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我们所有的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一定的情绪,管理好情绪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许多成功人士的个性都难免有所缺憾,但他们却能扬名立身,正是因为他们能够正确地、适时地调整自己,不让坏的情绪随心所欲地伤害自己。拥有了管理情绪的能力,你才能做一个情商高手,才会成为生活的巨人。

别让愤怒毁了你

◆愤怒意味着无知。

◆温和而友善总是要比愤怒和暴力更强有力。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而七情六欲中最让人难以掌控的就是愤怒。愤怒是人的情绪中最不安分、最可怕的因素。愤怒的人,往往在丧失理智中打败了自己。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一些不足挂齿的事情而大动肝火,伤神害体。

愤怒是一种激烈情绪的表现,它也有一些好处,人是可以愤怒一下的,岳飞在《满江红》中的“怒发冲冠凭栏处”,他不就是怒发冲冠吗?发怒有一种气势,有一种震撼作用,但是经常发怒就不好了。梁实秋曾解释说:“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最难看。”是的,当一个人发起怒来的时候,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倒真的是有损形象。

有一个名叫小虎的男孩,在他小的时候,脾气特别坏,动不动就生气。有人稍微碰到他,他就会生气。有谁惹他,他就会大声地骂人,甚至用力地打人,要不然就是放声大哭,仿佛要掀起屋顶盖。所以,每次只要他生气了,大家都会躲得远远的,生怕被“台风尾”扫到。

有一次,他跟弟弟闹别扭,他的牛脾气又上来了,直把自己气得脸红脖子粗,两手叉腰,一边跺着脚一边骂人。这时候,妈妈静静地走了过来,拿着一面镜子放在他的面前。他看到了自己,眉头紧锁,面容皱皱的,既恐怖又好笑。他知道了,原来自己生气的时候竟是这样的丑啊。从此以后,每次他只要生气就会联想到自己生气时的脸,想到自己是如此的难看,也就不再乱使性子了。

不仅如此,发怒还容易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自古就有这样一句俗话:“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意思就是说,有的时候,人们只是为了发泄心中一时的气愤而做出傻事,往往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大错。因而,我们会常常看到有人为怒气冲天之后所做的事情懊悔不迭。

愤怒,是人性中最黑暗、最令人坐立不安的负面情绪。一位心理学家也这样形容愤怒:“愤怒简直就是魔鬼!”因为,一旦我们的生活受它所控制和影响,它就会伤害到我们的健康、破坏我们和亲朋好友的关系,让我们更难得到幸福和健康的生活。

愤怒就像在喝酒,一旦你喝了第一杯,就会一杯接着一杯地喝下去,越喝越醉。发怒就像嗜酒者的酒瘾一样,让易怒的人控制不得,一旦陷入愤怒的情绪里就无法自拔。愤怒更像一块炽热的石头,当你捡起它想要把它投向别人时,你也会被它烫伤。当年,英国著名化学家亨特就是因为在一次医学会上被别人顶撞而大动肝火,导致心脏病复发,当场就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发怒固然有损健康,但怒而不泄同样对健康无益。英国一位权威心理学家认为,积蓄在心中的怒气就像一种势能,若不及时加以释放,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爆发,更有可能酿成大祸。所以,正确的态度就是疏泄怒气,把怒气适度地释放,将心中的不满坦率地讲出来。对于容易动怒的人来说,只知道如何排解怒气是不够的,最主要的是如何控制住自己的怒气。比如,找知己好友无所顾忌地倾诉,或者以写信、写日记的形式使怒气在字里行间得到排解,从而达到心理平衡。

据另一种理论表明,把火气发泄一通,虽能暂时使人的感觉好受一些,但这并不是一种最佳的做法,而且有时候对于某些人来说也根本就行不通。为此,研究者向人们提供了另一种名为“重新判断”的方法,即自觉地从一种比较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他人对你的“冒犯”。比如,当你遇到有人超车时,如果你能对自己说:“这个人大概有什么急事吧。”或者说:“也许我的车开得的确太慢了。”经你这么一想,你也许就不至于再大动肝火了。

