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社会里,节操是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仁人志士把节操看得比生命还重。节操之忍,当首推苏武。不管时人世人怎么看,但苏武之忍的确令那些没有信念、没有追求的碌碌之辈汗颜。即使是今天,我们也应该从中读出一些东西。
在有些时候,做人的确应该有点骨气,有点信念,不然“人”的意义和价值就没了。苏武牧羊的故事不仅载之正史,也被戏曲广泛流传民间,使得妇孺皆知。苏武也早已成为坚持民族气节的楷模和象征。
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冬,匈奴单于病死,国人立其弟为单于。新立的单于因怕汉朝乘新立之机来攻,遂对众臣说:“我是汉朝的儿子辈,怎敢敌汉?汉天子本是我的丈人,我们应当尊重他。”并下令将原扣押在匈奴的汉臣,一律派使臣护送归国,且奉书讲和。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正月,汉武帝因感匈奴单于诚意,也将被押匈奴使臣释出,派中郎将苏武持节送归,并令武携带金帛,厚赠单于。
苏武,字子卿,为故平陵侯苏建之子,与他的兄弟同为朝中郎官。苏武知道,这虽然是一次和平出使,但是由于两国的关系十分复杂,形势也千变万化,因此,此次奉命出使匈奴,仍然是前途未卜。于是,他特与家人告别,率副中郎将张胜、从吏常惠及兵役百余人,离都北行。
苏武一行到了匈奴,见到了单于,转达了武帝的问候,赠送了金帛。此时,单于的心情已经有所改变,并不真心与汉议和,只不过借此缓兵,以寻机后图。他见汉武帝中了他的圈套,不由地傲慢起来,对待汉朝的使者,礼貌很不周全。苏武善于忍耐,他等公事办完,便告辞退出,等候单于派遣他回去。谁知,就在这几日,出现了一件意外的事,使苏武等人被困匈奴近二十年。
在苏武未出使匈奴之前,有一个名叫卫律的胡人之子背汉降胡,被匈奴封为丁灵王。卫律有一个名叫虞常的从人,虽随卫律降胡,但心中颇为不愿,想谋杀卫律。凑巧张胜来到匈奴,虞常本与张胜相识,乘探望之机与张胜私下里交谈,说:“听说汉天子十分怨恨卫律,我能够为汉朝伏弩将其射杀,不知道您有什么见教?”张胜听说后,一心争功,就瞒着苏武,当即应允。不料事情败露,虞常被擒。单于命卫律严审此案。张胜见事情已经败露,怕受诛杀,这才将事情的始末告诉了苏武。
虞常连遭酷刑,坚持不住,竟将张胜供出。卫律将供词拿给单于看。单于见了以后,立即召集贵臣,商议要杀掉汉使。左伊秩訾劝道:“汉使若直接谋害单于,也不过死罪,今尚不至此,不如赦其一死,迫他投降!”单于听后,便令卫律往召苏武。苏武闻召,对常惠道:“屈节辱命,即使得生,还有何面目再回汉朝?”说着,拔出剑来,向颈上挥去。卫律见状,急忙上前把住苏武的双手,但剑锋已触着脖颈,血流满身,苏武已经昏死过去。卫律忙令往招医生,经半日抢救,苏武才清醒过来。卫律见苏武已无危险,便令常惠好生看护,自己回报单于。单于听后,也很为苏武气节所感动,派人向苏武问候,并下令将张胜收入狱中。
数月后,苏武颈伤痊愈。单于便令卫律将苏武请到庭中,并将虞常、张胜从狱中提出,当场宣布:虞常死罪,立即拉出斩首。又对张胜道:“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罪亦当死,但若肯归降,尚可赦免!”说首,卫律上前,举剑欲砍张胜。张胜见到这种情况,慌忙伏倒在地,连说愿降。卫律冷笑了几声,转身问苏武道:“副使有罪,你也当连坐。”
苏武说:“本未同谋,又不是亲属,怎能连坐?”
卫律又举剑向苏武比划,苏武仍神态自若,面不改色。卫律见后,又将宝剑收起来,和颜悦色地劝苏武道:“苏君,卫律以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受爵为王,拥众数万,马畜满山,富贵如此。您若肯投降,一定与卫律相同,又何必执拗成性,自寻死路呢?”
苏武听后,摇头不语。卫律接着说道:“您如果肯因我而降,我当与君为兄弟;您若不听我的话,恐怕不能再见我面了!”
苏武听了此语,当即怒道:“卫律!你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叛主背亲,甘降夷狄,有何面目见我?且单于令你断狱,你不能秉公而断,反欲借此挑拨两主,坐观成败。你要想想,南越杀汉使,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头悬北门;朝鲜杀汉使,即时诛灭。独匈奴尚未至此。你明知我不肯降胡,还多方胁迫,我死不要紧,恐自此匈奴祸至,到了那时,你能够幸免吗?”一席话,骂得卫律张口结舌,又不好擅杀苏武,只得往报单于。
单于听说以后,更加敬重苏武,为了使苏武投降,遂令将苏武囚于大窖之中,不给饮食。当时,天下大雪,苏武就食雪嚼旃,才得数日不死。单于对他活下来感到十分不理解,怀疑有神相助,就把苏武迁徙到北海(今贝加尔湖),令其牧“羝”。羝是公羊,是不能产子的,但单于说什么时候羝羊产子,就放苏武回去。这实际上是将苏武永远流放。单于还将常惠等分置他处,不能与苏武相见。
苏武身处荒野,没有食物,只得掘野鼠、觅草实充饥。尽管如此,苏武仍未忘使命,持着汉节,在匈奴过了一年又一年,希望有一天能重返故土。
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匈奴内乱。颛渠阏氏派使臣前往汉廷和亲。汉廷也遣使来胡,提出只有匈奴释归苏武、常惠等人,才可以言和。此时,苏武已困匈奴19年,对外边的事,知道很少。
汉朝的使者向匈奴索还苏武,胡人谎称苏武已死。多亏常惠得知消息,设法说通胡吏,才使得汉使秘密地见到了苏武,说明了真情,且给汉使献了一计。汉使听后,连连称善。第二天,汉使又往见单于,指名要索回苏武。单于说:“苏武确已病死。”汉使闻后,怒道:“单于休得相欺,大汉天子在上林中射得一雁,雁足上系有帛书,乃是苏武亲笔,言其正在北海牧羊。今单于既要言和,为何还要欺人?”单于闻言,顿时失色,对左右道:“苏武忠节,难道还能感动鸟兽?”不得已只得向汉使谢罪道:“苏武果真尚在,我放他归国就是了。”汉使乘机再索常惠、马宏等人,单于都答应了。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苏武、常惠等九人随汉使返回长安。苏武出使匈奴时年方四旬,此时已是须眉皆白,手中所持的汉节旄头早已落尽,国都的人见了,无不称赞。
苏武之忍感天动地,忍受了屈辱和磨难,却保持了自己的节操。这种忍虽不是大智谋,大韬略,却也不迂腐。苏武的意志倔强而悲壮,已形成了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