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梳理与探究

读书有计划

全书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建议用四周读完全书,前三周通读,第四周精读。具体安排如下。

前三周 通读全书

阅读这本传记,建议遵循以下阅读方法。

1. 阅读时随手做好旁批。阅读中可以依照自己的习惯,给描写生动或观点深刻的部分做旁批。批注时注意发散思维,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记录下来。批注形式自由多样,字数不限,可寥寥数语,亦可洋洋洒洒数百字。

2. 做好读书笔记。在读书的时候,要善于将书中的精华和自己的感受以读书笔记的形式积累下来。撰写读书笔记时,可以以随笔的形式写小短文,还可以制作读书卡片或画思维导图。你可以仿照下面的表格进行总结,梳理三位传主在身份背景、性格特征、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对他们进行对比,思考他们的异同。

第四周 精读部分章节

根据前三周阅读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专题,选择相关章节进行精读。可以参照下列建议展开精读。

周一至周三:精读《贝多芬传》中详述贝多芬人生低谷的内容,了解贝多芬如何在痛苦中不懈地抗争并磨砺精神。在精读的过程中,要仔细揣摩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并以旁批的形式写下你对贝多芬及其遭遇的理解。

周四至周五:精读《米开朗琪罗传》中“力的崩裂”一节,了解米开朗琪罗在新旧两派政治和宗教力量中挣扎彷徨的内容。阅读时,留心思考是什么导致米开朗琪罗“力的崩裂”。

周六至周日:精读《托尔斯泰传》中“《童年时代》《高加索纪事》《哥萨克》”一节,了解托尔斯泰的早年经历以及思想倾向。托尔斯泰早年的思想混乱、复杂,阅读中注意梳理他主要的思想观念,理解他的人生选择。

读书有方法

采用一般传记作品的阅读方法

要了解一个人,尤其是一位名人,有必要去了解其相关历史背景、生平、言论、他人评价等。《名人传》是一部著名的传记作品,内容涉及传主人生的许多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广泛收集信息,从多方面来了解传主。可参考如下几个角度展开阅读。

1. 查阅资料,了解相关历史背景。本书所写的三位传主中,米开朗琪罗生活在四五百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贝多芬去世已近两百年,而托尔斯泰离世距今也超过百年,三者生活的年代距离我们现在较为久远。勤于查阅历史资料,例如查证贝多芬对法国的狂热、米开朗琪罗面对几位教皇时的艰难处境、托尔斯泰对底层人民的态度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艺术创作。下面这份经过筛选的书单是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的重要资料,可供参考。

2. 建立传主生平年表,从整体上了解传主生平。在《名人传》中,作者在讲述三位传主的故事时,偶尔会插入其他时间段发生的事,并不完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叙述。我们可以为传主建立生平年表,按照传主从出生至去世的时间顺序,以表格记录传主的出身、成长经历、社会交往、艺术成就等,厘清传主大致的人生轨迹。

3. 抓住传主的言论来理解传主。在传记中,作者直接引用的传主的日记和书信,是我们理解传主的重要文献。精读时可以找来完整的日记或书信内容,对照阅读。

4. 抓住他人对传主的评价来理解传主。在传记文学中,有时作者会直接评价传主,或引用他人的言论来评论传主,阅读时注意这些文字,想一想这些评价是否中肯。

比较阅读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本书,可以搜集其他传记作品,展开比较阅读。在比较阅读中,要选择有一定共同点的书籍。就《名人传》而言,具体可参考以下两个研读方向。

1. 对比阅读其他传记作品,深入体会传记作品的文体特点。例如,斯蒂芬·茨威格为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的传记作品《三大师传》,跟《名人传》一样,都是著名作家为三位伟大人物撰写的传记。虽然两本书都是传记,但是在写作手法和文字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读完后,我们可以讨论一下两本书的异同,深入体会传记作品的特点。

2. 参照其他作家为传主作的传,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传主。我们读书,应该有一点怀疑的精神。罗曼·罗兰是一个了不起的文学家,他写的传记当然非常好,但是不一定全无偏见或错漏。而且,《名人传》完稿于一百多年前,也许有些记录与现今发掘的历史资料不符,这就有必要参考现当代作家为这三位传主写的传记了,使我们对三位传主的印象更加客观、立体。例如,可以阅读美国作曲家扬·斯瓦福德的《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法国作家娜丁·索德尔的《米开朗琪罗传》和孙立军的《托尔斯泰传》。

在研读的时候,可以尝试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阅读分享与交流,让阅读方式更加灵活、多元。

撰写读书笔记

本书以凝练的文字叙述了三位精神巨人的人生经历,发掘了他们身上的伟大人格和精神。阅读后,应撰写读书笔记,将传记内容化作自己的积累和思考,用心汲取传主的人格力量,把它化作自己成长的动力。可以参考以下方式来撰写读书笔记。

1. 摘抄式读书笔记。积累书中的好词好句并分析其妙处;摘抄书中精妙而富有哲思的语段,加深自己的理解……摘抄的内容和方式因人而异,可以动笔摘抄,也可以扫描、复印。

2. 感想式读书笔记。作为摘抄式读书笔记的补充,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将自己读书的感想以随笔或者评论的方式写下来,作为自己思想动态的记录。这样既能厘清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wiOxSv2+RPKzZKBCjMm+Q6fDDqDHu1yjebG2WIsZfDWl26zFykGnibxTMqLtvUo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