心中怒火的消除,关键还在于自己,首先要自己能把握好自己,无论是对是错,最好先按捺住,给自己五分钟的时间想一想,或者安静一会儿,或者用一种有点笨的方法,左三圈,右三圈,边转边念:“我不生气,我不生气。”满腔怒气在想通了的情况下就会一点一点地消失,这时,人的心情也会变得如晴朗的蓝天一样,一切都会如微风轻拂般地舒畅了。

养身贵在戒怒,戒怒就是颐养身心。控制自己的怒气,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做到不发脾气,不轻易动怒,总以一颗平和的心来对待生活中的繁杂,以包容的心态去理解他人、宽解自己,这样你就会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只有那些遇事冷静的人,才能够控制自己的愤怒,才可以“终成正果”。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的区别在于,前者用行为控制情感,后者任情感控制行为。

◆让每天都有一个愉快的开始,则一天里所有的事都会变好。

乐观会增强你的信心和弹性,仇恨会使你失去宽容和正义感。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你的一生也将会因不时的情绪冲动而受到伤害。相反,情绪若能被我们妥善运用,就可以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美好。只是,运用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先使它臣服,受你驾驭。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拿破仑曾统兵数百万,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他却说:“我就是胜不过我的脾气!”是的,许多时候,我们总是会为了各种琐事而烦躁,而事情也往往会随着这些杂乱的负面情绪变得一团糟。因此,一些胜不过自己脾气的人,一遇到事,尤其是遇到比较危急或不太如意的事情时,人就会变得情绪化,然后便会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去处理。这样一来,人就很容易将事情办砸,甚至钻进牛角尖逼自己走上极端。

一般而言,人们处理事情的成熟程度与情绪化的程度成反比。当我们拥有了一个好情绪时,做起事来不但能防止我们因为情绪化而采取不理智的行动,而且能使我们把事情处理得更有成效、更漂亮。例如,我们有时在街上会看到两辆自行车相撞。有一些人认为全都是对方的错,抬头就开始抱怨,结果双方便吵了起来;而另一些人却会觉得对方并不是故意的,同样也是受害者,当他们从地上爬起来,反而会安抚对方,自然结果是相安无事;更有一些人认为,两车相撞都是因为自己不小心,并对此很过意不去,执意要帮助对方修车,从而感动了对方,结果一次事故交了一个朋友。同样是撞车却有着不同的结局,这就是不同的情绪反应所带来的不同结果。

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外面”发生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它,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正是由于每个人对事件所持的态度和看法不同,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也各不相同,自然导致的结果也就完全不同了。

学会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情绪就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的手与脚、过去的经验以及累积的知识和能力一样,是为我们服务的,是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美满的。可惜的是,今天很多人都陷入了迷惘苦恼中不能自拔,成为了自己情绪的奴隶,而不是驾驭自己情绪的主人。

俗语说:“一个愤怒的人只会破口大骂,却看不见任何东西。”愤怒的人恢复理智时,会把怒气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如同银行的存款可以生息,储存在心中的怒气、别扭也会日积月累成为痛苦的根源。

其实,有时候许多不如意的事,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是那些事情是自己力所不能及或是客观条件所不允许的,更有时是“运气不佳”,甚至纯属天灾人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面对现实能及时地调整心情和情绪就显得特别重要。所以,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反之,则不然。

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接纳并正视自己,时时刻刻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事情,即使偶然产生了一点不良情绪这也是正常的,并不一定就是自己的心理产生了问题。相信在一个平和的心境之下,许多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一个真正健康、有活力的人,应该是和自己的情绪感觉充分融入一起的人,他不会担心自己一旦情绪失控会影响到生活。因为,他懂得驾驭、协调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让情绪为自己服务。一个人能够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开展自我批评,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控制不好的情绪,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那么,美好的人生也一定是属于这个人的。

人不会永远都有好心情,但心情是可以调节的。只要你随时提醒自己,鼓励自己,你就能让自己常常有一个好心情。

减掉“情绪包袱”

