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梳理与探究

读书有计划

《儒林外史》是一部传统的章回体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建议用四周的时间完成整本书的通读,建立对小说的初步印象。第五周精读部分章回,进一步理解小说内涵。第六周小组合作,进行专题阅读成果展示。为了保证阅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时间可大致安排如下。

前四周 通读全书

在通读全书时,建议完成以下几件事。

1. 阅读时做一些圈点批注。按照个人的阅读习惯,在精彩语句、关键语段、重要人物、重要情节处做上标记,写下初步的阅读感受。

2. 每读完一回,对该回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概括主要情节,归纳出场人物形象,梳理人物关系,分析描写手法,等等。可以采用表格、提纲、思维导图等形式。

以第一回为例,可以采用表格形式对该回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3. 阅读时多停下来思考小说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人物、情节、环境是构成小说的三大要素,作者对这些要素的描写是有其意图的。要想一想当前情节与前文有什么关系,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这段环境描写与人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通读全书后,完成“阅读·思考·生活”里的题目,测评自己的阅读效果。

第五周 精读部分章回

在前四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精读部分章回,借助章回批注,结合通读时的感受及所做笔记,进一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时间可大致安排如下。

第一天至第四天:精读添加了批注的章回,边读边思考批注内容,进一步加深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同时归纳一些旁批的方法,比如提问式旁批、点评式旁批、心得式旁批等。

第五天至第七天:根据个人喜好,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章回进行精读并随文批注,看看这些章回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怎样的儒林世界。

第六周 专题阅读

围绕感兴趣的专题,分小组进行阅读、交流,并收集、整理相关专题的资料用于展示。以下专题可供参考。

读书有方法

采用古典讽刺小说的阅读方法

《儒林外史》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古典讽刺小说,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此书,称其出现后“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可见,讽刺艺术是这部小说的突出特点。因此,在阅读这部小说时,不仅要关注小说的几个基本要素,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对于距今年代久远的古典小说,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如当时的时代特点、社会概况及作者生平等,是阅读的第一步。作者吴敬梓的个人经历对《儒林外史》讽刺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意,目睹族人争夺遗产,接触到“颜李学派”的实学思想等,这些都是《儒林外史》讽刺内容的来源。你可以借助图书馆、网络等查找相关资料,将作者的经历与书中的情节进行比对,从而加深对本书的理解。

2. 把握小说的讽刺对象。根据小说的创作背景,加之儒林士人这一特殊题材,我们可以轻松地找到小说所讽刺的对象。书中的一些“读书人”,将科举视为毕生事业,被科举制度弄得神魂颠倒,如周进、范进等人;而像王惠、匡超人等人,则将中举视为获取功名利禄的捷径,一旦成功,便利用特权来满足私欲;还有一些不甘寂寞的失意者,不时作诗唱和,争当“名士”,如娄三公子、娄四公子等。小说生动地刻画了一幅科举制度下的儒林群丑图。除了将这些“读书人”归类,你还可以将同一类型的具体人物进行对比分析,看看他们有什么差异。

3. 分析小说的讽刺手法。讽刺的艺术效果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写作手法来实现。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如夸张、对比、白描等,很好地实现了自己的讽刺意图。如胡屠户一巴掌扇醒疯癫的范进,属于合理夸张;将杜慎卿与其堂弟杜少卿进行对比,则让人窥见杜慎卿风流儒雅外表下的虚伪与庸俗。多种讽刺手法的综合运用令小说呈现出鲜明的艺术风格,在阅读时要注意体味。

4. 体会小说的批判精神。讽刺的目的在于批判不合理的现象,揭示其荒谬的本质,进而表现出对某类理想的向往。阅读时,除了要把握讽刺对象、分析讽刺手法,还要理解在讽刺中体现的批判精神。如王玉辉支持女儿殉节的行为表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扭曲。与此同时,《儒林外史》还塑造了一批正面人物,如杜少卿、虞育德、萧云仙等,他们淡泊名利、品格高尚,努力探寻拯救世风的方法。将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进行对比,总结不同群体的品格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批判精神。

5. 感受小说的悲喜意味。《儒林外史》的讽刺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鲁迅先生曾言“其文又戚而能谐”。书中许多讽刺之处看似滑稽可笑,背后却蕴含着悲剧性的意蕴,给人以双重的审美感受。如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等情节,阅读时要注意感受其中的悲喜意味,进而领会这部小说所蕴含的悲悯情怀。

批注式精读

写批注,是对小说进行精读的有效方式。阅读时,可选定自己感兴趣的章回,对其进行批注式精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标注出小说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的地方。比如刻画王冕形象的内容、描写胡屠户动作的细节等。

2. 可以从小说的内容、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也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点出小说前后关联之处;还可以写出心得体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3. 反复品读,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具有简洁、直观的特点,整理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儒林外史》不同于一般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它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与情节,“虽云长篇,颇同短制”。但小说中的某些章回基本上都是围绕某个人物展开的,因此可以借助这一人物将相关的情节勾连起来,进而把握小说的内容,对其进行品味探究。

例如第十五回至第二十回以匡超人的故事为主,我们可以将其中的人物关系进行整理,制作思维导图,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

摘录经典语段并进行仿写

摘抄小说中的经典语段可以丰富素材储备,进行仿写则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儒林外史》中有许多经典的语段,这些语段或通过前后对比、细节白描、夸张变形等手法进行辛辣讽刺,如匡超人对马二先生的不同评价,汤家二公子大肆谈论科举事宜;或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如严监生临终前一直伸着两个手指头直到灯草被挑掉一茎,杜慎卿在太阳下欣赏自己的影子;或通过修辞手法、空间顺序描绘优美的环境,如王冕所见的雨后荷塘,马二先生所游历的西湖,郭孝子所行的冰雪深山等。在阅读时可摘录这些精彩语段,并进行仿写。 5BOpcrJpVJp1h/Q+EYmdiBx7gRs+3ae2t7I7oguLxC0Iv8kdgWOL2l0H/hO1fAi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