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曾氏家训为八字八本

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又谨记祖父三不信,曰:“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有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家里面的兄弟子侄,应当牢记祖父教导的八个字:“考、宝、早、扫、书、蔬、鱼、猪。”还要牢记祖父所说的三不信:“不信地仙、不信江湖游医、不信僧人巫士。”我的日记中又谈八条根本的要求:“读书以溯源求真为本,作诗文以讲求声调和谐为本,侍奉长辈以让其内心欢快为本,保养身体以戒除恼怒为本,为人立身以不胡乱说话为本,日常生活以早早起床为本,做官以不要钱财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八条,都是我亲身经历,而且行之有效的经验之谈,弟弟也应该教育子侄们牢记它们。无论世道是乱是治,家境是贫是富,只要谨守祖父的八字教导和我的八本之说,我们的家族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星冈公,指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曾国藩的性情,多半是受祖父的遗传。

曾星冈白手理家,家道才得小康。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就自幼受到其父的严格家训,指望他读书以猎取功名。但他天资愚钝,直至43岁那年“始得补县学生员”,得到一个秀才身份。一年后,他的长子曾国藩就入县学,在“学历”上和父亲平起平坐了。

因为愚钝,曾麟书常常受到父亲的责骂,“往往稠人广坐,壮声呵斥”。但曾麟书对于父亲的指斥,总是默默承受,“起敬起孝,屏气负墙,踌躇徐进,愉色如初”。他自知才短,无望跻身仕途的更高阶梯,遂将光大门第的希望寄托在曾国藩兄弟的身上。

由于从小就接受过严格的封建传统教育,士大夫那种“修身、齐家、治国、乎天下”的观念在曾麟书的头脑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虽天资欠缺,忧郁不得其志,但他继承其父遗训,“发愤督教诸子”,为他们创造读书用功的条件,教导他们为人处世、治事做官的诀窍。他虽“僻居穷乡,而志存军国”,令诸子从戎平乱,使得曾国藩兄弟功成名就,本人亦因之而享其福,被世人称赞为一个教子有方、付诸艰辛于儿孙的长辈。

曾国藩的父亲事亲至孝,其母个性倔强,善事舅姑,嘉惠亲族,敦睦邻里。这一家的家风美德,于有形无形之中,对于曾国藩的学问事功,立身行己,均有极大的影响,曾国藩家庭教育的体系,便建基于此。

曾星冈所传的“八个字”,便是“考、宝、早、扫、书、蔬、鱼、猪”这八字家规。

考,就是祭祀。曾国藩曾说:“昔吾祖星冈公最讲求治家之法:第一早起;第二打扫清洁;第三修诚祭祀;第四善待亲族邻里。”中国人对于祖先的祭祀,素极重视,因为追念远祖,自然不敢为非作歹,民德自然归于纯厚,这与孝顺父母是一样的道理。

宝,就是善待亲族邻里。曾星冈曾说:“人待人,无价之宝。”这就是说,一个人不能独善其身,一个家也不能独善其家。人与人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假若与亲族邻里不能和睦相处,这一家庭,便成怨府,迟早是要毁败的。曾星冈一面操持家庭,一面善待亲戚邻里,这是一个居家的法宝。

早,就是早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乡下的农民,老老小小,男男女女,几乎与太阳同起同落。提倡早起,就是奖励勤劳,增加生气,最合卫生。因为农民早起,商人也不得不早起,工人士子,也不得不早起。许多外省人,初到湖南,吃不惯三餐干饭,后来早起惯了,才知道非吃三餐干饭不可。

扫,就是扫除,包括洒洗。这一工作,大多由妇女为之。妇女早起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洒扫工作。庭阶秽物,桌几灰尘,要洒扫干净,虽至贫至苦人家,也不会例外。年终的时候,屋前屋后,还要来一次大扫除。

书,就是读书。在过去的家庭中,除极少数的例外。大多数的青年子弟,总要读三年五年的书,即一般女子,也要至少读一二年的书,俗话说“三代不读书,一屋都是猪”。正由于此,所以中国文化,在过去历史上,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旧时家庭,必有一个祭奉祖宗的神龛,设于堂屋的正中。神龛两侧,必然张贴一幅对联:把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读宜耕。耕,代表生产基业;读,代表基本教育。耕读之家,最能维持长久。

蔬,就是蔬菜。曾星冈曾说:凡蔬菜手植而手撷者,其味弥甘。这不仅是心理作用,而且也是一个事实。

鱼。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天机活泼,正是一种兴旺气象。曾国藩曾说:“家中养鱼养猪种竹种蔬,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相承以来之家风,二则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庭有一种旺气。”足见养鱼,不仅供应口福,而且可以增加生气,生气勃勃,则家道兴矣。湖南素称鱼米之乡,鱼的产量很大,在湖南的出产中,与米并驾齐驱。

猪。在湖南的农业副产品中,生猪占着一个极重要的地位。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有的是米,湖南的猪,是吃米糠长大的,因为池塘多,水沟多,猪吃饱了米糠,又加上一些水边植物,每只猪都是长得肥肥的,其肉味道之佳,实各省所不及。因此湖南猪,猪肉、猪鬃以及腊肉,销行至远。

这八个字是根据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和曾氏所居的湖南乡下的经济特点总结出来的,若能坚持不怠,家业自然兴旺。

此外还有三不信: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这也是曾星冈的垂教。在过去乡村中,由于封闭落后,僧巫、地仙,民间信之者众,偏曾家独不相信,曾星冈对于游医、僧巫、地仙,一见即恼,斥之唯恐不远。曾国藩也一生不爱和这些人往来。大概是曾星冈受了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的影响极深,而曾国藩又笃信其祖父所致。

而“八本”,更是曾国藩从经历学识各方面得来的妙谛,也就是他治家理念的张本。时维咸丰十年二月,正是曾国藩带领湘军反守为攻的大战初期,这位统兵大帅,却一面辑录经史百家杂钞,一面作书寄家,并以此名其所居曰“八本堂”。曾国藩的治家理念,以“八本”为经,以“八字”为纬,经纬连贯,脉络相通,便形成一套治家的理论体系。千百年来,中国谈家庭教育者,未能出其畴范。因此,曾国藩的家书家训,流行民间,至为广泛,等于一部家庭教科书。

曾国藩治家的智慧,来源于深厚的内圣之功。他是将修身大法运用于治家之道。家庭之“内和”法,来源于仁爱心;家庭之“外善”法,来源于平等心;家庭之“远祸”法,来源于清净心。移修身之道以治家,做到适情适理适时适势,人兴家旺势在必然。再移治家之道以治社会,治国家,则春风鼓荡,四海祥和,天下长盛久安亦势在必然矣。 aeQw/AQC1Rc8nbmT1pQMF+jurMkquDuWZIdbxRcSnwNgWLSi4PTZF/2L3z9y+VP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