◆成功者感到烦恼不快的时候,会动手去扭转自己所处的局面。他们知道,要过得顺心愉快,责任在自己。

◆失败者常常由于似乎难以解决的难题而挫伤情绪,失去活力,陷于失望,无所作为。在遇到麻烦和苦恼的时候,他们往往把精力用在责怪、牢骚和抱怨上。

对于失败者来说,他们往往把周围环境当中每件美中不足的事情放在心上,对周围事情的指责和消极的念头捆住了他们的手脚,使他们很难再去体验欢乐。失败者往往被“情绪包袱”压得喘不过气,他们总想着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一讲话便是从前的灾祸、现在的艰难和未来的倒霉。失败者常说许多带“不”字的话,例如“不能如何、不要如何、不应该如何”等等。他们最常用的形容词是“糟糕、讨厌、可怕和自私”。他们没完没了地指责别人“为什么不如何”、“怎么没有如何”。

对于失败者来说,从来没有一件事情是满意的。当他们终于得到了所向往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又不再想要了;如果失去了的话,他们又一定要找回来。他们不断重复老一套消极泄气的想法,把不幸和烦恼作为生活的主题。即便在乎安无事、一切顺利的时候,也习惯于只琢磨生活当中消极泄气的事情。他们觉得不幸和气愤的时间太多。他们总是喜欢喋喋不休地发表消极泄气的意见和批评。他们说泄气话,指手划脚,令人难堪,使别人同他们疏远起来。他们认为一切事情都会糟糕下去,而且不自觉地促使自己造成不愉快的局面,使他们的预言实现。失败者常常由于似乎难以解决的难题而挫伤情绪,失去活力,陷于失望,无所作为。在遇到麻烦和苦恼的时候,他们往往把精力用在责怪、牢骚和抱怨上。

而成功者往往为自己四周的美好事物和自然的奇迹感到欢愉。他们对于鲜花含苞待放、雨后空气清新之类的小事也欣赏喜爱。愉快乐观的态度是成功者关键性的品质之一,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和谈吐引导为振奋鼓劲的念头和看法。成功者体验得到现实存在的美好事物。他们把过去当成借鉴参考的资料库,把未来看作充满无限希望欢乐和诱人的境界。成功者看重他们所具备的愉快而有价值的条件,想出有创造性的办法去争取达到想要达到的其他目标。成功者能够迅速解决问题,把处境当中的消极方面缩小到最小程度,并且找出积极的因素来。他们致力于所处的环境中发现求得发展和学习的机会。

成功者喜欢同别人交往,不论自己有所收获还是对别人有所帮助,都喜形于色。他们对参与了的活动都从好的方面加以评讲谈论,同别人相处也很热情。即使处于严峻的环境与灾祸之中,成功者也会发掘出积极因素,鼓起勇气向前跨步,使情况有所改善。

成功者感到烦恼不快的时候,会动手去扭转自己所处的局面。他们知道,要过得顺心愉快,责任在自己。成功者善于用“情绪吸尘器”清除掉自己的烦恼念头和悲观情绪。他们在不利环境中也设法发掘出积极因素来。他们在头脑里储存的是“好、妙极了、亲切、重要、喜欢、高兴、了不起”一类的词语。

黑暗的心情,会在心底播下不良的种子,因此,还是要尽量以明朗的心情来努力比较好。即使你被厄运打垮,也应该把持着“过去已成过去,今后情况一定会变好”的心情。这种将心中由黑暗改变成光明的方法,会慢慢地改变周围的环境或条件。相反地,不去求改变,心里一直失望地认为“我的环境不好,条件也不好”的话,就很难将此转变成好的环境或条件。所以我们应该抱着“环境或条件虽然不好,我也要做做看”这种心情去奋斗。如此,就会在心底播下好的种子。

当然只靠明朗的心情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一边努力做一边有“我要做给你看”、“我很想做”、“我一定要做”的思想才行,希望和努力能够为你打开一条又新又活的道路。

