,否则大部分人都会因为惰性而没有任何改变,他们会继续做他们过去一直在做的事。他们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因而也没有变得更为有力。

相对地,如果他们知道有人(比如他们的教练、同事或者经理)在看着他们,对他们投以注意,关心他们,或者提出跟进问题以对他们进行评定,那么他们做出改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关键在于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测量和跟进。

停下来,想一想,再做出选择

我们是否可以在不依赖外部因素(比如某位经理或者高管教练)的情况下,仍能有效监督自己,从而促进积极的变化呢?我们是否能够成为自己的“变化要素”呢?是否有一种手段,能让我们自己坚持跟进问题,并为自己提供答案呢?

我提出了一个办法,可以为正向力迷思提供解决方案。这是一项实验,我希望大家都来试一下。

每一天,我希望你们能够对当天的每一个活动就下面两个问题从1 到 10(10 分为最高分)给自己打分。

◎这项活动给我带来了多少长期利益或者意义?

◎这项活动给我带来了多少短期的满足感和幸福?

把每天的活动记录下来,不论是在工作中的还是在家里,用上面两个问题来衡量每一项活动。

这里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没有所谓的及格分。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你回答这两个问题,因为这是你对幸福和人生意义的体验。尽力做到最好。不必绞尽脑汁地苦想。花上几秒钟,记下你的得分就可以了。一天结束之后,你就会得到一个记录着你当天对幸福和人生意义的体验的表格。

如果你这样去做了,那么你所得到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分数。

我确信,如果你了解到自己有生之年的所有活动都将根据上述两个简单的问题进行评分,那么在每项活动中你都会体验到更多的幸福和意义,因而你的生活就会更加幸福,更有意义。

一旦知道自己会对每项活动进行评定,你对这项活动的体验就会有所改变。你会变得更用心,更清醒。如果你知道你的经理将会观察你的某项任务并对之进行评定,你就会产生一种动力。而自我评定与这种情形极为相似。相比于没有人评定你的表现时,在受监督的时候你很可能会做得更好,人性即如此。

在我们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已经有过这种体验了:老师一离开教室,大家就开始乱作一团;等到老师回来,大家又立刻变回乖学生。如果知道有人会对我们进行评价,我们就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这与本实验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本实验是由你自己来提出问题并对自己进行评定。

我相信,这种自我导向的跟进会发挥明显作用,我在做高管教练的过程中和自己的生活中都曾目睹其功用,对活动进行评定迫使你打破惰性。

长期利益和短期满足感可以兼得?

假设你对某个目标非常感兴趣,比如说在法国南部度假,于是你打开笔记本电脑,在谷歌(Google)或必应(Bing)等搜索引擎里敲几个关键词,然后对结果进行筛选。一个小时之后,你还待在电脑屏幕前,对在法国南部度假这件事毫无头绪,仍在不停地点击、阅读、点击、阅读。

实际上,你可能已经完全忘记了在法国南部度假这件事,而只是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浏览其他内容。如果你和其他数以百万计的成年人一样拥有笔记本电脑,且能用无线上网,那么,这项活动(漫无目的地上网)很有可能在你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占用了你过多的时间。但如果你提前知道 1 个小时后你要评估这项活动给你带来多少短期的满足感和长期的利益,我相信你就会在上网之前多想一想到底是不是需要上网,或者更小心谨慎地利用上网的时间,更多地关注其短期和长期的利益。

这就是自我导向跟进的力量,它不仅告诉我们活动之后要做什么,还让我们在活动之前三思而行。

最近我在上网的时候,就采取了这个办法。在花 1 个小时漫无目的地点击各个链接,浏览各个页面之前,我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下1个小时我能够得到多少幸福?下 1 个小时能够带给我多少意义?”有些时候,我的结论是上网会带给我短期的满足感和长期的利益,因为我需要相关的信息,而且搜索这些信息可以让我学到不少东西。但很多时候,我发现上网只是一种效率低的选择,因为自己不愿意去做更重要的活动,上网只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不管我的结论如何,自我测试已经对我的行动产生了作用:我要么放弃这项活动,要么想办法在这项活动中获取更多的满足感和利益。

这个办法非常简单,人们可能会对它的效用有所怀疑。不过当你发现它确实能够增加你的幸福感和生活的意义,你肯定会大吃一惊。这里我可以举两个例子。

我有一个客户,作为一名CEO,他有着特别的嗜好——爱挖苦员工。针对他的情况,我把前面提到的两个问题简化为一个只有 4 个字的测试。我告诉他,在他开口说出让他后悔的话之前问问自己:这值得吗?一开始他有些半信半疑。我对他解释说,当你不想被打扰时,你就会把房门关上,这个问题的作用也是如此。

门本身不会把所有人拒之于外,但会让别人在敲门之前多想一想。使用这个方法1年之后,他很吃惊地发现,他要说的话有一半是“不值得说”的。于是他再未说出那些话,并且在 1 年的时间内,成了比以前更有能力的领导者。

在我写作本书的时候,全球经济正处于非常不确定的时期。我常常告诫那些在大公司的朋友们:今年不是个“彰显自我”的好年头。我的两位朋友都坚称,一个简单的问题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并使他们得到了非常重要的提升,那就是在讲话前先吸一口气,然后问自己:“我想要说的或想要做的对我和我爱的人是最有利的吗?”如果答案是“不是”,那么在你说或者做之前就要好好想想了。

这个简单的“问两个问题”的自律方法可以应用在任何一项活动上。假设你现在要去参加一个会议,时间为 1 个小时,且不能缺席。你最初的想法可能是:这个会议超级无聊,真是浪费时间。但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快进 1 个小时,问自己两个问题:这次活动带给了我哪些长期利益或意义?这次活动带给了我多少短期的满足感和幸福?记住,这是你的生活。

如果这次会议让你觉得难以忍受,空洞无物,那么这也是你所感受到的难受和空洞。因此,你应该尽量利用这种形势,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

你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惨兮兮地参加会议(很有可能连带其他参会人员也都变得惨兮兮)。第二种选择是设法使这次会议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乐趣,这样做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你可以比以往更仔细地观察你的同事,或者向参会者提出你长久以来一直想问的问题,或者想出一个有利于未来发展的有创意的想法。

你可能会觉得你能做的非常有限,但事实并非如此。不过如果你事先不向自己提出那两个问题,你很有可能永远也不会去考虑其他的解决之道。

你现在所做的,就是要改变应对各种活动的方式。你需要改变自己的心态。你将再也不必受惰性的控制,也就是说,你再也不会漫无目的地接着做手里正在做的事了,你现在比以往更留神、更警觉、更清醒。

请你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一直记住这一点。这是我们征服惰性、去除其负面效应以及无意识行动的利器,也是我们解决正向力迷思的法宝。借此我们可以重新掌控自己的未来,并创造出积极的变化。正向力就是从这里开始。 GS/V6MvDPDvmCI2X9gOQrkXnNl5v9IHAG1Qh7nB+d++qimfWPU9CiTfv3QgPis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