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塞语的发现以及于阗语的确认

关于斯基泰人、塞种人的地理分布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性,借助广泛散布在黑海以北、中亚、南西伯利亚的考古发现,以及现存于伊朗的浮雕,人们已经能够获得基本概念。学者们早就认为,塞种人说的是印欧语系伊朗语支的语言。但是,确认古代于阗语就是塞语,古代于阗人就是塞种人,则是印度学研究者的贡献。这一过程是从解读今天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直到马图拉(Mathurā)地区的一系列石刻、崖刻铭文以及钱币铭文开始的。

我们知道,公元前330年打下波斯帝国之后,亚历山大率领的希腊军队继续东征,到达阿拉霍西亚(Arachosia)以及犍陀罗地区,在锡尔河、阿姆河流域以及横跨兴都库什山脉的阿富汗南部地区建立了希腊大夏王国。大约在公元前140年前后,原活动在锡尔河以北的塞种人南下占领了大夏。简而言之,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世纪期间,中亚包括两河流域地区,有三股势力在角逐,这便是希腊人、斯基泰人以及建立了安息帝国的帕提亚人。这三股势力,对于古代印度人来说,都是外来的入侵者。这三种人甚至作为例词,出现在印度古代语言类的作品中,例如著名的梵文语法著作《波你尼经》。作者波你尼是公元前5世纪人,他的作品自然没有提到斯基泰人或者希腊人,但是针对《波你尼经》进行释补的《大疏》成书于公元前150年,其作者波颠阇利(Patañjali)在针对《波你尼经》第2章第2节第34条的经文进行注释时,特别使用了śaka-yavanam这一复合词。而在其他的铭文以及佛经中,确实也有śaka-yavana-palhava这样的复合词。汉译佛教经典当中,也有对斯基泰人、帕提亚人、希腊人的描述。西晋时翻译入汉语的佛教文献《阿育王传》提到,佛法未来将灭尽,而灭尽的起因就是这三股恶势力。

一些梵语作品,例如《摩诃婆罗多》《瑜伽往事书》把塞王描绘为贪婪、强暴、本性邪恶、怀着毁灭之心的人,预言斯基泰人将注定灭亡。古印度人认为,凡是斯基泰人扫荡过的地方,一定会沦为荒漠。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塞王毛厄斯(Maues)于大约公元前90年沿印度河北上进入了犍陀罗地区,也就是现在巴基斯坦北部,在那里建立了斯基泰人王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定是做了坏事的。但一些佉卢文的铭文显示,此后斯基泰人还是做了一些好事,尤其是曾经扶持过佛教的发展。最著名的铭文是在马图拉发现的,刻写在一尊有狮子造型的石头上【图5】。这一Lion Capital铭文,记载的是斯基泰总督的夫人捐赠的事迹。她捐献了一粒舍利,建造了一座佛塔,为说一切有部的僧人建造了一所寺院。她的儿子也捐献了土地,同样奉献给说一切有部的佛僧。

图5 印度北方邦西南部的马图拉地区发现的狮子造型的石头及铭文(现存大英博物馆)

研究历史的学者们判断,斯基泰人打败了原来的统治者希腊人之后,开始大量吸收希腊文化。例如建于塞王阿泽斯一世(Azes I)时期的Jandial神庙(位于今巴基斯坦塔克西拉遗址附近),完全是按照希腊庙宇的布局风格建造的,还能看到爱奥尼克式的柱头和柱基【图6】。公元1—3世纪,贵霜人占领了西北印度,斯基泰人放弃了犍陀罗一带,在今天印度中部地区构建了自己的领地,成为贵霜王朝的一个总督府,但是仍使用塞人的纪年。实际上,塞人的纪年是斯基泰人的一个伟大贡献,这种纪年方式不会随着王者的更迭重新开始,而是统一纪年,这种纪年被称为塞种纪元(Saka Era),流传了很久。斯基泰人在印度西北部发挥的影响至少长达四百年。这里需强调,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是多元文明的艺术,在这一地区,有希腊、波斯、斯基泰、贵霜的多重影响【图7】。如果简单地将犍陀罗风格归结为希腊与印度风格的结合,必然理解不了隐藏在造像艺术背后更深一层的人文理念。

图6 巴基斯坦塔克西拉遗址附近的Jandial神庙残留的爱奥尼克式柱头和柱基

图7 犍陀罗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那么,前后影响犍陀罗地区四百多年的斯基泰人和地处新疆丝路南道的于阗人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如何判断曾经说了一千多年又灭亡了一千年的于阗语是斯基泰人的语言呢?

“发现塞语”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于阗语从发现到定名的过程。早在于阗语发现之前,学者们就已经认为,这些斯基泰人分属不同的部落,他们用于交流的语言,同属印欧语系中的伊朗语支。20世纪初,来到新疆一带探险的欧洲人,把在新疆获得的、用婆罗谜字母书写的文书送到了德国从事梵语研究的霍恩雷(A. F. R. Hoernlé,1841—1918)面前,他认出了这些文书当中,至少有三种不曾被世人知道、已经消亡的语言,即吐鲁番和库车地区发现的吐火罗语、图木舒克地区发现的据史德语,以及新疆丝路南道和田地区发现的于阗语。

于阗语“问世”之后,欧洲的印度学学者率先对其进行了解读。来自挪威的汉堡大学教授科诺(Sten Konow,1867—1948)最早确定所谓的于阗语实际是伊朗语支的一种。但是,在最初被重新认识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于阗语没有获得正式定名。这种语言开始被称为“北方雅利安语”(Nordarisch)。1912年,德国学者吕德斯(Heinrich Lüders,1869—1943)最早认定曾经在印度西北地区建立政权的塞人所说的语言,与北方雅利安语有高度的相似性,从而正式将塞语与于阗语联系在了一起。