努力而无法成功的人也很多。原因之一是,他们不抱着“我一定要做给你看”、“我一定要成功”的心情去努力。努力,加上信念,并一直持续下去,总有一天你会踏上一条新的道路。本来被你认为“那么厚重,大概没办法打破”的一道墙,总有一天会在你眼前突然崩溃下来的。

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曾经有过几次失败的经验,但那些都已经成为过去了。未来将有什么伟大的事业等着我们去开创,是谁都无法预测到的。纵使身处苦难中,也能够忘记苦难,这才是开拓新道路应具有的心情。

别再胡思乱想了,让忧虑到此为止

◆请记住一点,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值得忧虑的,绝对没有!你可以让自己的一生在对未来的忧虑中度过,然而无论你多么忧虑,甚至抑郁而死,你也无法改变现实。

◆如果你是在制定未来的计划,这将更有助于你现时中的活动,使你对未来有自己的具体想法与行动计划;而忧虑只是因今后的事情而产生惰性。

美国《读者文摘》上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有关忧虑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对忧虑心理进行了绝妙的讽刺:“如此众多的令人忧虑的事情!有旧的,也有新的;有重大的,也有微小的。而富有想像力的忧虑者总有办法将路上的行人同远古时代联系起来。假如太阳燃尽了,一年四季可能完全成为黑夜吗?如果低温冷冻中的人再苏醒过来,他们还能活多久?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小脚指头,他能否在足球中进球呢?”

有这样一则故事:

“睡吧,别再胡思乱想了。”一个商人的妻子不停地劝慰着她那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了足有几百次的丈夫。

“嗨,老婆啊,”丈夫说,“你是没遇上我现在的罪啊!几个月前,我借了一笔钱,明天就到还钱的日子了。可你知道,咱家哪儿有钱啊!你也知道,借给我钱的那些邻居们比蝎子还毒,我要是还不上钱,他们能饶得了我吗?为了这个,我能睡得着吗?”他接着又在床上继续翻来覆去。

妻子试图劝他,让他宽心:“睡吧,等到明天,总会有办法的,我们说不定能弄到钱还债的。”

“不行了,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丈夫喊叫着。

最后,妻子忍耐不住了,她爬上房顶,对着邻居家高声喊道:“你们知道,我丈夫欠你们的债明天就要到期了。现在我告诉你们一些不知道的事:我丈夫明天没有钱还债!”她跑回卧室,对丈夫说:“这回睡不着觉的就不是你,而是他们了。”

当凌晨三四点的时候,你还忧虑在心头,全世界的重担似乎都压在你肩膀上:到哪里去找一间合适的房子?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怎样可以使那个罗嗦的主管对你有好印象?儿子的健康、女儿的行为、明天的伙食、孩子们的学费……可怜!你的脑子里有许多烦恼、问题和亟待要做的事,在那里滚转翻腾!墙上糊的纸好不好?女儿的男友配得上她吗?粮食会不会又要涨价了?可怜!你脑子里的思绪东飘西荡,你仿佛永远不会再入睡了!

不,你会睡着,只要你采取一个简单的步骤,对自己说一句简短的话,说上几遍,每一次要深呼吸,放松!你要对自己说,同时心里也要真的这样想:“不要怕。”

深呼吸,一切随他去!睁开眼睛,再轻松地闭起来,告诉自己:“不要怕。”要仔细想想这些有魔力的字句,而且真正相信,不要让你的心仍彷徨在恐惧和烦恼之中。

请记住一点,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是值得忧虑的,绝对没有!

