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书是正书的简捷写法。和正书相较,具有省减笔画、改变书写顺序、以符号代替偏旁及牵丝映带等特点。(图1)
图1 调、阳、云、腾
两相对照,可见正草两体在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简言之:正书,详而静;草书,简而动。
然而,草书的这种“简捷”写法,绝不是随意乱写,任笔赋形,而是具有严格规矩的,其要素为形质和性情。唐孙过庭《书谱》谓:“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形质是基本的,形质成而性情见。草书由于牵连,自然要用使转,这是肯定的。但一味使转,而无起伏顿挫,易趋浮滑,是无“性情”可言。因此,凡正书的用笔方法,诸如中锋运笔、提按顿挫、轻重疾徐、逆入回锋等,在草书中无不具备,所以古人每谓“作草若真”。如唐代书家张旭以擅狂草著称,然后人论其作草“下笔必为楷则”,其传世的《郎官石柱记》(图2)以法度严密而为唐人楷书中之佼佼者。可见,正草两体,尽管在形态上差异甚大,但推究它们的用笔实有共通之处。当然,草书的“简捷”写法,还自有其用笔特点。
图2 张旭 郎官石柱记