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做人需谨言慎行

《论语》有曰:“敏于事而慎于言。”《易经》亦曰:“吉人之词寡,躁人之词多。”古训道:“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由强出头。”常言又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些都告诉我们,做人需谨言慎行。不能够谨慎言语,也会导致祸端。

古有杨修,字德祖,东汉末文学家。他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但为人恃才放旷,爱说话、喜欢饶舌,数犯曹操之忌。

有一天,曹操嫌工匠造的园门太宽了,就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杨修一看,即明其意,竟不问曹操,擅自命人把门修窄。又有一天,曹操在一盒点心上写了“一合酥”,杨修见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盒上写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怎敢违反?”

后曹操与诸葛亮交战,接连失利,退守斜谷。传令官问当夜口令时,曹操正在喝鸡汤,随口说了“鸡肋”二字,杨修便知曹操意欲撤军。曹操因此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将其斩首。”

三国时的杨修善于卖弄小聪明,凡事都愿意开口点破,使得本来就疑心很重的曹操十分反感。最后,终于因道破“鸡肋”的意义,招来杀身之祸。其实,曹操的意思,别人未必不懂。杨修只道是自己聪明,说话不看场合,丢掉了身家性命。所以话到嘴边要三思,什么可以说,什么话不能说,都要动嘴之前先动脑,一旦说错了话,只能是引火烧身,所以说话之前一定要动动脑子。

有些人心里藏不住话,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就爱四处传播,这是一个很没有“心计”的人。可见许多是非往往是我们多嘴多舌造成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舌头惹出的风波太多了。不负责任的背后瞎说,毫无根据的怀疑猜测,不经调查的轻信乱传,东拉西扯的闲言碎语,都会给许多人造成痛苦和烦恼,给人世间增添许多是非和不幸。当然给别人带来不幸的同时,往往最终自己也受到恶报。

其实言为心声,语言受思想支配,反映一个人的品德。不负责任胡说八道,造谣中伤,搬弄是非等等,都是不道德的。能管住自己的舌头就是做人最大的成功之一。

有些人喜欢说三道四,这样做既影响团结,同时又降低自己的威信。说人坏话是人际应酬的一大忌。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当中,常有一些人聚在一起,喜欢谈论的就是那些不在场人的是非。一提到这些议人长短、论人隐私的话题,大家就显得兴致勃勃,现场的气氛也随之热烈起来。但是,这种无聊的话题却一点也不值得声张。不论你说的话题有没有恶意,到最后都会变成让人不舒服的坏话。

而且,这种搬弄是非、道人长短的话很容易传到对方耳中。即使听到这些话的人并非故意地去传播,但还是会直接或间接地传入当事人耳中,而且往往已被添油加醋,不堪入耳,这正是所谓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运气不好的时候,你说的话正好被当事人当场听到,或是被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人听到。而且,被听到的内容并非一清二楚,而是断断续续的话,这中间没听到的部分可就任凭别人想像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根鹅毛被听成一只鹅也不稀奇。

古人有训:“言多必失。”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口兵诫》说:“我诫于口,唯心之门,毋为我兵,当为我藩,以慎为键,以忍为阍,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尚书·说命》记载:言从口出,一旦不合乎礼仪,就会招致羞辱。同样,《诗经》中也有“有欺不可为”的警句。可见,人们对言多语失是何等的慎诫。

在我国历史上,其结局最荒唐的就算东晋武帝司马曜,竟因酒后的一句戏言被爱妃的婢女闷死。

公元396年的一天,司马曜跟平日一样,与自己最为宠爱的妃子张贵人饮酒取乐。他狂饮不止,并硬要张贵人再陪他对饮。张贵人已经酒足,难以再饮,极力辞谢。他面露愠色,开玩笑地说:“你今天如敢违抗君命,拒不陪饮,我可要定你的罪!”张贵人一时火起,恃宠起身顶撞说:“妾偏偏不饮,看陛下定我什么罪!”司马曜醉眼朦胧,起身冷笑一声说:“你用不着嘴硬。你已经年近三十,应该废黜了。我有的是年轻貌美的佳人,难道少了你一人就不成?”说到这里,又大口呕吐,喷得张贵人满头满身都是。当晚,张贵人思来想去,一直想着司马曜的这句话。她想到:司马曜的前两个宠妃都因失宠而被打入冷宫,自己失宠是不是也要在冷宫里度过余生?她越想越感到害怕,越想越心不甘。不知从哪里来的胆量和决心,张贵人让侍女拿来一条厚厚的被子,将司马曜紧紧地蒙在了下面。几个侍女重重地压在上面,任凭司马曜拼命挣扎也无济于事,司马曜竟活活被憋死了。

口是三五之门,祸害由此而生。一个口不择言的人,他所处的环境往往会混乱不堪。对此,古人早就有过先见之明,对后人也有过警示。

现实生活中,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注意说话的艺术。只图一时之快,不注意言语的轻重对错,任性而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时至今日,我们虽然不再崇尚“沉默是金”的信条,但在某些场合还是少言为佳。

记得有一位文人曾说过:“害人的舌头比魔鬼还厉害……上帝仁慈为怀,特地在舌头外面筑起两排牙齿,两片嘴唇,好让人们在开口讲话之前多加考虑。”这位文人的意思是说我们在说话之前要多加考虑,要负责任,不能出口伤人,损害别人。

当然,人长了嘴巴就是要说话的,但说话一定得看场合、看时机。如果说话不看场合,不讲究方式方法,不考虑结果,往往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青年人,社会阅历少,经验不足,爱说敢说,如果不注意控制,就更容易因话惹祸。这时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心,长期下去,最终害了你自己。

总之,言谈是非,好言人短,常会为自己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吕近溪有曰:“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弟子规》亦有很深的教诲,比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诸如:“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这些话语都深切地警示我们,言语需谨慎。

世界上许多的祸患多出自于口,因此,不但言语方面需自我克制,平时也要谦恭谨慎,于人有礼,于事恭敬,少嘴少舌,才能远离纠纷,避免许多是非、祸患,我们才能生活得和谐、幸福、如意! qBcdnQ7j81yp2bThkAAC2v8L5Lz2ksjshT/QhzkWHtFC3dFNxNVGVBU/d+bzRp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