还有一点,我们不能将忧虑与计划安排混为一谈,虽然二者都是对未来的一种考虑。如果你是在制定未来的计划,这将更有助于你现时中的活动,使你对未来有自己的具体想法与行动计划。而忧虑只是因今后的事情而产生惰性。忧虑是一种流行的社会通病,几乎每个人都花费大量的时间为未来而担忧。

忧虑既然是如此消极而无益,既然你是在为毫无积极效果的行为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那你就必须消除这一误区。其实,对一般人来讲,他们所忧虑的往往是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无论是战争、经济萧条还是生理疾病,不可能因为我们一产生忧虑就自行好转或消除,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你是难以左右这些事情的。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你所担忧的事情往往不如你所想像的那么可怕和严重,也许想想办法,或者变换一下环境,某些担忧就变得毫无必要了。

阴暗的对面是光明

◆要时刻保持积极心态,别让悲伤挡住了你的阳光。

◆困难特别吸引坚强的人,因为他只有在拥抱困难时,才会真正认识自己。

◆意外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它来得那么突然,总是让人措手不及。面对生活的考验,惊慌失措者有之,砸碗摔盘者有之,骂人跳楼者有之,更多的人是在意外之前方寸大乱,胡乱匆忙地作出选择。这个选择又往往使我们丧失了正确处理意外的时机。面对意外,做一下深呼吸,先使自己平静下来,赢得正确解决问题的机会。

失败是什么?成功又是什么?只不过隔了一步之遥而已!

失败是走向成功的必经路,只要渡过了这个难关,成功将离我们不远。

逆境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每一次失败,每一次打击,每一次损失,都蕴藏着成功的萌芽。

厄运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得到锻炼。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待厄运,那就是——厄运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大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在分解两种碱性金属的时候,经过几个月紧张危险的实验,在最后一次实验中,发生了意外爆炸,他的脸被炸伤,左眼也失明了,但却获得了最后的成功——他发现了钾和钠。后来他说:“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一个灵巧的工匠,我的最重要的发现是由失败给我的启发。”戴维是从失败之树上摘取了胜利之果,伴随着不断的失败,他取得了成功。

大文豪巴尔扎克也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却是一个万丈深渊。”

确是如此。生活中的倒霉事件和意外不幸,并不都是坏事。平静、安逸、舒适的生活,往往使人安于现状,图于享受;而挫折和磨难,却能使人受到磨炼和考验,变得坚强起来。“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痛苦和磨难,不仅会把我们磨炼得更坚强,而且能扩大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范围和认识的深度,使自己更加成熟。比如,进行某项改革,由于经验不足失败了,这是痛苦的。但是,“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所带来的启示常会把我们引向成功之路。只要不泄气,勇于继续探索,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就一定能开辟出一条成功的道路来。

富兰克林当年的电学论文曾被科学权威不屑一顾,皇家学会刊物也拒绝刊登;第二篇论文又遭到皇家学会的一阵嘲笑。他的论文被朋友们设法出版后,因论点与皇家学院院长的理论针锋相对,遭到这位院长的人身攻击。但富兰克林没有被挫折所吓倒,没有放弃自己的科学信念,而是更积极地投入实验,以实践来证实自己的理论。他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进行了风筝攫电的有名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于是,他的著作被译成德文、拉丁文、意大利文,得到了全欧洲的公认。

正如常言所说:“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试想,如果没有那些挫折,没有那些曲折和苦涩,他们也许还不会取得成功。

成就事业的过程往往就是战胜挫折,改变命运的过程。强者之所以为强者,不在于他们遇到逆境时根本没有消沉和软弱过,而恰恰在于他们善于克服自己的消沉与软弱。

厄运是一种磨难,不仅会把我们磨炼得更坚强,而且能扩大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范围和认识的深度,使自己更加成熟。

被称为天才、留有九大交响曲以及很多不朽名曲的贝多芬,得了堪称音乐家致命伤的耳聋,但是他却能扼住命运的咽喉,为音乐奉献了一生。贝多芬说:“勇气就是不管身体怎样衰弱,也想用精神来克服一切的力量。25岁是男人可决定一切的年龄,不要留下任何悔恨。”

处在逆境中,有的人会为了想脱离失败而奋斗,有的人却会为了无法克服失败而堕落下去。当然,能成功的一定是前者,自暴自弃毁灭自己的则是后者。自我肯定能诱发光明积极、活泼开朗的个性而渐渐奠定信心的基石,有了自信为基础等于向成为英雄豪杰的目标迈进一大步,因此而成功立业的类型真是细数不尽。

