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勾践卧薪尝胆

屈辱之忍,往往能造就出大才。越王勾践,从一国诸侯王沦落为奴仆,为人养马,给人尝便,忍下了这番屈辱,终于复国成功,给后人留下了一则自励上进的成语——卧薪尝胆。

勾践之忍,在中国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他最终也没有白忍,终于大仇得报。其实,这本算不上什么报仇不报仇,诸侯国之间相互蚕食攻伐在春秋战国时是很正常的事,这里所要探究的是勾践的忍,而最终凭此成就了复国大业。

忍辱为奴终脱困

勾践之忍,分两个阶段,一是在吴国为奴时。

吴越两国本为邻邦,吴国发兵攻越结果大败而归,国王阖闾受伤而亡,这样两国就结下了仇怨。其实,这种仇怨的实质并非什么国恨家仇,实则是双方都想吞并对方来扩大自己的领土,增加国势而已。

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为了替父报仇,他丝毫没有懈怠,经过两年的准备,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伯嚭为副将,倾国内全部精兵,经太湖杀向越国而来。越国一战即败,勾践走投无路,后来走伯嚭的门路达成了议和。

议和的条件是,勾践和他的妻子到吴国来做奴仆,随行的还有大夫范蠡。夫差让勾践夫妇到自己的父亲吴王阖闾的坟旁,为自己养马。那是一座破烂的石屋,冬天如冰窟,夏天似蒸笼,勾践夫妇和大夫范蠡一直在这里生活了三年。夫差出门坐车时,勾践还得在前面为他拉马。每当从人群中走过的时候,就会有人讥笑:“看,那个牵马的就是越国国王!”

这实在是够能忍的了,由一国之君变成奴仆忍了,到为人养马备受奴役忍了,而他之所以会强忍着这所有的一切屈辱,为的就是日后的崛起。勾践面对一切屈辱,从容自若,因为他自己非常明白:目前的情况只有忍辱,才有可能日后东山再起;如果不忍,不要说东山再起,恐怕连命都保不住。

勾践不但能忍,而且还善工心计,他抓住了吴国君臣贪财好色的弱点,让留在国内的大夫文种不断地向夫差进贡一些珍禽异兽、瑰宝美女,同时还不断给伯嚭送些贿赂。伯嚭得了越国的贿赂,不断地在夫差面前为勾践说情,夫差对勾践也产生了好感。勾践这一着的确厉害,他以忍来激励自我,同时还用计使吴国君臣纵情声色,荒废朝政。

后来有一个绝好的机会为勾践回国创造了条件。夫差病了,勾践为表忠心,在伯嚭的引导下去探视夫差,正赶上夫差大便。待夫差出恭后,勾践尝了尝夫差的粪便,便恭喜夫差,说他的病不久将会痊愈。这件事在夫差放留勾践的态度上起了决定性作用。或许是勾践真的懂得医道,察言观色能看出夫差的病快好了,或许是上天垂青勾践,总之,夫差的病真的好了。勾践此时已彻底取得了夫差的信任,夫差见勾践真的顺从自己就把他放了。

勾践在这件事上所表现出来的忍辱的确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我们不排除勾践是想尽一切办法回国,就其这种行为的确让人自叹弗如。纵观这一时期勾践的忍,是极其恭顺的忍。因为勾践很明白,这种为人奴仆的生活可能是茫茫无期,也可能近在咫尺,完全取决于夫差。只要夫差高兴,对自己所做的事满意,那么自己有可能会提前获得自由,所以勾践极尽恭顺讨好夫差。

卧薪尝胆终复仇

勾践的忍性的第二个阶段是回国后的忍。

这一时期勾践的忍是怀着极其强烈的报复心理的忍耐。勾践的性格原来也是很残暴的,仅有一例就可以说明:当他刚刚继承王位时,吴王阖闾带兵来伐,兵临城下,他命人组成一群敢死队,皆袒胸露乳,手提利刃来到阵前,面对吴兵,切开胸腹,将肠胃等物尽皆取出。勾践用这种办法吸引吴兵注意力,然后乘机杀出而取胜。这充分地暴露了勾践残暴的性格,以及他后来称霸成功后,杀功臣,无一不是残暴、阴险的表露。

哪个人不喜欢安逸舒适的生活呢?勾践也不例外,但他回国后,想到在吴国受的屈辱,就想报仇,但现在还不是时候,还必须忍耐,努力治理国家,等到兵精粮足时便一举伐吴。于是,他取来动物的苦胆放在座位旁,或坐或卧都要仰视苦胆,每顿饭前尝一点苦胆。他为了激励自己复仇的心愿,经常自己问自己:“勾践,你忘了会稽山的耻辱了吗?”他还和普通人一样亲自参加农田耕作,让夫人像普通妇女一样亲自纺线织布,吃粗劣的饭食,穿普通衣着,尊重贤才,救贫吊丧,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忍辱负重,其结果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勾践坚韧能忍是为了灭吴兴越,忍到一定程度总有爆发的一天。勾践终于忍到该向吴国发难的时候了,一战便把吴军杀得大败。这次卑躬屈膝的不再是越王勾践了,而是夫差。夫差也想像当年勾践向自己称臣为奴一样,打算投降勾践。勾践想答应夫差的请求,但被范蠡劝住了,最终吴国灭亡了,夫差自杀身亡。当时中原的几个大诸侯国都处于低潮,不少小国投降了勾践,于是勾践俨然成了最后一代春秋霸主,终于一吐胸中二十多年的压抑。

坚韧善忍的精神造就了春秋末代霸主。国王—奴仆—霸主,把勾践的人生轨迹勾画得清清楚楚,不知今天我们读到勾践能忍时有何感想? s3Ahcq/nXtjQVf7BJ0JeeFmaYSy0u93zQMcXcCL/kSQFnTROMrWui35cQ5XPEFq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