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完茶,不得不说说水。毕竟,人可以不喝茶,但不能不喝水。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给了水最高的评价,认为水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是最接近“道”的境界,是最高的美德,借此提醒世人,做人要向那些与世无争的圣人学习。对此,先哲们称之为水之“道”。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有“道”“术”之辩,先人对水之“道”的讨论已太多,本文专就水之“术”试论一二。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禅师外出云游时,在一条大河边遇见一个年轻人,见他神情有异,禅师便故意放慢脚步。果不其然,不一会儿,青年纵身一跃,意欲投江自尽。禅师立即下水,将他拉上岸。
寻死不成的年轻人非常气恼,大声质问禅师:“你把我拉上来干什么?你走了我还是要跳的!你又解决不了我的苦恼!”
“你怎么知道我解决不了?”禅师一边说,一边抖抖身上的水,然后取出一个钵盂,俯身舀起一钵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
“水哪有什么形状?”
正想着,禅师又变戏法儿似的取出一个杯子,把水倒入杯中。年轻人恍然大悟似的说:“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这时,禅师又“变”出了一个花瓶,杯中水被倒入花瓶中。年轻人又说:“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
禅师摇头,轻轻地把花瓶中的水倒水沙滩上,水渗入沙子,不见了。
年轻人更不明白了。
禅师抓起一把沙子,若有所指地说:“看,水就这么没了,这也是一生!”
“这也是一生,这也是一生……”年轻人终于听出了点什么,他满脸的怒气消失了,露出一丝惊喜:“我明白了,您是想告诉我,人要爱惜生命,不仅要爱惜生命,还要像水一样,学会适应,像水一样,放在什么容器里都能适应,而最高的境界就是化为无形,像您倒进沙子里的水一样。”
禅师点点头,又摇摇头:“是这样,但不止这些。”说完,禅师走到附近一座桥下,年轻人赶紧跟了过去。禅师蹲下身,用手在桥下的一块青石上摸了一会儿,然后示意年轻人也摸摸看。年轻人把手指伸向禅师刚才触摸的地方,感到石上有一排不易察觉的小凹坑。他问:“这有什么玄机吗?”
禅师说:“没什么玄机,‘水滴石穿’而已。下雨时,雨水会从桥面落下,天长日久,就会形成小坑,再过些年,就会变成小洞……”
“我明白了,您是说,人生就像水,往往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就像水刚开始被您装进钵盂里、杯子里、花瓶里,甚至倒在沙子上,但是正像这小小的水滴能改变坚硬的青石一样,人也可以冲破那些先天的容器,走出自己的路。”
禅师还是点点头,又摇摇头,说:“是这样,但还不止这些。”说完,不再看年轻人一眼,扬长而去。
禅师故意不讲完的话,只能由我们来补充了。我们把这一节取名为水之“术”,其旨意为,人,光有纯粹的美德,还远远不够,社会极其复杂,人们美德就是善于向水学习怎么生存、怎么发展,姑且称之为“水之术”。
首先,人要学会低头。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是因为人类的需要,现实世界中,有不少水往高处流的现象,同样,当人受困于某种现实条件,往上走不了或者走得极为艰难时,就要学会低头,认清现实,顺应时势,不能硬顶。必要的时候,还要学会走下坡路,把姿态放得更低,先求自保。生活中,人们想让水往高处流时,通常的做法是拦坝,当水积蓄到一定的量时,水平面自然就提高了。同样,人在低头的同时,也要学会积蓄力量,提高自己的“水平”。
其次,要学会绕道而行。自然界的大江大河,力量不可谓不大,但水很少像人们说的那样,“逢山开路”,而是能绕道时就绕道,像中国的长江、黄河,外国的尼罗河、刚果河等大河,都是弯弯曲曲,迤逦而行。如果把它们拟人化的话,那就是一种智水,估计“智者乐水”的古语就与这有关系。同样,做人,也要做个水一样的智者,遇到阻力时,没必要硬拼,要学会开动脑筋。人们常说,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水也没有过不去的坎。有些地方表面上看起来水过不去,也绕不过去,但水会悄悄渗透过去。
最后,要学习水的兼容性。水与茶在一起,就是茶水;与咖啡在一起,就是咖啡……佛祖说过:一滴水若想不干涸,唯一的办法就是融入大海。做人,都想做大,做大海一样的人。而做大海,首先要不择细流,甚至不择“毒流”。大海最壮美,其实大海也最脏。因为水流千遭归大海,大海是一切脏水的最终归宿。大海之所以博大,是因为它从不拒绝四面八方奔流而来的各种水流,清澈的、浑浊的、肮脏的、臭不可闻的、剧毒的,这对大海来说,都不要紧,只要水肯去,它都能兼容、包容。人们说,要拥有大海一样的胸怀,言下之意也就是人说要像大海一样,善于包容人的种种。当一个人明白了我们交朋友交的是朋友的优点,明白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时候,那么一个人走到哪里,都不愁交不到朋友,都不会孤家寡人。只不过他时刻都明白,那些人只是过客,那些人却是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