人可以说是环境的动物,人的性格也并非天生就如此,出生以后的环境也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不管环境如何,始终认为自己一定要成功的人最后一定会成功。凡事应该认真奋斗,否则会被环境压垮,而无法成功,尤其被环境压垮时,人的意志更容易消沉。最重要的还是,愈处于逆境中愈要有想挣脱出来的这种强烈意志才好。

写《包法利夫人》一书的福楼拜曾说:“你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并非成功的那一天,而是能从悲叹和绝望中涌出对人生挑战的心情和干劲的日子。”

在困难面前摔倒是难免的,最关键的是你能否重新站起来,并且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摔打,坚持到底,才能取得胜利。成功并不是最美的,最美的是能在逆境中,继续奋斗努力的精神。成功只是那些努力的一个成果而已。

命运会随着你的心情转弯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概有90%的事还不错,只有10%不太好。如果我们要快乐,就要多想想90%的好,而不去理会10%的不好。

◆人生路上,希望听到一片喝彩声,鼓励声,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愿望。但是事实上,人生路上更多的情况无人喝彩,甚至会有喝倒彩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有胆色、有勇气的人才胜出,不受左右。

快乐是生活的赐予,谁都可以拥有。它不是商品,不是专利。一个人快乐与否,要看你自己怎样去寻找、去操作、去经营。

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总会遇到一些不称心的人,不如意的事,此时,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这一切呢?如果你有快乐而又自信的好习惯,那么你的命运也随着你的好心情而转弯。

看一看下面这个故事吧:

杰里是个饭店经理,他的心情总是很好。当有人问他近况如何时,他回答:“我快乐无比。”如果哪位同事心情不好,他就会告诉对方怎样看事物的正面。他说:“每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对自己说,杰里,你今天有两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心情愉快,也可以选择心情不好,我选择心情愉快。每次有坏事情发生,我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受害者,也可以选择从中学些东西,我选择后者。人生就是选择,你选择如何去面对各种环境。归根结底,你得自己选择如何面对人生。”

有一天,他忘记了关后门,被三个持枪的歹徒拦住了,歹徒朝他开了枪。幸运的是,事情发现得较早,杰里被送进了急诊室。经过18个小时的抢救和几个星期的精心治疗,杰里出院了,只是仍有小部分弹片留在他体内。

6个月后,有位大学生见到了他,并问他近况如何。他说:“我快乐无比。想不想看看我的伤疤?”那位大学生看了伤疤,然后问当时他想了些什么。

杰里答道:“当我躺在地上时,我对自己说有两个选择:一是死,一是活。我选择了活。医护人员都很好,他们认为我会好的。但在他们把我推进急诊室后,我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他是个死人’。我知道我需要采取一些行动。”

“你采取了什么行动?”

杰里说:“有个护士大声问我有没有对什么东西过敏。我马上答,有的。这时,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停下来等我说下去。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吼道:‘子弹!’在一片大笑声中,我又说道:‘请把我当活人来医,而不是死人。’”

杰里就这样活下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命运也是一种选择,而生活的态度就是一切。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你的人生,生活就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你。你消极,生活就会暗淡;你积极向上,生活就会给你许多快乐。可见,一念之间,一种心态的选择就会使人生命运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只要我们往好处多想一点,我们的人生就会充满阳光。如果我们时刻往坏处想,我们的人生也就充满了黑暗。

怎样才能使自己变成一个真正快乐的人?只有正确地对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克服以上提到的困难,从而快乐地生活。

热忱是竞争力的源泉

◆渴了,第一件事是找水喝;累了,最重要的是休息。基本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很容易知道该去怎么做。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最需要什么才能达到成功。答案只有两个字:热忱。

◆如果两个人各方面条件都相近,那么,更热忱的那一位会更快达到成功。

◆一个能力平庸但是很热忱的人,往往会胜过能力杰出却缺乏热忱的人。

一个人在工作时,如果能以精进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哪怕是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工匠。