吕德斯的研究是从对今巴基斯坦以及印度西北地区的一系列石刻、崖刻铭文和钱币铭文的解读开始的,他的结论主要有下述三种依据:首先,吕德斯发现古印度的西萨特拉普王朝发行的银币上出现了“ys”的字母组合,用来表示辅音“z”。这种辅音是伊朗语才有的发音,而在于阗语文书中也存在“ys”在一起发音为“z”的现象,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而且于阗银币上的王使用的是塞种纪元,由此断定,这些王是塞王。塞种纪元影响深远,后来的梵语作品一直保留了“塞人时间”(śakakāla)这样的概念。但这还并不足以证明于阗语就是塞语。随后,他发现于阗语存在大量来自印度语的词语,除了佛教用语外,还借用了很多俗语,例如,于阗语ka ̈dana(“因为”)来自梵语krtena;于阗语salāva(“话”)来自梵语samlāpa。吕德斯认为,之所以产生大规模的词语借用现象,是因为这些操所谓北方雅利安语的于阗王国居民曾经在印度生活过。此外,他又分析了大量铭文中的塞人人名,并从北方雅利安语中找到了相一致的词汇或语法现象。基于这三条依据,吕德斯得出了于阗语是塞语的结论。1932年,挪威汉堡大学教授科诺的《塞语研究》( Saka Studies )正式回应了吕德斯的研究发现。他赞同吕德斯的观点,认为应当将于阗语定名为塞语。考虑到斯基泰语有多种方言,科诺认为,应当将其称作“于阗塞语”更为准确。至此之后,于阗语更多被称为塞语。我的老师恩默瑞克(R. E. Emmerick)在1968年出版的于阗语语法研究著作,书名就非常直接地叫作 Saka Grammatical Studies

塞人语言的发现,或者说一种斯基泰方言的发现,无疑令学者们兴奋。这一成果具有重大意义。斯基泰人虽然曾经广泛分布在欧亚各地,诸如斯基泰人大墓等遗址也已经出土了很多反映其社会生活的文物,但他们在历史上仅留下“只言片语”,人们始终看不透斯基泰人或者塞种人的宗教信仰,看不透他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而现在,如此之多的文献在和田地区乃至敦煌藏经洞出土,所以英国剑桥大学王后学院的贝利(H. W. Bailey)教授曾经说,和田塞语的发现,让我们有可能更多地了解这一族群,了解他们的宗教以及文化。以下,我们终于可以回归今天的主题——古代于阗。

西域的语言与文字

在接受伊斯兰教信仰之前,西域地区由于处于文明交汇之地,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也相对多样化。

1890—1933年,多位探险家进入西域考察,西域迎来了一个考古时代,古代各种语言的文献纷纷出土,为世人揭开了西域地区语言文字使用的真实状况。

文字

婆罗谜字母(Brāhmī)/公元前3世纪

婆罗谜字母,是一种音节字母。印度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文字之一,可能与腓尼基文字有一定渊源,公元前3世纪便开始使用。近百年来,新疆考古发现的各种语言的文书多用婆罗谜字母拼写。

佉卢文(Kharoṣṭhī)/公元前3世纪

佉卢文,一种音节字母,是从两河流域的阿拉米字母体系(Aramaic)演变而来的。最早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主要流行于大犍陀罗地区。我国新疆丝路南道的楼兰、鄯善,也曾使用这种文字。

语言

梵语(Sanskrit)/约前14世纪至今

梵语《贤劫经》的残篇(国图BH4-11),使用了婆罗谜文字。梵语是印度的古典语言,相对于印度的一些俗语而言,梵语是雅言,属印欧语系的印度—雅利安语言中的一种。

犍陀罗语(Gāndhārī)/前3—3世纪左右

犍陀罗语信札(国图BH5-5)。犍陀罗语属于印欧语系中印度—雅利安语支的西北方言,最早见于公元前3世纪。犍陀罗语在贵霜帝国时期广泛流行于丝绸之路地区。多数犍陀罗语文书,是使用佉卢文书写的。

于阗语(Khotanese)/6—10世纪

于阗语文书(敦煌藏经洞P.5538,藏法国国家图书馆)。于阗语是古代于阗人的语言,大约流行于公元550—1000年,属于印欧语系的伊朗语支,用婆罗谜字母拼写。伊朗语支分东西两支,于阗语是东支,而波斯语则是西支。于阗语自身也有历时变化,应经历过早、晚两期。

吐火罗语(Tocharian)/6—8世纪

吐火罗语佛经残篇(藏新疆库车县博物馆)。吐火罗语属印欧语系。吐火罗语流行于新疆的焉耆、龟兹,用婆罗谜字母书写,时间约在6—8世纪。这种语言有两种方言,即焉耆语(吐火罗A)和龟兹语(吐火罗B)。

据史德语/7—8世纪

据史德语文书(由黄文弼发现于1929年)。据史德语属于印欧语系的伊朗语支,用婆罗谜字母拼写。20世纪初西方学者曾在新疆天山南麓的巴楚的图木舒克地区发现这种语言的文书,内容包括佛典、摩尼教文书和世俗文书,大约写于7—8世纪。20世纪90年代,这种语言被定名为“据史德语”,“据史德”曾经是丝绸之路天山南道的名城。 1iZGoA+D+qDEaogMm5Ox/4WGJQvRmEwkqLkevSsFVxx0K8jPcuI5fjnof/G1u5p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