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子
最后的斯基泰人
从古于阗看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流

回望世界人类的历史,迁徙和分布范围最广的族群,应该就是中国史书记载的塞种人,或曰希腊历史中的斯基泰人,在我国新疆丝路的各个沙漠绿洲上,曾经生活着属于不同种族的斯基泰人。

本文节选自作者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文研院“文明之间:交融与再造”系列讲座的演讲稿,讲座题目为“最后的斯基泰人:追溯于阗王国社会宗教文化变迁”。2020年11月,作者又在中国人民大学“西域考古学”系列讲座里讲过这个题目。

谈起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人们似乎首先习惯想到物质文化交流,比如多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所以大家常常说丝绸之路其实也是瓷之路、毛皮之路,等等。当然,也会谈到丝绸之路上的思想交流,在此课题之下,可以讲佛教的东渐,甚至佛教的回流。但是,我以为,在历史上,真正的交流是族群的迁徙。我们在中亚考察,原来的粟特地区有一座一座的空城,这些被废弃的空城,就是族群迁徙的例证。另外,新疆尼雅遗址,曾经是精绝国的故地,后来是鄯善的领地,但因为气候环境变化等原因,整个也被废弃了。人们迁走之前,以为还可以回来,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记录,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迁徙曾是人类生活的常态,迁徙的人群是文化交流的动脉。

回望世界人类的历史,迁徙范围最为广阔、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族群,应该就是中国史书记载的塞种人,或曰希腊历史中的斯基泰人。他们是驰骋欧亚的草原民族,是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最为活跃的族群,在公元前世界的文明交往、文化交流中所起到的传播作用首屈一指。考古发现表明,他们的聚落广泛散布于黑海北岸以及南西伯利亚草原之间。随着斯基泰人或塞种人渐渐淡出历史的记载,这一族群所创造的文明似乎也消失了。

其实,他们并没有消失。在我国新疆丝路的各个沙漠绿洲上,曾经生活着属于不同族群的斯基泰人,比如于阗人,比如据史德人 (今新疆图木舒克市一带,以脱库孜萨来遗址为中心,那一带在唐朝时叫作“据史德王国”,又称“郁头州”)。新疆地区考古发现的大量遗址、文物以及文书,承载了他们的文明,这对于阐释人类文明的交流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疆考古与中原考古有一最明显的差异,那就是眼界不同。如果说中原考古以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为目标之一,那么新疆考古则能揭示世界多元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我本人并不致力于人类学研究和历史研究,我关注斯基泰人,是从语言开始的。用专业术语说,我一直努力成为历史语言学家,用年轻人的话说,我是认字的,主要认字领域是所谓“胡语”。关于什么是“胡语”,荣新江老师2009年在复旦大学曾经做过一次演讲,题目是“西域胡语与西域文明”。历史学家依据史书材料判断,曾经在西域流行的各种印欧语系的语言都包含在“胡语”的范畴之内。而我所专注的领域,例如梵语、于阗语等,尤其于阗语,就属于“胡语”的范畴。有一则著名的对话,发生在安禄山和哥舒翰之间。据说有一次哥舒翰和安禄山受到唐明皇的邀请去喝酒吃饭。安禄山酒足饭饱,主动向哥舒翰示好,说:“我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你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哥舒翰的母亲是于阗公主,安禄山的父亲是粟特人。这一则对话显示,至少在唐代,中原人眼中的于阗人、粟特人,是所谓胡人,而他们所说的语言是胡语,用这种语言书写下的文献,是胡语文书,犹如现代的“洋文”。但是,于阗语还有更加特殊的身份——于阗语是塞种人的语言。 mNGd1AMdDAlQwg68/lmiV6Ifc+N2gxmxTw1+waDPwtAdvRM57JUdd/H0J/EoPVy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