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梳理与探究

读书有计划

《简·爱》全书共三十八章,建议用五周时间完成整本书的通读。为了保证阅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时间可大致安排如下。

通读时可以综合运用浏览、快读、猜读、跳读等阅读方法。为了能在通读阶段拥有良好的阅读体验,在这里有三个建议可供参考。

1. 读前预设问题:在进行每个部分的阅读前,先大致浏览一遍,预设一些自己想要深入探究的问题,以便带着问题有侧重点地进行阅读。

2. 读中圈点标注:事先确定适合自己的标记方法和符号。阅读过程中,如果读到关键情节、精彩语句、产生疑问或引起共鸣处等,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标记,还可以将自己的感想、思考批注在书中空白处。

3. 读后复盘整理:每读完一章就对已读内容进行复盘。可以用自拟小标题的方式概括本章主要内容,再按照时间线索或逻辑关系整理章节内容,梳理事件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利用表格、思维导图等方法,快速厘清人物关系,简单回顾人物形象;或者整理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段,记录因阅读而产生的思考。

以第一部分为例,这一部分记叙了简·爱在盖茨海德府中的经历,主要涉及的人物包括里德家的家庭成员和保姆。我们可以通过表格,整理这些人物的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简·爱在盖茨海德府中的经历。示例如下:

读书有方法

采用一般外国小说的阅读方法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在阅读这部作品时,除了要关注人物、情节、环境这小说三要素外,以下几个方面亦值得留意。

1. 知人论世,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简·爱》的写作时间并不长,夏洛蒂·勃朗特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全书,但它的问世却引起了文坛的轰动。不可忽视的是,作品中的许多内容不仅是作者自身经历的投射,而且融入了许多当时社会生活中真实的素材。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生平,不理解当时的英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乃至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特色,便很难挖掘出这部作品的价值,只会把它视为一部普通的爱情小说。因此,阅读拓展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对更好地理解小说主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2. 打破壁垒,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得益于作者的丰厚积累,《简·爱》中多处可见对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的评价;为了符合人物身份,作者在小说中还使用了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不同的语言;在人物的对话交流中,作者也常常化用或直接引用其他作者的作品内容及西方神话传说中的素材;另外,因为作者拥有一定的美术功底,所以小说的环境描写也常常有一种绘画般的美感。这些都体现了小说独特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3. 立足个性,关注小说的叙事方式。第一人称叙事是《简·爱》的一大特色。“我”既是事件的亲历者、叙述者,同时又是旁观者、反思者。尽管这种叙事方式有时无法向读者更好地展示事件全貌或揭露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却有利于主人公进行直接的、情真意切的抒情,感染力极强。另外,这种叙事方式还便于作者借“我”之口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独特思考,能更充分鲜明地展现小说主旨。

4. 含英咀华,体会小说的语言特点。精彩的人物对白,生动的环境描写,激情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文字……富有魅力的语言是《简·爱》吸引读者的又一大亮点。在完成中文译本的阅读后,还可以尝试翻阅英文原文,体会其独特的语言魅力。

圈点批注法

运用圈点批注法时要注意一点,即圈点标注的内容应该经过筛选。建议选取作品中值得反复品鉴的内容来进行圈点批注,如思想闪光处、语言独到处、艺术技巧精妙处以及重要情节处等。具体来说,可以圈点标注简·爱对生死、爱情、自由、平等等主题的所思所感,或者小说中使用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段落,或者作者运用环境的对比、意象的变化来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内心的写作技巧,或者简·爱几次巧妙的命运转折……

另外,所做的批注可以是点评小说内容,也可以展开联想、想象,续写、补充原文情节,或者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写下自己的感悟等。

思维导图法

总体上,这部小说以“我”为叙述主体,以“我”的选择和成长为表现对象。时间上,以“我”童年、少年、青年三个时期的经历为内容,线索清晰,兼备趣味性和艺术性;空间上,可直观地分为盖茨海德府、洛伍德学校、桑菲尔德府、沼泽山庄、芬丁庄园五个部分;在人物关系上,又以这五个地点为划分,以“我”为中心呈现出不同的人物组合,相互之间较少交错,人物关系清晰易辨。因此适合用气泡图、双气泡图、流程图、因果图等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厘清思路。

以下为双气泡图示例: 3avEXDIrHMr6Ex29MD/EmlnWK4zu3dZ/J9B9gSyy6UzZ3KSKAp+u2JNE7B5F9Z3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