今天,公司领导们普遍认为,热忱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卓越的能力。到处都有聪明但一事无成的人,原因就在于他们虽然有做好工作的条件,但由于他们对工作,甚至对整个生活都缺乏足够的热忱,导致他们缺乏韧性,缺乏一钻到底的精神,更缺乏主动性。殊不知,只有热爱工作、投人工作且满怀热忱的人才能有所成就。

有一次,某人请教一位集团公司总裁,问他挑选高级干部是不是主要看能力。因为一般人都会认为,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这些人的能力。但这位友人的回答听起来却让人有些惊奇。“成功者与失败者,他们的能力与聪明才智其实差异不大,”这位总裁说,“如果两个人各方面条件都相近,那么,更热忱的那一位一定能更快达到成功。一个能力平庸但是很热忱的人,往往会胜过能力出众却缺乏热忱的人。一方面,他的热忱能弥补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只要有热忱,他一定会努力工作、勤奋学习,从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挑选人才时,我对是否足够热忱的重视甚至高于对能力的重视。”

我们大部分人都在半醒半睡地生活着。为什么你不在每天早上对自己说:“我爱我的工作,我将把我的能力完全发挥出来。我很高兴这样活着——我今天将要百分之百地活着。”

为别人服务会产生热忱——许多有能力的人选择低薪的社会服务工作和其他工作,而不去从事比较高薪的职业以赚取更多的钱,就是例证。

“我最需要的,”爱默生说:“是有个人使我做我能做的事。”

我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工作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培养我们的工作热忱,刺激自己更有创造力地思考和工作。如果你希望自己散发出热忱,就让你自己工作在对生命机制有活力的他人的影响之中。每一个团体都有这种人,他可能就在你的身边。

热情是做事必备的条件,只有怀着一颗热情的心,才能在热情的感召下,走向成功。热情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只要饱含热情,那么也是在为自己工作,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这样的一个朴素的人生理念。

快乐:人生第一大奋斗目标

◆快乐是一种礼物,创造了绝大多数生活。

◆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言,快乐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尺度。我们用它来丈量生活的品质,丈量我们喜欢生活的程度。

从前,在迪河河畔住着一个磨坊主杰克,他是英格兰最快活的人。杰克从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却像云雀一样快活地唱歌。杰克是那样的乐观,以致“感染”了周围的人,他们也都乐观起来了。这一带的人都喜欢谈论杰克的快乐生活。

有一天,国王也听说了杰克,于是说:“我要去找这个奇怪的磨坊主谈谈。也许,他会告诉我怎样才能快乐。”

他一迈进磨坊,就听到磨坊主杰克在唱:“我不羡慕任何人,不羡慕,因为我要多快活就有多快活。”

“我的朋友,”国王说,“我羡慕你,只要我能像你那样无忧无虑,我愿意和你换个位置。”

杰克笑了,给国王鞠了一躬:“我肯定不和您调换位置,国王陛下。”

“那么,告诉我,”国王说,“是什么使你在这个满是灰尘的磨坊里如此高兴、快活,而我,身为国王,却每天都忧心忡忡,烦闷苦恼?”

杰克又笑了,说道:“我不知道您为什么忧郁,但是,我能简单地告诉您,我为什么高兴。我自食其力,我爱我的妻子和孩子,我爱我的朋友们,他们也爱我。这条迪河使我的磨坊运转,磨坊把谷物磨成面,养育我的妻子、孩子和我。我不欠任何人的钱,我为什么不应当快活?”

“不要再说了,”国王说,“我羡慕你,你这顶落满灰尘的帽子比我这顶金冠更值钱。你的磨坊给你带来的,要比我的王国给我带来的还多。如果有更多的人像你这样,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美好啊!”

快乐是我们一生的奋斗目标,我们所有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两个字,那就是“快乐”,快乐不需要你成为名人,不需要你成为成功人士,也不需要你拥有万贯家财,只要你会营造快乐生活,你就是最幸福的人。快乐不依赖地位,不依赖金钱,只依赖你自己。 r9Y3eJ7l5yZ6Zt8ty56IB6ROK3wMPwLjHpey7K8SvtfVdBWgnZLPVdNhGPi4LFA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